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暨中國中醫科學院第二臨床醫藥研究所),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是中央干部保健基地,全國“示范中醫醫院”,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單位,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定點醫院;是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組成單位,國家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骨干單位,首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之一,北京市中醫藥海外服務發展基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衛健委西醫學習中醫教學基地;是全國中醫腫瘤醫療中心、中醫糖尿病專病中心、中醫肛腸病專病中心、中醫急診基地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及腫瘤扶正培本重點研究室建設單位。
醫院始建于1955年,建院初期,黨和政府十分關心中醫藥事業發展,從全國各地抽調了大批著名的中醫專家和中西醫結合專家充實醫院的技術力量。周恩來總理曾親自題詞“發揚祖國醫藥遺產,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目前,醫院共有2個院區、總建筑面積15.1萬余平方米。經過幾代廣醫人的共同努力,醫院現有臨床科室30個,醫技科室9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6個(腫瘤科、心血管科、風濕病科、皮膚科、內分泌科、中醫護理學),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三級實驗室5個、臨床專業藥品臨床試驗資格18個。醫院2019年門診量336萬人次,其中本部門診量236萬人次。本部開放住院床位650張。2011年,醫院受北京市大興區政府委托,管理原大興區中醫醫院,成立廣安門醫院南區。同時,醫院積極推進區域醫療中心、醫療聯合體建設,發揮中醫藥輻射北京市、京津冀和引領作用。
多年來,廣安門醫院以中藥、針灸、推拿、康復訓練、藥治等中醫傳統治療方法為主,輔之以現代化診療手段,在治療惡性腫瘤、風濕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甲亢、腎病、老年病、萎縮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返流等消化系統疾病及內科系統疑難病癥;各種痔瘺、結腸炎、大腸癌等肛腸疾患;白內障、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神經萎縮等眼底疾病;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及各種男科疾病;紅斑狼瘡、銀屑病、濕疹等皮膚病;頸椎病、椎間盤脫出及各種軟組織損傷;肝炎、艾滋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肌瘤、兒童抽動穢語綜合癥等婦科、兒科常見病等方面,均有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療效。醫院現有臨床應用中醫護理技術40余項,形成“同病異護、異病同護”的辨證施護理念。是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中醫護理)教育培訓基地,中華護理學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中華護理學會、北京護理學會等多個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醫院以名老中醫經驗為基礎,研制出一批療效顯著,特色突出的院內制劑120種。如西黃解毒膠囊等治療腫瘤、癭瘤消膠囊等治療甲狀腺疾病、消喘膏治療咳嗽哮喘、心衰顆粒治療心衰、酸棗仁膏治療失眠、止癢潤膚霜、玉紅膏等外用藥,這些院內制劑歷經數十年臨床應用,在突出中醫特色,突出科室特色,提高臨床療效,降低醫藥費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廣安門醫院堅持和發揚祖國醫藥遺產,博采眾長,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及時有效、安全便捷、周到熱情、價格合理、技術精湛的醫療服務。
院擁有國醫大師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全國名中醫1名、首都國醫名師13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專家1名、國家百千萬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名、岐黃學者5名、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1名、中國中醫科學院榮譽首席研究員、首席研究員16名、第五屆中央保健會診專家13名,55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醫院將培養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人才擺在重要位置,形成名醫傳承、人才國際化培養、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西醫學習中醫班等多層級人才培養體系:依托我院名老中醫優勢資源,醫院連續數年舉辦國醫大師學術思想研討會、廣安論壇等一系列學術活動,極大地發揮了在全國范圍內的學術引領和輻射作用;醫院承擔四所高等中醫藥大學的臨床帶教任務,形成了“校院”聯合、多層次覆蓋、研究生為主的醫學高等人才教育新模式。醫院自1991年開始承擔師承工作,現有師承導師98人,其中國家級師承導師45人;自1956年起已開辦西醫學習中醫班第二十二期;自2007年起建立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室,目前設有國家級工作室20個;自2010年起,醫院先后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日本米盛醫院等國際著名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梅奧計劃”9年間持續派遣中青年醫務人員64人赴國外學習。回歸中醫經典的同時,兼容并蓄國外先進理念,建立立體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打造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及中醫國際化相結合的高水平中醫隊伍。
醫院堅持圍繞臨床問題開展中醫特色科研,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