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有寬
內科 感染/傳染科
醫生介紹
尹有寬,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2014年至2019年連續6年被評為“好大夫在線”年度好大夫,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后,一直供職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病科。由于本人曾擔任國際和國內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核苷(酸)類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擾素(派羅欣和佩羅能)臨床驗證負責人(PI),因而對恩替卡韋、福馬酸替諾福韋(TDF、韋瑞德)、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TAF、韋立得)和聚乙二醇干擾素臨床使用經驗豐富,也擅長診治脂肪肝、PBC等免疫性肝炎、酒精肝、原因不明轉氨酶升高、肝硬化、重癥肝炎等病。回復患者朋友的問題及時、耐心、細致,信譽較好。 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傳染病科副主任、科肝炎免疫室副主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病毒性肝炎研究中心委員、連續三屆任上海市醫學會傳染病寄生蟲病分會(感染病分會)委員、香港新華通訊出版社技術顧問、多本醫學雜志常務編委和編委,至今擔任上海市中西醫學會肝病分會顧問、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委員、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特需預約專家、《肝博士》編輯、《肝健康》雜志指導委員會常委。 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100余次,其中“流行性出血熱合并ARDS10例臨床報告”在第七次全國內科學術會議上尤受重視和好評,已被編入《中國實用科技成果大辭典》,并列入《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中國版)》。在省級以上雜志以第一作者名義發表《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水平測定及意義》等論文50余篇,其中“思密達聯合氟哌酸治療成人急性感染性腹瀉58例療效觀察”一文獲中華消化雜志750篇應征論文競賽特等獎。參加編寫《實用內科學》等參考書9本。協助江蘇省海安縣人民醫院完成“緩癥鏈球菌引起猩紅熱”科研工作,該成果獲南通市科研成果二等獎。“緩癥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癥臨床與實驗研究”(3-196-3)獲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17年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18年獲首屆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與大眾醫學舉辦的首屆醫學科普論壇頒發的“醫學科普創新突出貢獻獎”。曾獲《醫院內目標人群真菌感染的病原學調查于藥敏研究》研究資助(上海市衛生局,編號:97413),為項目負責人,目前已完成。2003年11月獲《RNA干擾對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影響的研究》課題資助(上海市科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編號:034119906),為課題高級研究人員。為復旦大學211工程肝炎研究課題組成員。擔任國際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負責人(PI)、國際派羅新治療HBeAg陽性和陰性慢性乙型肝炎課題組負責人(PI)、國際替比夫定(素比伏)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等課題組負責人(PI)。擔任華山醫院國內和國際肝病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韋酯和恩替卡韋等)和抗菌藥物等臨床驗證負責人三十余次,作為共同作者已把這些研完發表在國內外著名雜志。使許多病人e抗原血清學得到了轉換,部分患者s抗原得到了血清學轉換,對慢乙肝抗病毒的適應證的掌握、病毒變異耐藥的處理及抗病毒前后HBV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B超隨訪處理得當,使許多病人明確了何時進行抗病毒治療,使病人及早發現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并得到及時治療。 在《大眾醫學》、新聞晨報、新民晚報、文匯報、勞動報和“門診”等報刊雜志發表數十篇關于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科普文章,使乙肝患者及家屬獲得較多乙丙肝相關常識,受到病人好評。
醫生擅長
診治乙、丙肝、PBC等免疫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原因不明ALT升高和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各種肝硬化、肝硬化的臥床休息療法 、重癥肝炎、阻斷乙肝母嬰傳染、甲胎蛋白升高等病,對長效干擾素、普通干擾素和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福馬酸替諾福韋(韋瑞德、TDF)或福馬酸丙酚替諾福韋(韋立得、TAF)和抗丙肝病毒藥物等抗病毒藥應用和病毒基因變異耐藥處理經驗豐富。熟練掌握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使用知識。不接待發熱等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