-
范維琥
心內科 內科 心血管內科
醫生介紹
范維琥,男,主任醫師,教授,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慈溪市人,1944年11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69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1971年分配到浙江省海鹽縣西塘地區醫院任內科醫師,1978考入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攻讀心內科碩士研究生,師從戴瑞鴻教授,1981年獲醫學碩士學位并留華山醫院任內科住院醫師。1984年晉升心內科主治醫師,1989年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10月晉升為教授,2006年由華山醫院授予“資深教授”,2010年3月由華山醫院授予“終身教授”榮譽稱號。擅長心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治療。范維琥教授在華山醫院心內科崗位上從事心血管病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30年,在臨床流行病學、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病和臨床藥理方面的工作成績突出,得到國內同行公認,于 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證書,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臨床流行病學:1983年由醫院公派至澳大利亞Newcastle大學亞太地區臨床流行病中心學習臨床流行病學,1984年回國后一直致力臨床流行病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參與我國最早的臨床流行病學中心的建設、師資培養和教材建設,承擔醫學生和臨床研究生“臨床流行病學”課程教學20余年。參編教材獲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臨床流行病學教學體系的建立和新教材的編寫”)。歷任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分會常委和上海市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研究課題“二十年來上海地區的急性心肌梗死”曾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地區人群血脂水平和住院心臟病病種構成的長期趨勢”課題獲2004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病:在導師戴瑞鴻教授的領導下,開展心血管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研究,從活血化瘀、氣血相關、內皮保護和血管新生四方面探索提高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療效的途徑,取得一定成績,得到國內同行的認可。其中“麝香保心丸對心血管保護作用的系列研究”獲2005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和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和《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副主編。承擔課題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包括:《我國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危險因素和治療研究》(已完成);科技部重大創新藥(心血管藥物)GCP平臺建設(課題第二承擔人,正在進行中), 上海市科委項目:《麝香保心丸的二次開發研究》,課題主要負責人之一,正在啟動中。擔任研究生導師以來,共培養博士研究生13人,碩士研究生多人。歷年共發表論文130余篇,參加編寫書籍包括《實用內科學》、《實用心臟病學》、《心肌梗塞》、《內科疾病診斷標準》、《急診搶救手冊》等多種。
醫生擅長
常見心血管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心力衰竭的藥物治療,以及高血脂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