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秋實副主任醫師
其他科室
醫生介紹
魏秋實,副主任中醫師,醫學博士,骨科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骨病)科副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科研究所辦公室副主任,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師從著名保髖專家何偉教授,致力于股骨頭壞死、膝骨關節炎、骨質疏松癥等骨與關節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尤其在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上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與研究基礎。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20篇,影響因子累計51.907。兼任全國股骨頭壞死保髖聯盟聯絡人、國際骨循環研究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骨壞死專家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骨質疏松專業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中國骨質疏松雜志》、《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青年編委,《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J ORTHOP TRANSL》、《Int Orthop》、《BIOMED PHARMACOTHER》、《ORTHOP SURG》、《J CELL MOL MED》、《中醫正骨》、《實用醫學雜志》、《中國組織工程研究》審稿人。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委等科研課題8項。副主編《中醫與周易學》1部,參編《成人髖關節外科學之保髖手術學》、《髖關節外科學》、《ASMBR代謝性骨病與骨礦鹽代謝障礙學》、《兒童與青少年髖關節學》譯著4部。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活血通絡法治療圍塌陷期股骨頭壞死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優秀青年學者科技成果匯編。學術觀點:①基于X線片建立股骨頭壞死新分型體系,精確指導臨床治療方法的選擇,將保守治療、微創手術保髖治療、切開關節手術保髖治療、關節置換治療的適應證完全分開,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②囊性改變是股骨頭壞死骨修復中重要病理改變,中醫稱之為“瘀”,應選用活血通絡中藥,達到瘀祛新生骨長的作用,此時若扶拐免負重,囊變可長出新骨;此時若負重,塌陷必然加重。③膝骨關節炎與骨質疏松癥存在因果關系,提出骨量減少是膝骨關節炎畸形退變的誘發因素,早期抗骨質疏松治療預期可阻止或延緩膝關節畸形退變。
醫生擅長
中醫特色保髖治療髖關節疾病(小兒及成人股骨頭壞死,扁平髖、短髖畸形、髖內翻以及髖外翻畸形,小兒發育性髖脫位,青少年與成人髖臼發育不良、髖脫位,髖關節撞擊綜合征等);中醫特色保膝治療膝關節疾病(膝關節骨關節炎、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畸形、膝關節韌帶損傷等);初次人工髖、膝關節置換治療髖關節與膝關節疾病;人工髖、膝關節翻修術治療假體松動或感染;骨質疏松癥的早期診斷與中醫特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