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占卿
內科 感染/傳染科
醫生介紹
張占卿,男,醫學碩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炎二科主任,上海市傳染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臨床一系傳染病學教研室主任,《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副總編輯。 目前擔任全國高健委名醫專家委員會傳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上海市醫學會醫療鑒定專家組成員、上海市慢性肝炎防治研究中心、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藥物不良反應檢測中心等學術團體委員,曾任中國鐵道學會醫學分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擔任《世界感染雜志》、《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等多家學術期刊科學編輯、常務編委、編委和《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等學術期刊特約審稿專家,曾任《中華中西醫雜志》、《中華臨床醫藥雜志》、《臨床薈萃》編委和特約編委。 1986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學系,同期被分配入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1993年考入復旦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碩士學位,從師我國著名傳染病和肝臟病學專家鄔祥惠教授;1996年獲內科學(傳染病學)醫學碩士學位,同期到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傳染科工作;2002年調入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先后任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和肝炎科副主任。 1998年榮立上海市衛生局赴湘救災醫療集體三等功,1999年獲同濟大學青教杯講課比賽三等獎,2000年被評為同濟大學臨床一系優秀教師,2001年被評為《臨床薈萃》雜志1998-2000年度核心作者,2002年獲同濟大學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三等獎,2003年被評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抗擊非典先進個人,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優秀科主任,2007年獲《世界感染雜志》優秀核心作者一等獎。 從事內科、傳染科、肝病科臨床工作30年;有扎實的內科學、傳染科學、肝臟病學理論基礎、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從事臨床見習、實習帶教及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急診醫學/傳染病學/臨床流行病學/病原生物學/新發傳染病學理論課教學工作20余年;主持完成國家級面授繼續教育項目2項、國家級和上海市級遠程繼續教育項目各1項;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目前主持上海市科委課題1項,上海市衛計委課題1項,參與國家十二五傳染病重大專項分課題2項。主持完成上海市科委課題1項,參與國家863項目分課題1項,國家十一五傳染病重大專項分課題2項,院級課題2項;校級教學研究課題1項,參與完成省、市級科研課題3項;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專業論文200余篇,教學論文3篇;主編、參編著作和教材6部;有較深厚的科研理論基礎和一定的科研實踐經驗。 專業特長:主要從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病因診斷、疾病狀態評估的臨床和臨床基礎研究。擅長常見傳染病的診斷與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診斷與治療,隱源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診斷,重型肝炎的預測和早期診斷,慢性肝病疾病狀態的評估和個體化治療,腫瘤化療后乙型肝炎再活動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擅長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相關肝硬化的診斷與治療。
醫生擅長
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炎二科主任,上海市傳染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臨床一系傳染病學教研室主任,《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副總編輯。目前擔任全國高健委名醫專家委員會傳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上海市醫學會醫療鑒定專家組成員、上海市慢性肝炎防治研究中心、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上海市藥物不良反應檢測中心等學術團體委員,曾任中國鐵道學會醫學分會感染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擔任《世界感染雜志》、《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世界華人消化雜志》等多家學術期刊科學編輯、常務編委、編委和《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等學術期刊特約審稿專家,曾任《中華中西醫雜志》、《中華臨床醫藥雜志》、《臨床薈萃》編委和特約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