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金龍
外科 神經外科
醫生介紹
劉金龍,男,主任醫師,科室副主任。碩士學歷,1988年7月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常委、廣東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功能組副組長,廣東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創外科分會副主委,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委,廣東省抗癲癇協會理事,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 醫療專長 顱內腫瘤的顯微外科手術: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瘤和顱底腫瘤等手術治療,具有高操的顯微技能,治愈率高,并發癥少,90%腫瘤手術無需輸血。微創治療顱神經疾病: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和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的微血管減壓術,治愈率90%以上,無死亡及嚴重并發癥。立體定向方法治療運動障礙性疾病:帕金森氏病、特發性震顫和肌張力障礙性疾病等的腦深部電刺激-即DBS手術治療效果理想,尤其DBS手術效果國內領先。開展了難治性癲癇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滿意。 主要研究方向 腦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帕金森病及其他功能性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獲獎情況: 廣東省科技項目2項(2010、2012年各1項), 廣東省自然基金項目1項(2011年) 垂體腫瘤臨床與基礎研究,國家教育部二等獎, 復雜性連頭嬰分離術,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其它參研項目多項。 論著 以第一作者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發表論文7篇,共在各級雜志發表論文十多篇。 1、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近期療效的初步探討.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9;35(4):208~211 2、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應用進展.新醫學,2008;39(6):411~412。 3、應用外科皮瓣修復顱骨缺損修補材料外露創面.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7;30:227~228。 4、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顯微外科手術治療.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6;29:234~235。 5、枕下經天幕入路顯微手術切除幕下型天幕腦膜瘤.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5;28:176~177。 6、帶蒂帽狀腱膜骨膜瓣在前顱底重建中的應用.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3;26:314~316。 7、連頭嬰顯微分離手術中靜脈竇的處理及重建.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25:89~91。 8、血管轉流管在靜脈竇腦膜瘤顯微全切除術中的應用.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25:264~266。 9、顱底腫瘤的顯微外科手術治療.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1;24:187~188。 10、垂體微腺瘤的診斷和治療探討.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0;23:111~112。 11、雙側丘腦底核腦深部電刺激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的療效,中華醫學雜志. 2011;91:291~295. 12、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帕金森病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022~2024。
醫生擅長
顱內腫瘤的顯微外科手術: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瘤和顱底腫瘤等手術治療,具有高操的顯微技能,治愈率高,并發癥少,90%腫瘤手術無需輸血。微創治療顱神經疾病: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和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疾病的微血管減壓術,治愈率90%以上,無死亡及嚴重并發癥。立體定向方法治療運動障礙性疾病:帕金森氏病、特發性震顫和肌張力障礙性疾病等的腦深部電刺激-即DBS手術治療效果理想,尤其DBS手術效果國內領先。開展了難治性癲癇的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滿意。/n研究方向:腦功能性疾病外科治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腦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顱神經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