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蒨主任醫師
外科 兒科
醫生介紹
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常委、肝膽學組組長、亞洲小兒外科學會終身會員、《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雜志編委,《中華小兒外科雜志》編委、《臨床小兒外科雜志》常務編委。
董蒨教授作為小兒外科專業帶頭人,特別對小兒肝膽疾病及小兒腫瘤的研究、診治有較深造詣,達國內一流水平。現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評審委員,主持 “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1項,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多項省部級課題,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先天性膽管擴張癥胰膽合流異常致癌機制新學說,該學說的提出受到了國內外醫學、膽道外科界的廣泛重視,榮獲“全國百名優秀醫生”稱號;被衛生部評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首屆山東省十大名醫”;2012年被山東省委、省政府特聘為“泰山學者”;學術研究多次獲衛生部和省科技進步獎,其主編的《小兒肝膽外科學》、《小兒腫瘤外科學》(均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填補國內該領域的空白,并成為該學科的權威學術專著。另外參編6部學術專著,在日本、歐洲及人民衛生出版社和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近年在日本、美國及國內心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多次去日本、韓國、美國進行學術講座、交流,曾榮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董蒨教授及研究團隊十余年來較全面地對先天性膽管擴張癥、胰膽合流異常致癌機制及關系進行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由于胰膽合流異常存在,胰液與膽汁合流,可使被肝臟解毒、軛合的致癌物質重新脫軛合而恢復其致癌性的新的學說,并從預防膽道癌變角度出發,提出早期施行膽總管膽囊切除,胰膽管分流手術的實用性建議,受到國內外小兒外科、膽道外科界的廣泛重視,在國內和國際學術界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在國內首先倡導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新術式。近年來,開展對小兒肝臟腫瘤的精準切除的新技術,充分利用本院先進的影像設備,應用三維成像數字系統,術前對腫瘤進行精確分析,明確腫瘤所在的精準位置,制定手術方案,避免或盡可能減少對膽管的損傷,對腫瘤進行精準切除,使過去認為不可手術的患兒接受手術治療并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廣泛認可并將該先進技術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