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光,男,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1999年山東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碩士畢業,畢業后于2004年獲得山東大學神經外科學博士學位。于2010年至2013年于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南阿爾伯塔腫瘤研究所從事腦腫瘤研究。目前從事神經外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臨床操作技巧扎實,能獨立進行復雜顱腦外傷病人的手術及搶救工作,能獨立完成神經外科常見腫瘤的手術治療,包括:大腦半球及深部膠質瘤切除,半球、鐮旁、竇旁及鞍區腦膜瘤切除,垂體瘤經鼻腔蝶竇入路切除,后顱窩微血管減壓治療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大腦前、中動脈瘤及后交通動脈瘤手術夾閉等較高難度手術。在上級醫師指導下能夠完成鞍區腫瘤切除、后顱窩腫瘤切除等疑難手術。能夠熟練進行全腦血管造影術,參加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及頸內動脈海綿竇瘺、硬腦膜動靜脈瘺以及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診療300余臺。2004年及2007年兩次獲得先進個人,獲得醫院先進技術獎及危重搶救獎6項。2007年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第二位),2008年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第五位),參加教育部衛生司執業醫師考試實踐技能培訓教材編寫及視聽培訓教材拍攝。2007年9月參加北京第十屆全球介入神經聯合會、11月參加首爾第二屆中韓神經介入大會并分別行大會發言。2010年3月赴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南阿爾伯塔腫瘤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腦腫瘤干細胞在腦惡性膠質瘤發生及復發中的作用及機制,指導老師為腫瘤研究所所長Dr. Stephen M Robbin。在三年的博士后學習研究中,作為主要研究人員進行了BTICs(Brain Tumor Initiating Cells) in vivo Characterizations、 Novel agents in vivo screening using BTICs animal model(Terry FoxResearch Institute Grant) 以及Identification of BrainTumor Targeting Peptides等研究,獲得了重要的實驗結果。2013年6 月研究報告Identification of peptides usingcombinatorial phage display that detect and target human glioma被蒙特利爾MISAM大會選為大會發言,獲得了PhilGold Scientist-in-Training Award 榮譽獎,并獲得了Phil Gold教授(癌胚抗原發現者)的接見。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