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中
內科 感染/傳染科
醫生介紹
方中,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早年跟師學習中醫針灸治療專業,75年進入成都中醫學院中醫系學習,78年畢業。先后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中醫科、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等職位。曾任西藏自治區中醫分會理事、四川省中醫管理局醫院分級管理專業評審組專家,參加廳局級科研課題四項,在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七篇。 學術方面強調:必須重視學習中西醫基礎理論知識,搞清楚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雖然同屬乙肝病毒,卻是兩類感染機制與發病原理完全不同的疾病。前者是因為病毒入侵導致的急性熱病,而后面是因為濕熱毒邪侵入,以毒、痰、瘀、虛為癥候特點的慢性疾病,其預防及治療的措施也完全不同。 防止方面強調:勤求古訓、博學先賢及當代大師的有效方法,中西醫結合緊緊抓住黃疸、纖維化及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償、肝癌之低蛋白水腫等癥候環節,予以準確施治,在西醫,一般治療黃疸時,注重加入中醫的淳血、活血、行血,清熱解毒、化痰散結、豁痰醒腦等方藥,不可過用苦寒之品,防礙脾氣宜升,胃氣宜降之功能。阻斷或逆轉肝竇毛細血管的病理過程,即維護肝絡的生理功能,是防治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的關鍵,針對毒、痰、瘀、虛的癥候特點,應盡早采用清熱除濕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結醒腦、健脾益氣、補益肝腎等方藥時,不宜重用或久用蟲類等破血之品,以免損傷肝藏血、主疏泄條達之功。 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或肝癌后期低蛋白水及腹水時,在結合西醫搶救的同時,加用腎氣方、菌陳五苓散、參苓白術散等方劑加減,以溫陽化氣行水、健脾除濕、淡滲利水時,不宜過用或久用攻逐水飲之品,防礙腎藏精,主水之功能,釀生險候。
醫生擅長
慢性肝炎,特別是急、慢性乙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以及腸道疾患,慢性胃腸疾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