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陽醫院創建于1916年,其前身是美國基督教華北公理會創辦的教會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屬同一系統,人稱“小協和”;是全省聞名的花園式醫院,全國500所大型醫院之一;1992年在全省首批跨入“三級乙等”醫院行列,是呂梁市唯一的一所三級醫院和山西省高等醫學院教學醫院;2004年被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授予“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是國家級“愛嬰醫院”,是山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協作醫院,是首批“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是呂梁市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醫院。2009年晉升為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6.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到51%,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環境宜人。醫院有職工近800人,開放床位650張,設臨床科室24個,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42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380余人,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醫院擁有德國西門子核磁共振儀、德國西門子螺旋CT、日本島津C型臂血管造影系統、鈷60放療設備、美國GE公司LOGIQ7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惠普7500型彩色多普勒心臟B超、德國產數字化X光機(DR)、奧林巴斯電子內窺鏡系列、丹麥產心電監護系列、奧林巴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體外循環設備、血液透析設備、腹腔鏡、電切鏡、超聲刀、肺功能測定儀等先進設備。 醫院以“為呂梁老區人民優質,高效,全程,綜合廉潔服務”為辦院宗旨,打出人本牌,堅持發展觀,念好人才經,唱響愛心曲,以“無愧醫護心,留住患者心,贏得百姓心”為服務理念,提倡酒家式服務,20多年來一直保持山西省文明醫院稱號,多次受到中共中央組織部、衛生部、人事部及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2004年又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和“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稱號”;2005年又被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集體一等功;經濟收入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長。醫院千方百計為老區人民服務,采取多項便民措施,實行無假日門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改進工作,加大監督力度,受到了群眾歡迎,服務半徑進一步擴大,60%的病人來自周邊地區。2003年經受“非典”洗禮,做出大貢獻,使百年老院的形象更加崇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醫院以科教興院為指針,把人才梯隊建設作為發展醫院的重中之重,技術不斷提高;以心胸外科為龍頭,能開展心臟,頭顱及全身各部位多種復雜手術;如雙瓣膜置換術、開展腹腔鏡微創技術、各種復雜的骨折內固定、人工關節置換、十二指腸鏡下膽總管取結石、冠脈造影、支架植入、射頻消融、放射介入等技術達省內先進水平。在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支持下,2005年成功完成了兩例心臟搭橋術和一例主動脈弓置換術,走在了同級醫院的前列。無痛分娩、無痛人流倍受患者歡迎,血液凈化挽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近年來數次舉辦山西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學習班,受到省內外專家好評。 近兩年來,醫院強化科研、教學激勵機制;先后承辦了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八項,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60余項,申報省級科研項目十項,通過省級鑒定兩項,市級鑒定八項,其中兩項科研成果獲獎。此外,醫院兩項技術發明獲國家專利。2006年,經專家組評估、省衛生廳批準正式掛牌山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07年又完成了院校一體化管理運行模式,實現了科研、教學資源共享,極大地推動醫院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經山西省衛生廳批準在醫院成立了“呂梁市血液凈化中心”、“呂梁市燒傷整形中心” 和“汾陽醫院急救中心”;尤其血液凈化中心高標準配置,設施先進。2007年,醫院38人參與編寫的《鄉村醫師實用手冊》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醫院在抓業務發展、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大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創辦了《汾陽醫院報》、成立了特色電聲樂隊、職工籃球隊、乒乓球隊、老干部活動中心,創辦了英語沙龍等。醫院下鄉扶貧工作連年受到省、市表彰。近兩年,醫院被授予“定點扶貧先進單位”、“干部下鄉紅旗單位”、“山西省精神文明單位”、“呂梁市精神文明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 醫院的就診人數、床位占用率、搶救成功率等各項指標逐年上升,業務收入和固定資產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遞增,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20多年來一直保持山西省文明醫院稱號,多次受到中共中央組織部、衛生部、人事部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嘉獎表彰;2004年又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和“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稱號;2005年榮立“山西省集體一等功”、被省衛生廳評為“山西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被山西省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授予“省文明單位”稱號;2006年,先后榮獲“全國醫患攜手共贏健康大型公益活動先進集體”、“全國明明白白看病、醫療質量信得過十佳優秀醫院”等光榮稱號;2007年醫院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模范單位”稱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