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2001年,廈門市心臟中心成立
2011年,作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相對獨立,財務、人事完全獨立運作
2014年,全面獨立,成為福建省唯一的公立三級心血管病專科醫院
2016年,正式更名為“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保留“廈門市心臟中心”為第二名稱
2019年6月,醫院整體遷址至五緣灣
榮譽資質
國家衛健委、福建省政府共建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
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
心血管內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心血管外科、護理—福建省臨床重點專科
心血管介入診療—福建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衛健委認定心臟移植執業資格醫院
中國胸痛中心區域認證中心(全國四家)
首批中國胸痛中心
首批中國房顫中心
首批中國心衰中心
首批中國心臟康復中心
首批中國高血壓達標中心
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
全國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
衛生部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介入診療培訓基地
國家首批心血管病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成立于2001年9月,是廈門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優質醫療品牌和廈門市重點民生保障項目,以獨有的“廈門速度”實現了從中心到醫院的跨越發展,成為福建省唯一的三級心血管病專科醫院。2019年6月醫院整體搬遷至五緣灣,開啟醫院發展新征程,2021年入選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委省共建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成為區域內最具影響力的疑難危重復雜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
醫院現址位于廈門市五緣灣醫療園區,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設計上全面汲取國際前沿理念,所有的硬件軟件均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打造一所先進性與人性化兼顧的現代化心血管病專科醫院,獲評”第三屆中國最美醫院”和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醫院編制床位600張,設心內科6個病區,心外科2個病區,包含心臟內科、心臟外科、急診科、小兒心臟科、CCU、ICU、血管外科病區、結構心臟病區等,心臟康復中心、心血管健康管理中心、檢驗科、超聲科、影像科、心功能科、核醫學科、藥學部等醫技醫輔科室齊全。
醫院擁有亞洲首臺心血管專用型CT、國內首臺心臟專用MRI、D-SPECT等與國際接軌的先進醫療設備。擁有10 間介入導管室(2 間為雜交手術室),6 間層流心外科手術室,具備可視化數字化的手術平臺及用于開展心血管診療關鍵技術的各項設備。
拼搏奮進開啟廈心二次創業新征程
醫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廈門高水平健康之城建設。醫院自成立以來即秉承“崇德、術精、仁愛、創新”的院訓,致力于心血管健康事業發展,呵護百姓心臟健康,充分發揮“只爭朝夕,拼搏進取”的廈心精神,勠力同心、艱苦創業,成為廈門市優勢品牌學科。
醫院以搬遷新院為契機,審時度勢提出了“二次創業”的醫院發展新定位,以更大干勁做好創新和引領,續寫更多“廈心速度”,鑄就廈心新輝煌。醫院在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連續四年CMI值(病例組合指數,國際上將其作為評判醫院醫療服務難度的重要指標,反映治療病例的技術難度水平)位列全國“其他專科手術組”第二名,僅次于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學科建設助力醫院持續高質量發展
醫院心內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心內科手術量、復雜性和難度保持全省第一。心內科各亞專科建設成果顯著,分別獲全國首批的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壓達標中心、心臟康復中心,實現國家級五大中心的“大滿貫”。醫院獲批為全國四家中國胸痛中心區域認證中心之一,承擔華東區域胸痛中心建設的培訓、推進和認證重任,帶動廈門全面邁進全國心血管急救領域前列。
醫院心外科為福建省臨床重點專科,年手術量保持在1000臺以上,其中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量位居全省第一且手術并發癥及死亡率全省最低,推動建立了閩西南4小時急救生命圈。2021年6月醫院重獲心臟移植執業資格,至此心外科各亞專科齊全,技術全面,醫院各亞專科均衡發展,構建起完整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控一體化鏈條,助力醫院持續高質量發展。
技術創新引領區域心血管學科發展
醫院力求技術卓越,在常規開展所有心血管介入診療同時,專注復雜冠脈病變、瓣膜病變、心律失常及危急重癥患者的救治,并不斷開展臨床診療新技術攻關,70%以上的就醫人群來自廈門以外。心內科開展了歐洲以外地區的首例“心室室壁瘤折疊術”,并成為全球完成最多的中心;在國內......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