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始建于1957年,已經走過了58年的風雨歷程,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懷下,在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下,醫院已建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在歷屆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認真研究制定醫院建設和發展規劃,牢固樹立了以人為本、為包頭市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決策,科學辦院,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改革,加快了醫院的建設發展步伐,醫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穩步提高,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為包頭市各族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了堅強的保證,充分發揮了醫院醫療、教學、科研指導中心的作用。 醫院占地面積5.7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醫院設有門診樓、急診樓、內科樓、綜合樓、醫療保健樓、外科病房樓及骨科病房樓。開放床位1406張?,F有教職工2292人,其中高級職稱醫護人員461人,碩士生導師51人,碩士312人,博士11人。擁有內科學、外科學、急救醫學、神經病學和兒科學等14個碩士點。年均門診量近60萬人次,年住院4.3萬余人次,病房手術量1.3萬余人次。 醫院環境幽雅、溫馨舒適,設備先進,設有現代化的醫療保健樓和外科病房樓,擁有當今世界領先水平的直線加速器、3.0T磁共振、256層極速ICT、64排CT、準分子激光治療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三維彩超、全自動化學發光儀、血球計數儀、電子內窺鏡、婦科宮腔鏡、腹腔鏡、前列腺電凝切鏡等一大批高精尖設備。 醫院腎內科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領先學科;風濕免疫科、神經外科被評自治區重點學科;自體免疫學實驗室是自治區重點實驗室;腎臟內科、神經外科、風濕免疫科、眼科、血液內科、中醫內科、蒙醫骨傷科被評為包頭市領先學科;骨科、麻醉科、介入放射科、神經內科、產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皮膚與性病科、感染疾病科為包頭市重點學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為全國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醫院急救醫學科還開通了“綠色通道”,為患者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醫院與北京大學各附屬醫院均建立了業務協作關系,極大地提高了醫院在各個學科領域的診療水平和救治能力。 醫、教、研相長是包醫一附院近年來發展的一大特色。醫院不斷加強臨床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臨床教師教學能力和業務技術水平,不斷健全臨床教學管理機制和制度,規范臨床教學工作,不斷加大教學的投入,改善臨床教學環境 ,使得學生的臨床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科研是促進醫院醫療、教學持續、健康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在加強醫療和教學工作的同時,醫院十分注重科研工作的開展,使得醫療、教學和科研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醫療和教學為科研提出了要求和方向,而科研為醫療的深入發展、教學內容的更新和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隨著醫院的發展,科研工作得到明顯加強,醫療、教學和科研同步協調發展,醫院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醫院從單一的醫療步入醫療、教學、科研協調發展的良性軌道。醫院向各大醫院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擁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優秀醫學人才,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同時,近幾年來醫院每年完成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及自治區、包頭市各項科研立項和成果推廣30余項,科研水平始終走在包頭市衛生系統的前列。 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弘揚厚德精醫、求真創新的精神,堅持醫、教、研并重的原則,努力建設科學文明、人道和諧的現代化服務型醫院。包醫一附院為全社會的衛生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并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醫院先后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衛生系統紀檢監察先進集體”、“全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全國百姓放心示范百佳醫院”、“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自治區百佳醫院”、“自治區百姓口碑金鉆獎醫院”、“包頭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榮譽背后是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面對成績,包醫一附院人從不滿足,他們將繼續兢兢業業為構建科學文明、人道和諧的現代化服務型醫院而不懈奮斗。展望未來,包醫一附院人有決心有能力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昂揚的斗志、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年富力強、銳意進取的新的一代領導集體的帶領下,堅持科技興院、質量建院、人才立院、管理強院的發展思路,和著時代的節拍,描繪更加恢宏壯美的藍圖,闊步走在包頭市乃至自治區醫療戰線的前沿。 ...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