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萃華
內科 血液科
醫生介紹
女,45歲,血液內科學碩士,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內蒙古醫學會血液學會的委員,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第三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91年畢業后一直在包鋼醫院血液風濕內科臨床工作,對血液、風濕專業常見病及多發病能及時準確診治,擅長診治各類貧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癜,(單純型、混合型)過敏性紫癜,對不明原因發熱,皮疹,關節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原因待查及各類型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及治療,各類急慢性白血病,疑難危重癥病人有自己獨特的診治意見,熟練掌握血液病新的指南標準,能掌握骨髓片及血液病的相關實驗室測定,流式細胞儀的應用,力爭達到WHO最新分子生物學診斷標準及相關分子生物學監測如特異融合基因。熟悉溶血及血栓和止血的檢測。曾于1993年參加在內蒙古地區首次開展自體骨髓移植術治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及實體瘤的治療。用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TG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取得良好療效,聯合化療和大劑量化療治療急性白血病取得較高緩解率,運用血漿置換術對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紅細胞增多癥,血小板增多癥等多種病治療見效,并搶救多例特發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采用抗CD20單克隆抗體(美羅華)治療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對應用硼替佐米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一定的治療經驗。近年來開展了一些血液病的基因診斷,多要耐藥及微小殘留病變檢測及應用單克隆抗體聯合化療治療惡性淋巴瘤,甲磺酸伊馬替尼、尼洛替尼治療不同時期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延長生存期。作為主要參加人員的課題《SDF-1/CXCR4軸與白血病血管新生研究進展》獲2008年內蒙古自然基金資助經包頭市科委鑒定為國內領先,《白血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相關因子與血管新生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獲包頭市人民政府頒發科技進步三等獎。多次參加國內國際關于血液病新進展會議。與協和醫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解放軍總醫院建立合作意向。 同時通過全國大學教師資格認證,承擔內蒙古醫科大學及包頭醫學院本科生內科學臨床教學工作。撰寫20余篇專業論文,發表在多種國家級醫學(包括SCI)專業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