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寧北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一科主任,唇腭裂中心主任,中華整形外科學會 唇腭裂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青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學習履歷: 1986.9-1992.9 華西醫科大學 頜面外科 大學本科 1994.9-1995.9 北京協和醫院 基本外科 進修醫師 1996.9-1998.9 北京醫科大學 頜面外科 碩士 1998.9-2001.9 北京大學 頜面外科 博士 工作履歷: 1992.9-1996.9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醫師 2001.9-2004.9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南一科主治醫師 2004.9-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南一科副主任醫師 2005.5-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南一科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5.12—2006.12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南一科科副主任 2006.12-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唇腭裂中心主任,整形一科主任. 2010.12—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教授 主任醫師 2011.3—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博士研究生導師 從事整形外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20年,擅長唇腭裂綜合序列治療總體設計、唇鼻部外形塑造、腭裂語音的手術矯正、面部骨骼發育畸形的手術治療及各類面部美容整形手術。主刀完成唇腭裂序列手術1萬余例,其他各類面部及軀體整形美容手術逾2000例。主持承擔國家衛生部及北京市科研課題6項,國內外首次揭示腭裂術后腭裂隙內自發骨組織形成現象及其規律,研究成果發表于美國權威專業雜志。根據對唇裂畸形的形態構成機制的深入研究,創建出一套國內外全新的唇裂及唇裂術后遺留畸形手術模式系列,目前多篇研究結果發表于國內外權威雜志,并多次在國外學術大會擔任唇腭裂會議主席。所創建的唇裂手術技術體系被業界同行稱為唇裂治療的八大處模式。彌補了傳統手術模式的各項不足,治療效果優良。持有三項唇裂治療發明專利。 該醫師與他帶領的團隊在長達十年的基礎醫學與臨床研究基礎上,對傳統的唇鼻整形修復理論提出了挑戰,并根據所做的唇鼻解剖學、組織學、影像學、生物力學和三維有限元數學模型等大量研究,原創性地提出了唇鼻肌肉復合體理論和唇鼻肌肉張力帶假說,并加以科學驗證,逐步形成一種原創性的理論。以該理論假說為指導,他們通過內在肌肉張力的調整,開發了大量針對唇腭裂等先天畸形以及唇鼻部美容外科的原創手術新術式,共計40余種。部分外圍研究成果開始逐步發表于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 他們提出的原創性理論揭示出唇鼻肌肉的力學結構與外觀形態的關系,是整形外科領域內的重要新發現。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原創術式在先天畸形修復上取得了傳統方法不能比擬的優良效果,不再依賴組織的移植和人工材料的使用,通過肌肉張力帶的調整可以實現先天畸形的精確修復,例如鼻坎重建、人中重建以及鼻孔的精確對稱化修復,甚至達到美容修復的程度,大幅度提高了唇鼻先天畸形的修復水平。 該理論同時應用于唇鼻部美容外科手術的領域,如通過肌肉力學調整美化鼻尖及鼻翼形態、人中深度的調整以及唇部輪廓的美化等等,亦獲得令人鼓舞的良好效果,填補了唇鼻美容領域的空白。這一理論的建立,在整形界被認為是對傳統修復理論的突破,對大幅度提高唇鼻整形治療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世界范圍內,由于沒有成形的理論基礎,唇部的美容外科一直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美容外科的常規思路是通過組織移植和皮瓣轉移來改變局部的形態外觀,在唇部卻由于種種局限而無法施展。本研究團隊提出的唇鼻肌肉張力帶理論不僅可以在唇部的美容手術治療方面帶來新的術式,而且衍生出“唇鼻肌肉復合體”的概念,旨在唇鼻美容手術一體化,認為鼻形與唇形相關,密不可分。通過肌肉張力帶的微創調整,不僅可以將口唇形態做得更加生動,而且同時可以做到常規技術所做不到的鼻部微創美容效果,可望將唇鼻美容外科推向更高的水平。 該理論及其衍生的創新術式多次在國際國內會議上交流,獲得行業內的廣泛關注和好評,被多家著名院校邀請進行專題報告,在國內具有較高聲譽。目前已有多家國內著名院校開始學習應用和推廣。 2012年,該醫師前往美國和加拿大進行巡回演講,將該理論假說與應用在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多倫多兒童醫院、渥太華總醫院等地進行推廣和演示,得到Dr. Mulliken以及Dr. David Fisher 等資深學者的關注與贊賞,并且吸引了一批國內醫師,包括國外醫師前來進修學習。 由于獨創性的修復理論和良好的治療效果,在國內年輕一代整形外科醫師中,該醫師被認為在唇腭裂學術和臨床水平居于前列,具有較高知名度和一定影響力,目前求醫者眾。由于以上原因,中華整形外科學會成立全國唇腭裂學組,該醫師任首任組長,同時當選中華整形外科學會青年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2011年 入選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計劃,2012年被北京衛生局......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