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中心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包頭臨床醫學院,包頭醫學院中心臨床醫學院)創建于1942年,是包頭歷史上第一所地方性綜合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被衛生部授予“全國百佳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首批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自治區唯一的“李嘉誠基金會寧養院”。2014年成立了“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包頭基地”、“西門子-包頭市中心醫院醫學影像培訓中心”,2015年成立了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內蒙古腫瘤防治基地、“中國急性心肌梗死規范化救治項目內蒙古救治協作中心”、“同濟大學介入血管研究所-包頭市中心醫院合作中心”,2016年成為清華大學“正心正舉應用科學研究院實踐基地”,由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及包頭市政府、包頭市科技局、包頭市科學技術協會兩級批準建立韓雅玲院士“包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院士工作站”。2017年,建立了高長青院士“包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外科院士工作站”、李春巖院士“包頭市中心醫院神經病學院士工作站”、韓雅玲院士“包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院士工作站”。 醫院占地面積7.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7萬平方米;總資產11.88億元;實際開放床位1852張。年門診量547930人次,年住院數44494余人次。設臨床科室59個,醫技科室26個,行政職能科室41個。醫院現有在職職工共2227人(其中在編1044人,編外1183人),專業技術人員 1899人,教授23人, 碩士生導師51名,博士、在讀博士37名,碩士253名,訪問學者22名。正高178人,副高33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2人,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5人,“草原英才”3人,“鹿城英才13人,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人選、專業拔尖人才27人,“包頭名醫人才培養工程”人選14人。 現有國家臨床重點???個,內蒙古自治區醫學領先、重點學科5個,包頭市醫學領先、重點學科12個。國家重點???、自治區領先學科:神經內科,康復科;自治區重點學科:心臟內科,放射腫瘤科,醫學影像科;包頭市領先學科(4個):神經內科、心臟內科、麻醉科、婦科;包頭市重點學科(8個):普外科、兒科、心臟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腎內科、放射影像科、放射腫瘤科。現有科研研究所3個:內蒙古腦血管病研究所、包頭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包頭醫學院腫瘤防治研究所。 醫院現有:衛生部腦卒中省級質量控制中心1個:內蒙古自治區神經內科(專業)質量控制中心,包頭市質量控制中心7個:重癥醫學專業質控中心、神經內科學專業質控中心、康復醫學專業質控中心、醫院感染管理質控中心、護理學專業質控中心、麻醉學質控中心、醫學影像學專業質控中心。2017年,批準成立了包頭市轉化醫學中心。 醫院擁有全國首臺超高端德國西門子SOMATOM Force開源CT,炫速雙源CT機、美國GE寶石能譜CT、64排Siemens PET/CT、16排SPET-CT、回旋加速器、西門子PRIMUS直線加速器、大孔徑Open 定位CT、1.5T和3.0T磁共振機、西門子VXPLUS、FXPLUSDR數字X光機、意大利數字胃腸機,西門子Zeego、Fa大型數字血管減影機、體外自動化診斷系統、OLYMPUS 3D腹腔鏡、菲利浦血管機等1300多臺(件)高精尖設備。 近五年來,主持“十二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6項,“十三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重點專項)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2項,內蒙古自治區醫療衛生計生科技計劃項目9項,內蒙古自治區人才開發基金項目1項,包頭市科技計劃項目67項,包頭市青年創新人才項目1項,科技成果推廣項目28項??蒲谐晒@內蒙古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1 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0項,包頭市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三等獎 21項。統計源期刊收錄論文共計253篇,SCI 期刊收錄 32 篇。申報國家專利 5 項,出版專著29部,其中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專著7部。 ...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