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伶俐
其他科室
醫生介紹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副院長,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臨床藥學與藥事管理學系副主任,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兼職教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衛生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現任金磚國家藥物聯盟(BRICS MedicinesAlliance)Country leader(中國僅2名國家代表之一)、國際合理用藥國際網絡中國中心組(INRUD,China)成員、國際合理用藥國際網絡中國中心組(INRUD,China)高風險人群用藥管理專業組組長、教育部中國臨床藥學教學基地建設評審專家、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婦產科藥學專業組副組長、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兒科藥學專業組秘書、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委會委員、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臨床藥學學組委員、中國藥理學會化療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理學會藥物監測研究專業委員會藥品風險管理學組委員、中國醫藥報刊協會用藥安全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醫藥知識管理專項基金專家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藥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藥學會藥事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藥學會臨床藥學專委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循證醫學專委會委員、四川省預防醫學會藥物應用安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成都藥學會常務理事、成都市醫院藥事管理協會藥事管理專委會副理事長等多項學術任職,任《中國藥房》、《兒科藥學雜志》等雜志編委、SCI收錄雜志《PloSONE》審稿專家、《WHO Bulletin》、《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等雜志審稿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循證臨床藥學和藥事管理學研究與實踐,循證決策與管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14篇;主編、副主編、參編專著6部(其中國外專著1部);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在內的科研項目20余項;獲實用新型專利5項。作為中國首位循證藥學博士,積極推廣循證方法學在醫院藥學領域的運用,開辦了中國首個針對藥學人員的循證方法學培訓班,培訓了全國包括北大、復旦、中山、湘雅等醫院在內的29個省市自治區逾300名循證藥學科研人員,普及理念6000余人,幫助各醫院開展科研工作。同時,作為衛生部醫管司牽頭的國際合理用藥網絡中國中心組高風險用藥人群組組長,負責帶領中國不同經濟狀況地區的65家醫院開展最高風險用藥人群(兒童、孕產婦、老人)的合理用藥研究。作為藥學部主任從事醫院藥學管理工作十余年,組織的醫院藥事管理工作在2011年、2012年衛生部“質量萬里行”檢查、抗菌藥物專項檢查、2013年衛生部三甲復審工作中均得到藥事檢查專家的高度贊揚。經常受邀為其他地區、醫院的藥事管理工作進行指導。主持醫院臨床藥學工作,為醫院成為唯一獲批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和臨床藥師制基地的婦女兒童專科醫院、國內首批(4家之一)通過兒科臨床藥師培訓基地的醫院做出貢獻。參與了國家級精品課程《藥事管理學》的建設,同時承擔華西藥學院研究生《臨床藥學研究方法》課程、華西臨床醫學院研究生《循證醫學》課程和華西藥學院本科生《醫院藥房管理》課程的教學任務;承擔華西藥學院本科專題生和成都衛校、華西衛校等大中專藥學生的實習帶教工作。指導的碩士研究生論文獲2013年四川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的本科畢業論文連續三年獲“四川大學優秀畢業生論文三等獎”。獲中國藥學會“優秀藥師”稱號,獲中國醫院協會、中國藥房雜志社《中國藥房》雜志第五屆編委會“十佳編委”稱號,獲四川省醫院協會“藥劑科管理優秀獎”,獲成都藥學會首屆醫院藥學工作個人領導力獎,獲“四川大學青年骨干教師獎勵計劃”,多次獲四川大學“先進個人”稱號。
醫生擅長
方向循證臨床藥學與藥事管理學研究與實踐,循證決策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