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嗣蘭
內科 心血管內科
醫生介紹
張嗣蘭,女,1954年生,大學本科,醫學學士,中醫世家,82年畢業于瀘州醫學院中醫系,現重慶市中醫研究院主任中醫師,醫務科副科長。 主要從事臨床周圍血管病的臨床研究工作,全國首屆中醫內病外治專業學術委員會委員,2002年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人事局審定批準的重慶市首屆中醫內科學學術技術帶頭人。擅長采用中西醫結合“內服外治”多途徑方法治療四肢動靜脈疾病和淋巴系統疾病,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糖尿病周圍血管病、結節性血管炎、壞死性血管炎、雷諾氏病、深靜脈血栓形成、慢性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淋巴管炎、丹毒等。對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過敏性紫癜血管炎等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 89年參加全國冠心病心肌梗塞死亡原因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西南片區工作,91-93年主研完成衛生部青年基金課題“脈痹針刺鎮痛的穴位及手法優選研究”,94 年獲重慶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92-95年主研完成重慶市科委醫學臨床研究課題“軟通脈靈口服液臨床研究”,96年獲重慶市中醫管理局科技三等獎,92-95年主研完成四川省中醫管理局課題“通絡解毒擦劑治療脫疽的臨床及實驗研究”,96年獲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現擔任97年重慶市科委在研臨床醫學課題“止痛解毒酊治療脫疽的臨床及實驗研究”負責人。發表論文10余篇,參加1部專著編寫,參加全國學術交流論文10余篇,主要有:黃馬酒在脫疽疼痛中的應用、動脈硬化閉塞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血管病診斷和治療的幾個問題、腹蛇抗栓酶治療動脈血栓性疾病19例、黃馬酒治療肢端缺血性壞死慢性潰瘍的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脫疽990例臨床體會等。
醫生擅長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癥、糖尿病周圍血管病、結節性血管炎、壞死性血管炎、雷諾氏病、深靜脈血栓形成、慢性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淋巴管炎、丹毒等,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過敏性紫癜血管炎等難治性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