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醫院名稱: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源于1896年成立的仁濟女醫院,開設婦產科和兒科。1987年原衛生部批準華西婦產科和兒科從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遷出單獨建院,成立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又名華西婦產兒童醫院。2000年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華西婦產兒童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預算管理醫院和全國首批“三級甲等”婦女兒童專科醫院,是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南),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大學附屬醫院。1993年被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稱號,1998年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婦產兒童專科醫院”,2003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女職工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旗幟,2009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12年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2015年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2018年獲“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擂臺賽”西南賽區“創新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第二名并入選十大價值案例,獲2018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最具示范案例、2020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醫院2018、2019連續兩年度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位列婦產醫院(含婦幼保健院)專科系列第一名。 醫院現核準床位1580張,其中華西院區730張,錦江院區850張,有24個臨床科室和7個醫技科室。婦產科學和兒科學均為國家重點學科,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專業、超聲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醫院為國家更年期保健、新生兒保健、孕產期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婦產科學、兒科學、母嬰醫學和應激生物學為博士學位授權點,婦產科學和兒科學為博士后流動站。醫院擁有“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國家衛健委時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藥物制劑體內外相關性技術研究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早期發育與損傷的基礎與臨床嵌合研究”教育部創新團隊。婦科惡性腫瘤診治、小兒血液病及小兒腫瘤診治、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防治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為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學科重點項目。國家兒童區域(西南)醫療中心、全國救治農村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區域協作中心、中國出生缺陷監測中心/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四川省產前診斷中心、四川省人類精子庫、四川省婦產科、兒科、婦幼檢驗、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質量控制中心、四川省生育力保存質量管理中心、四川省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等機構及中心掛靠我院。我院為國家衛生健康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新生兒圍產期醫學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產前診斷培訓基地、先心病介入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培訓基地、婦女保健專科能力建設區域培訓基地、助產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國基層產科醫師培訓項目四川省培訓基地、四川省專科醫師、專科護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四川省護士、藥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承辦《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國際輸血與血液學雜志》(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三本國家級雜志。 醫院現有職工3865名,其中正高級師資134名,副高級師資217名,博士生導師81名,碩士生導師146名。教育部重大人才計劃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計劃青年學者1人,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學者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獲得者各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7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9人,四川省衛生計生委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07人,享受國家級政府津貼和部、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5人。我院在全國學術團體中,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優生科學協會等國家級學會/協會下設委員會和學組中擔任主任委員、候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等學術任職30余人次;還有四川省和成都市醫學會婦產科、兒科、生殖醫學、遺傳、藥事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多名。 醫院承擔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的婦女兒童危重疾病病人的救治、轉診、會診等大量臨床工作。2021年醫院門、急診338.5萬人次,出院8.8萬人次,手術和操作12.6萬人次,分娩1.8萬人次,平均住院日為5.09天。醫院開設婦產科、兒科多種亞專業普通門診、特需門診、名老專家和知名專家門診,以及專科專病的特色門診,許多婦產科、兒科疾病的診治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醫院建立了婦科惡性腫瘤的篩查、診斷、手術、化療、放療全程管理體系,其疑難重癥收治數量和微創手術占比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2021年在四川省率先使用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機器人開展包括婦科惡......[詳細]
聯系電話

028,85503960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成都市武侯區人民南路三段20號

醫生團隊
  • 李德淵(華西院區)[]

    醫生擅長

    暫無介紹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 張竹[]

    醫生擅長

    暫無 ...詳情

    從業經歷
    2009年畢業于四川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獲碩士學位,留任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2015年獲四川大學婦產科博士學位。熟練掌握各種孕前孕期優生、產前超聲結果、多種遺傳病及不良孕產史等的遺傳咨詢,熟練解讀各種產前篩查、產前診斷報告。實驗室主要負責分子遺傳學產前診斷等相關工作,尤其擅長染色體微陣列分析的實驗室及臨床工作。熟練掌握各種介入性產前診斷手術方法,包括羊膜腔穿刺術、臍血穿刺術以及絨毛取樣術等。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基金1項,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7篇。多次受邀參加世界胎兒醫學大會、ISPD等國際學術年會,并在世界胎兒醫學大會上做大會發言。 ...詳情
  • 李金洪[]

    醫生擅長

    男性不育(少、弱、畸形精子癥,無精子癥等),勃起功能障礙、早泄、前列腺炎等男性性功能相關疾病。 ...詳情

    從業經歷
    醫學博士 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2013年起從事泌尿男科疾病臨床科研工作至今,發表國際學術期刊論文20余篇,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 ...詳情
  • 劉聰[]

    醫生擅長

    研究放射線應答的分子機制,以及與細胞周期檢驗點缺陷相關的衰老和腫瘤模型的建立 ...詳情

    從業經歷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MRC/基因組損傷及穩定性研究所生物化學博士、博士后。長期從事基因組穩定性分子機制的研究。曾作為獨立博士后參加DNA修復歐盟框架計劃,研究放射線應答的分子機制,以及與細胞周期檢驗點缺陷相關的衰老和腫瘤模型的建立;于2009年回國建立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基因組穩定性實驗室,并獲2009年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基金。目前主要結合酵母遺傳學,動物模型和細胞水平研究探索各種組織(干)細胞基因組的放射線損傷特征,損傷后細胞應答,放射線對機體組織發育,衰老與再生的影響,以及腫瘤放射療法致敏機制的發現和開發。 ...詳情
  • 孫小妹[]

    醫生擅長

    擅長兒科常見病、兒童內分泌疾病、遺傳代謝病。 ...詳情

    從業經歷
    兒科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遺傳代謝內分泌學組青年委員,四川省醫學會兒科專委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委員。2006年獲四川大學兒科學博士學位,從事兒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十余年,2018年赴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訪問學習。熟練診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擅長兒童糖尿病、生長發育及性發育異常、甲狀腺疾病、肥胖癥等內分泌疾病的診治。承擔、參與了多項科研課題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SCI和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 ...詳情
  • 張倩雯[]

    醫生擅長

    婦科常見疾病診治處理,圍產期產科產檢報告及常見疾病的診治處理 ...詳情

    從業經歷
    畢業于華西臨床學院婦產科學,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五年余,婦產科主治醫師。 ...詳情
  • 李清麗[]

    醫生擅長

    擅長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婦科腫瘤的化學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李清麗,女,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2000年7月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留校從事婦產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 婦科疾病 及婦科惡性腫瘤的化療,擅長 婦科常見病 、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 婦科腫瘤 的化學治療。2012年1月國家公派至美國杜蘭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是世界婦產科聯盟(FIGO)會員,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CSCO)會員。負責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衛生廳、四川大學及橫向科研課題多項,參與多項國際及全國多中心臨床實驗的科研工作。參與的課題分別獲2002年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004年四川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及2006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歷年來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 ...詳情
  • 常克[]

    醫生擅長

    腎炎、腎病及不明原因的血尿、蛋白尿;頑固性咳嗽與哮喘;反復發作的扁桃體炎、咽炎;小兒遺尿;長期食欲下降與便秘、磨牙;體虛易感與多汗證;紫癜、狼瘡、鼻炎、皮疹等免疫與過敏性疾病 ...詳情

    從業經歷
    四川省名中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40年,現任職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兒科分會副會長,全國第六批名老中醫藥學術經驗指導老師,四川省中醫兒科專委會主委,四川省名中醫及學術與學科帶頭人,成都中醫藥大學兒科學術主任。主編人衛版國家十三五本科及研究生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發表論文多篇。擅長領域:兒科常見病。尤其擅長紫癜腎病、鼻炎咳嗽、抽動、多動、脾胃虛弱等疾病的治療。 ...詳情
  • 何歡[]

    醫生擅長

    暫無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 ...詳情
  • 李蕾[]

    醫生擅長

    擅長從事婦產科生殖內分泌、不孕癥、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包括試管嬰兒、人工受精等)、生殖免疫的臨床與實驗室、科研及教學工作。 ...詳情

    從業經歷
    李蕾,女,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實驗室學組組員,四川省醫學會第一屆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1997年畢業于華西醫科大學獲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獲婦產科生殖內分泌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后留校于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工作至今,專職從事婦產科生殖內分泌、 不孕癥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包括 試管嬰兒 、 人工受精 等)、生殖免疫的臨床與實驗室、科研及教學工作。2009年于加拿大Mcgill大學參觀學習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現擔任生殖中心實驗室負責人并負責** 人工受精 技術的實施及管理。負責四川省衛生廳課題1項和四川大學青年科學基金課題1項,作為主研參加國家級及省廳級科研課題6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1項)。在國內外核心專業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論文16篇),參編《婦產科學》等教材著作4部。2009年赴美國參加ASRM學術年會并交流論文發言。2008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曾獲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先進個人”、“優秀教師”等多項獎勵。 ...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 人妻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 这里是九九伊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扒开末成年粉嫩的小缝视频| 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怡红院精品视频|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极品少妇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粉嫩小仙女脱内衣喷水自慰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把腿扒开做爽爽视频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 亚洲综合色一区|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麻豆|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a| どきどき小房东| 成年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欧美破苞合集magnet| 伦理片中文字幕完整视频|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高清一级淫片a级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视频|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天海翼被施爆两个小时| 亚洲AV无码不卡|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