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凱
內科 神經內科
醫生介紹
王玉凱,男,主任醫師,中山大學教授,神經介入中心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從醫23年來,經歷了精神病學(5年)、神經病學和神經介入學科(18年)的學習和實踐過程;積累了本專業較全面的知識和經驗。1993年在山東醫科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師從當時的附屬醫院神經科主任劉梅仕教授,從事腦血管病和腦脊液細胞學的研究,參與劉梅仕教授主持的山東省科委課題“經腦脊液蓄液囊裝置行腦室內化療治療腦膜癌病的臨床研究”一項,該課題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在中山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師從著名的神經病學家劉焯霖教授,主要從事帕金森病的研究,參加了劉焯霖教授主持的中山大學211課題“帕金森病的遺傳易感性的系列研究”,該課題獲全國中華醫學獎一等獎和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曾主持進行的“DSA導管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研究”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積極撰寫論文,參加學術交流,共發表省級以上論文40余篇,參編國內著名神經病學專家主編的專著三部。近兩年來,負責神經內科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申請和準備工作,多次參加省市GCP培訓班,制定了本科室所有的SOP文件,定期組織科室人員學習GCP制度和SOP文件。 2003年起,在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主持開展急性腦梗塞的超早期DSA動脈內溶栓術,當年成功進行了佛山市第一例急性基底動脈梗塞的DSA動脈導管接觸性溶栓,成立了我院急性腦卒中的快速搶救小組和綠色通道;繼之成立神經介入中心,并擔任副主任(神經外科鄧其峻為主任),負責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診療。五年來,已經獨立開展了三百余例神經介入手術,包括急性腦梗塞的超早期動脈導管溶栓、頸部和顱內動脈狹窄的經皮血管成形(球囊擴張和放置支架)術(PTA)、腦靜脈竇血栓形成導管溶栓術和全腦血管造影術,以及部分腦動脈瘤栓塞術等,連續兩次獲醫院新技術應用獎,成為繼珠江醫院和廣州市一醫院之后,廣東省內第三家開展神經內科介入技術的單位。2004年承擔佛山市科技局立項課題“亞低溫延長急性腦梗塞溶栓時間窗研究”一項,正在結題;2005年擔任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急性腦梗塞動脈內溶栓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協作單位負責人,已經完成30例病人并結題;2007年擔任國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課題《缺血性中風綜合防治方案和療效評價的示范研究》(任務書編號2006BA104A02)分中心負責人。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先后被聘為中華醫學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會員、中國睡眠學會會員、廣東省醫學會會員和省醫師協會會員、廣東省神經病學會神經生化學組和運動障礙學組委員,《中華醫藥學雜志》、《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常務編委等,佛山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常委兼秘書,佛山市委組織部高層次人才信息庫首批人選,佛山市中級法院兼職法醫,南方醫科大學兼職教授,中山大學神經病學專業碩士導師。
醫生擅長
腦血管病的放射介入治療,包括急性腦梗塞的超早期動脈導管溶栓、頸部和顱內動脈狹窄的經皮血管成形(球囊擴張和放置支架)術(PTA)、腦動脈瘤栓塞術,以及TIA和腦供血不足病人的DSA腦血管造影篩查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