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名中醫,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2年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五年制本科畢業,1987年南京中醫藥大學內科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分配到江蘇省中醫院內科工作,1993年曾赴日本愛知縣癌癥研究中心研修,2002年晉升為主任中醫師。2010年在香港浸會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先后師從全國脾胃病專家單兆偉教授、全國著名脾胃病專家、全國首屆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國醫大師徐景藩教授。從事內科及消化系統疾病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40余年,有扎實的中醫理論功底,長期堅持以辨證論治用藥,臨床取得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廣大病人的信賴,在本地及周邊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擅長治療內科及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難治性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腹瀉、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便秘、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膽胰疾病、頑固性失眠等,尤其對胃癌前期病變、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腸易激綜合癥、消化系統腫瘤術后的中醫調理等頗有研究。 簡介: 1978.03-1982.12 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中醫專業畢業; 1982.12-1985.08 蘇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工作; 1985.09-1987.07 南京中醫學院中醫內科研究生畢業; 1987.07-至今 江蘇省中醫院工作; 著作及成果:[1]蓽鈴胃痛沖劑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60例子《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1998年4期[2]益氣潤腸協定方治療老年性便秘30例《江蘇中醫》2001年12期 [3] 益氣攝血法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的臨床觀察《遼寧中醫雜志》2001年12期 并獲《遼寧中醫雜志》2001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4] 單兆偉教授虛秘論治經驗《甘肅中醫》2000年1期[5]辨證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總結《中醫藥信息》2000年6期[6]單兆偉教授運用四磨湯的臨床經驗《甘肅中醫》2001年5期[7]理氣和胃口服液治療急性胃脘痛氣滯證的臨床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0年第6期,并獲江蘇省中醫學會五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三等獎[8]良惡性腹水鑒別診斷的若干進展《醫學綜述》1998年4期[9]經方運用三則《國醫[10]苦寒藥在虛損病中的應用《吉林中醫藥》1998年5期論壇》1998年3期[11]硝苯吡啶對肝硬化病人門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醫學理論與實踐》2000年3期; 學術團體及社會兼職: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首屆中醫瘀血證委員會委員。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