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中心醫院座落在西市區金牛山大街西13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具有百年歷史,其前身是1906年由日本人修建的“同仁醫院”,后為“滿鐵醫院”。1949年被政府接收后命名為“營口市立醫院”,之后數易其名,1990年更名為營口市中心醫院。1996年晉升為“三級甲等”醫院,2006年通過“三甲”醫院復評。2007年與營口市第二人民醫院合并組成新中心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4.2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39萬平方米。編制床位1001張,實際開放床位1100張。在職職工119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00人,副高級以上職稱208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08人,享受政府津貼4人。營口地區首屆自然科學學科帶頭人7人,第二屆自然科學學科帶頭人11人,第三屆自然科學學科帶頭人11人。設有23個病區,29個門診科室,8個醫技科室和兩個中心(體檢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是大連醫科大學、遼寧醫學院教學醫院所在地,遼寧省衛生廳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醫院科系齊全,其中神經內科為省級重點專科,其余科室多為市級重點???。醫療技術和科研水平始終處于地區領先地位,1996年晉升三甲醫院以來,醫院開展新醫療技術項目70余項,其中多項醫療技術項目填補營口地區空白,帶動了全地區多學科現代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1999年成功進行了營口地區首例胰腎聯合 移植手術;2003年成功進行了營口地區首例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介入及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2008年以來相繼開展了肺功能檢測、氣壓彈道碎石、胸腔鏡、關節鏡、血液濾過、急診心血管介入、PICC置管術 、眼底激光治療、聽覺誘發電位、耳聲發射、腎活檢、無創周圍血管檢測等新技術。2006年以來20余項醫療技術獲省、市 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醫療、護理技術在省、市競賽中多次獲獎,帶動了全地區多學科現代化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
醫院擁有1.5超導型磁共振儀,64層螺旋CT,直線加速器,新一代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數字X線成像系統(DR),計算機X線攝影系統(CR),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肌電圖誘發電位儀,關節鏡、胸腔鏡、腹腔鏡等內窺鏡系統,等離子雙汽化電切系統,混合動力碎石清石機,氣壓彈道聯合超聲碎石吸附設備,持續性床旁血液凈化機,曲面頸部全景X光機,肺功能檢測儀,二維、三維彩超,眼底激光治療系統,眼底熒光照相機,眼科OCT,全自動病理檢測系統,多功能麻醉機,手術顯微鏡,聽覺誘發電位儀等現代化醫療設備總價值2.5億元,萬元以上750臺(件)。配備高標準的層流凈化手術室、中央監護系統、物流傳輸系統、中心供氧系統、中央空調系統、中心供應室等先進醫療服務設施。
醫院全面實現計算機網絡化管理系統,包括醫院管理系統、檢驗傳輸系統、影像傳輸系統、OA辦公系統,萬方數據醫藥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臨床入徑系統、門診分診叫號系統、預約掛號系統、院內感染管理系統、供應室管理系統,設計算機主控室,連接終端計算機432臺, 使醫院走向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管理的現代化快車道。醫院已經成為學科齊全、技術雄厚、設備先進、服務優良、環境幽雅的現代化醫院。
醫院始終堅持創新發展的理念,堅持走科技興院之路,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目標管理、指標考核為抓手,強化醫院管理,不斷加強行業作風建設,使醫院的各項工作出現了質的飛躍。先后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模范之家、遼寧省文明醫院、遼寧省先進黨委、遼寧省先進單位、遼寧省文明服務示范窗口、遼寧省總工會工人先鋒號、連續五年榮獲遼寧省衛生系統誠信服務杯標兵單位榮譽稱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