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強副主任醫師
中醫科 內科
醫生介紹
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大內科疾病的診治工作,對各種腫瘤、濕熱病、失眠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中醫治療常取得良好效果: 1.腫瘤:師從莫通主任醫師(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精讀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中醫診療指南》,通過調節臟腑氣血陰陽的失衡,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自身抗腫瘤能力,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轉移和復發。與放化療結合,可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和后遺癥,提高患者對放化療的敏感性,鞏固放化療的療效。與手術結合,可增加手術切除率,減少手術并發癥和術后腫瘤的復發與轉移。最終達到減輕腫瘤患者癥狀,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2.濕熱病:湛江臨海,地處嶺南最南端,是濕熱病的高發地區,有“飲涼茶”的習俗。涼茶多由寒涼中藥組成。長期或大量飲用,容易損傷脾胃。因此,湛江地區的濕熱病以脾胃虛弱為本,濕熱交阻為標,虛實夾雜,纏綿難愈。本人在中醫濕熱理論指導下,在治療濕熱引發的急慢性胃腸炎、肝炎、痢疾、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鼻咽炎、盆腔炎、陰道炎、小兒夏季熱、濕疹等諸多疾病,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經驗。 3.失眠:由于失眠的病因復雜,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常從陰陽消長、營衛循行、心或腦論治,強調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施以安神鎮靜,注重精神治療的作用,配合艾灸、足浴,常有奇效。由于中醫藥治療能夠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而對癥下藥,加上副作用小、無依賴性等優點,不失為失眠者的首選。 4.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在中醫“治未病”思想指導下,結合心血管疾病的三級預防策略,重視對心血管疾病常見危險因素的干預,運用中醫藥“多靶點效應”的優勢,可以緩解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質量,顯著減低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醫生擅長
擅長治療各種腫瘤、濕熱病、心血管疾病、胃腸炎、感冒咳嗽、鼻咽炎、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