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院創建于1949年,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首批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浙江省首批博士后工作單位。 【學科建設】 醫院目前開放床位1588張,高級職稱專家350余人,博士碩士300余人。設有47個臨床科室和13個醫技科室,臨床學科優勢突出,專病專科設置齊全。心血管內科為浙江省重點學科、省市共建重點學科和杭州醫學重點學科,神經外科為省市共建重點學科和杭州醫學重點學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為杭州市市屬高校重點學科和杭州市醫學重點學科,肝病科、腫瘤科、醫學檢驗科為杭州市醫學重點學科,心臟外科、普外科(胃腸外科、肝膽脾胰外科、乳腺外科、甲狀腺外科)、骨科、兒科、消化內科、醫學影像科為醫院重點學科,重癥醫學科、急診醫學科為醫院重點扶持學科。醫學檢驗科成為杭州市第一家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ISO15189評審。 醫院堅持學科抱團發展、構建優勢學科群的思路,圍繞“心臟強、醫院強”、“外科強、醫院強”的學科發展理念,匯集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介入血管科、導管室及心血管疾病基礎研究實驗室的資源,成立心臟中心,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覆蓋心臟及大血管全領域,整體實力位居省內乃至國內先進行列,心臟外科數量與質量位居市屬醫院首位,也是杭州地區唯一能獨立開展兒童和成人心臟外科手術的醫療單位。醫院也由此為平臺全面建設杭州市胸痛診治中心,以急性心梗為代表的胸痛患者救治數量居市級醫院首位。 醫院積極開展國際化合作項目,與德國Werner Wicker醫院聯合成立中德骨科脊柱臨床研究中心,在脊柱外科診療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與國際保持同步。與美國霍普金斯醫院聯合成立中美(杭州)胃腸肝病中心,整合胃腸外科、肝膽胰脾外科、肝病科、消化內科、肛腸外科等學科優勢資源,全力提升胃腸、肝膽胰脾、肝病診療尤其是微創外科水平,成功開展一批微創學科最高難度手術。 此外,醫院成立危重病醫學診治中心,加強對危重癥患者的管理,全院綜合ICU+急診ICU床位達53張,心內、心外、呼吸、兒科專科ICU床位達50張。成立腫瘤診治中心、卒中中心、牙周病診治中心、腎病及血透診治中心等多個醫療中心,更加注重專業創新、綜合救治和急危重病癥管理,團隊綜合診治優勢逐步體現。 借助醫學中心、省市重點學科及國際化合作項目的強大引領,甲乳外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兒科、腎內科、功能神經外科等學科在微創外科、腫瘤治療、消化內鏡、內科胸腔鏡、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內臟定位穿刺技術、功能神經外科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一大批新技術、新項目填補了省市醫學領域空白,技術指導70余家基層醫院,服務人口兩百余萬。 【科研創新】 醫院科研條件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建成杭州市級醫院首個轉化醫學平臺,成功升格為杭州市轉化醫學研究所。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學科帶頭人資源優勢,培育科研學術團隊,鼓勵學術交流與合作,獲取重大課題和發表高質量論文的能力得到提升。近五年來,科研項目共立項205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2項,省部級課題27項,廳市級課題107項,科研經費1976.25萬元。科研獲獎36項,發表論文893篇,出版著作4部,授權專利12項。SCI和一級期刊論文發表量占比逐年上升。 浙江省認知障礙評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杭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杭州師范大學“認知與腦疾病研究中心”、“衰老研究中心”和杭州市口腔醫療質控中心、杭州市醫院病歷質控中心等多醫療質量與學術中心設在院內。 【醫學教育】 醫院重視醫學教育,醫學教育和實踐平臺不斷增強。設有內、外,婦、兒等19個教研室,承擔了包括杭州師范大學臨床學院在內的省內外40余所醫學院校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留學生及成人繼續教育的教學工作,并獲中央財政規培專項撥款。《婦產科學》獲省級精品建設課程,《內科學》、《醫學影像學》、《口腔修復學》獲市級精品建設課程,《牙周病學》獲市“雙語”精品課程,教學成果先后獲校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省級重點專業臨床醫學建設通過驗收。學生畢業率、學位授予率、畢業生就業率98%以上,就業率、簽約率全校第一;畢業生參加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五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列前20......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