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孝渠
外科 乳腺外科
醫生介紹
胡孝渠,男,主任醫師,副教授,腫瘤外科科室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外科學博士,專業特長:乳腺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中晚期乳腺癌的手術、化療、內分泌治療等綜合治療,乳腺疾病微創、美容手術治療等。甲狀腺癌早期診斷治療,晚期甲狀腺癌的手術及綜合治療等。 1999年畢業于溫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獲得學士學位后留校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外科從事臨床工作, 2001年考入中山大學(原中山醫科大學)攻讀外科學乳腺腫瘤外科碩士、博士研究生,2006年獲外科學博士學位。 在臨床科研方面,作為國內早研究乳腺癌保留乳房手術的參與者之一,跟隨導師蘇逢錫教授開展了大量的乳腺癌保留乳房手術技巧及手術方式的研究。同時作為國內最早研究者之一,開展了早期乳腺癌保留腋窩即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研究,探討了應用核素、美蘭及聯合應用進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示蹤的準確性及應用價值,并且較早的將此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 在基礎科研方面,主要進行乳腺癌非編碼RNA及單鏈抗體技術在乳腺癌發生、發展及治療中的作用。參與了“973”項目《人類非編碼RNA及其介導的基因表達調控( 人源性Her2 ScFv導向RNAi治療乳腺癌的研究)》,及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并且在2007年參與國內著名非編碼RNA專家宋爾衛團隊,構建了乳腺癌干細胞模型,闡明了miRNA Let-7在乳腺癌干細胞發展中的作用,成果發表在世界頂尖雜志cell。由于在課題中的關鍵作用,被課題負責人宋爾衛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點名表揚。 2006年回溫工作后,繼續進行乳腺癌臨床及基礎研究。臨床方面主要研究方向為乳腺癌保留腋窩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的應用研究,按照腫瘤個體化治療原則,率先在老年乳腺癌病人中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技術應用,成果發表在中華普通外科雜志。同時開展乳腺癌術前新輔助化療技術,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乳腺癌保留乳房成功率,同科室負責人張筱驊教授一起成功申請了溫州市科委重大科技項目。 在基礎科研上,繼續進行非編碼RNA在乳腺癌中應用研究及單鏈抗體技術靶向治療研究,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Her-2 ScFv納米殼聚糖載體系統靶向RNA干擾治療乳腺癌研究》、一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Her-2靶向導入miRNA治療乳腺癌研究》,同時參與了多項國家自然及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內一級及國外SCI雜志。
醫生擅長
專業特長:乳腺癌綜合治療,擅長乳腺腫瘤微創、美容及整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