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勁松主任醫師
外科 乳腺科
醫生介紹
陸勁松,醫學博士(腫瘤外科專業),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并兼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執行委員會委員,CSCO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乳腺癌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委、副主任委員。作為中國知名的乳腺腫瘤專家,陸教授以優異的醫療質量、一流的服務態度,和高尚的醫學專業素養,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信任和愛戴,榮獲2006-2008年度上海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2011年上海市教衛系統“醫德標兵”,2012年“上海市十佳醫生”等榮譽稱號。 陸勁松1993年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至今歷任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教授、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腫瘤醫院黨委委員等。于1995年至2000年在上海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師從我國著名的乳腺癌專家沈鎮宙教授攻讀腫瘤外科博士學位。1998年至美國底特律醫療中心Karmanos癌癥研究所留學、從事乳腺癌基礎研究工作1 年余。 陸教授長期從事乳腺癌的一線臨床治療和科研工作,不僅在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手術治療、輔助化療、內分泌和靶向治療等優化綜合治療上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在不能直接手術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上具有深厚的造詣,通過術前優化的新輔助綜合治療使病灶得以縮小甚至消失后再予手術,治療效果得到極大改善。此外,對于乳腺癌復發轉移病例陸教授同樣具有非常豐富的治療經驗。陸教授倡導療效、功能和美學相統一的外科治療理念,針對不同病情開展乳腺癌保乳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乳腺癌全乳切除后各種形式的乳房重建等個體化治療,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下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最大化;而對于各種早期或微小可疑癌灶則通過開展多途徑的定位手術(利用鉬靶、超聲及乳管鏡等)達到早期診治的目的。陸教授手術風格細膩嚴謹,強調嚴格的無瘤原則和規范的手術操作,倡導非接觸性的腫瘤切除觀念和乳房手術的美學思想。擁有乳腺外科相關專利兩項。 近年來以通訊作者、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國際上發表乳腺癌臨床與基礎研究相關的SCI論文16篇,被Nature Review, JCO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NEJM(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國際頂級學術雜志引用多次,其中部分學術觀點還被國際知名學者在國際乳腺癌學術會議上引用。指導研究生撰寫論文參與國際乳腺癌會議交流13篇,其中有兩篇獲得2012年美國St Antonio乳腺癌論壇的Avon-AACR International Scholar-in Training Award獎。主編學術專著《乳腺疾病綜合診斷學》 (70萬字,2012年,上??茖W技術出版社),參編學術專著六本以上,包括《現代乳腺腫瘤學進展》、《乳腺腫瘤學》、《腫瘤外科手術學》、《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2010》、《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2011》、《中國臨床腫瘤學進展2012》等。陸教授還在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相關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在該研究領域具有國內公認的學術地位,被推薦執筆撰寫《中國絕經前女性乳腺癌患者輔助治療后絕經判斷標準及芳香化酶臨床應用共識》,該共識目前已被國內臨床廣泛應用。陸教授目前擔任《The Oncologist 中文版》、《臨床腫瘤學雜志》編委、《臨床腫瘤學論壇》特約編委,并擔任《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Breast Cancer Research》 《Molecular cancer》、《腫瘤》、《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中國癌癥雜志》等多家國內外學術雜志的同行評議審稿人。
醫生擅長
長期從事乳腺癌的一線臨床和科研工作,尤其在乳腺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不能直接手術的局部晚期乳腺癌術前優化新輔助綜合治療縮小后手術治療,術后輔助化療、內分泌和靶向治療等優化綜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預防復發轉移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倡導療效、功能和美學相統一的外科治療理念,針對不同病情開展了各種早期或微小癌的鉬靶、超聲及乳管鏡等多角度定位手術、乳腺癌保乳手術、前哨淋巴結活檢、各種形式的乳腺癌全乳切除術后的乳腺重建等多種不同個體化手術方式。手術風格細膩鮮明、強調嚴格的無瘤原則和規范化的手術操作、倡導非接觸性的腫瘤切除觀念和手術設計的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