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醫院創始人黃濟川與張文修、李斯熾、卓雨農被譽為"四川省四大名中醫"并居首位,與石筱山、杜自明、趙炳南等人被譽為新中國"中醫外科四大名醫"。黃濟川博師真傳、汲眾所長,深研秘方,施救華夏,享譽九州,于1956年7月,受到周總理親切接見與鼓勵。與"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共同當選為第五屆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副會長,獲得了中醫外科在我國醫學史上最高的學術地位。三個世紀以來,醫院大力弘揚祖國醫學的優良傳統,繼承和發揚黃老先生豐富的肛腸醫學遺產,運用現代醫學創立了一整套獨具中西醫結合專科特色的治療方法,醫院堅持走"大專科,強綜合"發展之路,至今已為國內外數百萬計的肛腸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同時,百年醫院始終傳承"不分貴賤、不計報酬、樂以施治"的崇高醫德。2009年,醫院收到攀枝花鹽邊92歲老人楊為之于20世紀50年代所欠的5000元醫療費,其誠實守信的高尚品質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醫院當即將此款注入"成都市先天性無肛門貧困患者醫療救助基金",用以幫扶更多貧困患者,這一愛心傳遞的醫患事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成都日報、成都商報、燕趙晚報、人民網、新華網、中華網、中國文明網等全國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為社會注入了一股暖流。2012年12月,楊為之獲得"攀枝花市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榮譽,并被授牌"廣德守信傳寰宇",2013年,楊為之榮獲"第三屆四川省道德模范"榮譽,同時,入圍"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醫院開放病床近300張,下設9個臨床科室,并建立了全球首個便秘病區和胃腸心理工作室。擁有大腸肛門病專業主任醫師9人,副主任醫師25人。在醫教研各方面齊抓共管,目前擁有碩、博士研究生34人,近幾年承擔部、省、市、區各級課題60余項。醫院擁有先進數字化動態平板攝影系統,丹麥造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掃描儀,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腸鏡,丹麥造胃腸動力學檢查系統等價值2000余萬大型專科設備。醫院教學管理規范有序,管理機構完整,崗位職責明確,管理制度健全,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穩定,認真組織實施教學,各項教學任務得到落實。真正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改,教學相長,以教學促科研、以教學促醫療"的目的,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醫院目前是財政部與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評出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單位,四川省醫學甲級重點專科肛腸科,成都市醫學重點專科肛腸科,醫院設有"全國中醫肛腸學科名專家"工作室2個,"四川省名中醫"工作室1個,"成都市名中醫"工作室1個。成都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3人;擁有四川省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1人;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1人;成都市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1人;中國PPH技術(規范)資格認證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秘書長各1人;中國便秘聯誼會會長1人、秘書長1人、副會長1人、常務副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1人、常務理事10人;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肛腸分會顧問會長1人、副會長2人、副秘書長1人、常務理事7人;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副會長1人、副秘書長1人、常務理事7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1人、副秘書長1人、常務理事1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1人;四川省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各1人;成都市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各1人;中國肛腸病學研究生聯合會正副會長、秘書長各1人。為了有計劃地將醫院醫療技術引向深入,推進醫院"四名"(名院、名醫、名科、名藥)工程,成都肛腸專科醫院利用自身百年專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學術積淀,于2009年制定了濟川醫學"1357攻關計劃"。該計劃是醫院近期重要戰略,涵蓋了反復手術復發性肛瘺會診中心、女性肛腸疾病治療中心和黃濟川肛腸病學術思想與成就研究、肛腸病無痛手術治療研究、頑固性肛門墜脹研究、慢性頑固性便秘研究、先天性肛門畸形研究、重癥復雜性痔瘡的修復與整形研究、晚期復發性直腸癌研究、PPH手術與技巧研究等30余項肛腸科常見疑難頑癥科技攻關項目組。醫院是中國農工民主黨所屬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的"全國中醫藥文化與肛腸專科建設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結直腸外科學組全國六大"肛腸良性疾病示范醫療中心",中國PPH技術培訓中心,中國TST技術培訓中心,成都中醫藥大學肛腸專業碩、博士研究生招生點。
...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