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醫院名稱: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創辦于1937年,前身為福建省立醫院,經過70余年發展,現已形成擁有四所分院、兩家護理院、九個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的醫療集群,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閩西南規模最大的三甲綜合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實際開放病床2500余張,其中院本部1800張。2011年門急診量433萬人次,出院病人數7.6萬,手術例數3.02萬例,平均住院天數10.44天。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現有臨床、醫技科室48個。擁有福建省新生兒救護廈門分中心、福建省兒童醫療救護廈門分中心、廈門市腫瘤中心、廈門市泌尿系統疾病診治中心、廈門市腦科中心、閩南PET(派特)中心等省市級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耳鼻喉頭頸外科、兒科重癥專科、糖尿病診療科、婦科腫瘤、重癥醫學科(ICU)、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診治專科、新生兒救治、燒傷整形科、感染性疾病科等廈門市重點學科(含規劃重點學科)。廈門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廈門市糖尿病研究所2個市級研究所,廈門市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治基地設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院為衛生部心血管介入診療培訓基地、福建省超聲醫學培訓基地。與上海胸科醫院建立房顫診療聯合基地,與復旦大學附屬上海中山醫院共建消化道早期癌內鏡診療聯合基地。   近年來,醫院各學科不斷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007年成功開展國內首例顱腔重建、全顱再造手術。神經外科目前已完成顱面畸形整復手術7臺,無論是病例數量還是核心技術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08年,泌尿外科在國內率先開展NBI窄光譜電子膀胱鏡在膀胱癌的應用。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前列腺癌根治術、親屬活體肝移植、血漿置換治療多種疾病及化療聯合血細胞清除治療骨髓增殖性疾病、靜脈溶栓手術、光動力治療腦腫瘤、經皮椎間孔鏡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用CRRT搶救成功出生僅五天急性腎衰竭新生兒,閩西南地區首例電子耳蝸植入術、帕金森DBS治療,成功為多例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進行異基因骨髓移植及自體骨髓移植。開展游離空腸、游離腓骨肌皮瓣、游離股外側肌皮瓣、游離背闊肌皮瓣移植修復術、扁桃體癌根治術后前臂游離皮瓣移植修復手術例數、應用范圍、成功率等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經過幾代人的創建與傳承,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形成了以15位名醫為楷模,一大批學有專長、術有專攻的學科帶頭人為領軍,眾多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為后備力量的人才隊伍。現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近1300人,博士、碩士400余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7人,擔任中華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委員專家30人、福建省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常委以上專家40人、廈門市醫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以上專家45人,廈門市拔尖人才6人、廈門市醫學學術與技術學科帶頭人14人、廈門市醫學學術與技術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24人。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視對外交流,目前與多家國外醫療機構聯合建立長期合作的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如新加坡中央醫院管理培訓基地、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專業培訓基地、美國UCLA東西方醫學中心醫學帶頭人培訓基地、新西蘭惠靈頓兒科專業培訓基地。聘請美國Anderson癌癥中心著名腫瘤專家張玉鉸教授、法國耳鼻喉科專家為醫院客座教授。新加坡醫療保健集團陳思杰總裁為醫院首席顧問,新加坡國立大學胡強達教授為學術委員會委員。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積極創造條件,鼓勵高層次人才到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美國西北太平洋糖尿病研究所、加拿大BC兒童醫院、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日本藤田保健衛生大學等國外著名醫療機構學習進修。同時采取柔性引進人才措施,引進上海瑞金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國內著名醫學院校知名專家學者,為學科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獲各級課題資助220余項,包括國家“863”和“973”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課題十余項。獲省部級、市各級科技進步獎17項,包括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4次獲得廈門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是廈門衛生系統唯一獲得此殊榮的單位。發表SCI論文62余篇,獲國家專利1項。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設有中心實驗室,心臟介入研究室、高血壓研究室、顯微外科研究室、神經病學研究室、腫瘤研究室等20多個臨床研究室。此外,與廈門大學共建“福建省神經系統疾病重點實驗室”、“廈門市代謝性疾病重點實驗室”等研究機構。2006年通過國家人事部審批,設立福建省地市級醫院首家博士后工作站。   2009年,經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心血管、內分泌、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腎病、風濕免疫、醫學影像(核醫學)、糖尿病等8個專業獲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資格,成為閩西南首家獲得該項資格的醫療機構。目前已與牛津大......[詳細]
聯系電話

0592-2132222,0592-2130789,0592-2137060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總院地址:廈門市鎮海路55號。杏林院區地址:廈門市杏林洪埭路11號。鼓浪嶼風景區分院地址:廈門市鼓浪嶼福建路60號

醫生團隊
  • 薛立[]

    醫生擅長

    暫無介紹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 李國新[]

    醫生擅長

    擅長:長期致力于腹腔鏡微創胃腸外科、智能精準微創外科、腹腔鏡微創設備器械研發、胃腸腫瘤精準醫學轉化研究 ...詳情

    從業經歷
    李國新,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院長,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FRCS)、國際消化外科腫瘤學會(IASGO)中國區副主席、中國腹腔鏡胃腸外科研究組(CLASS group)創始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廣東省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南粵百杰)、廣東省胃腸腫瘤精準診療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致力于腹腔鏡微創胃腸外科、智能精準微創外科、腹腔鏡微創設備器械研發、胃腸腫瘤精準醫學轉化研究:創立了胃癌微創手術操作平臺布局新方案、D2淋巴清掃新流程、切除重建新技術,牽頭及聯合制定了五項國內胃癌外科指南共識,成為我國胃癌微創外科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IF 45.54)和JCO(IF 24.008),被NEJM Journal Watch評價為“改變胃癌外科臨床實踐的研究成果”,入選中國醫學科學院評選的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被國際權威癌癥指南《美國NCCN胃癌臨床實踐指南(2021年第2版)》正面引用,貢獻了國際首個腹腔鏡治療局部進展期胃癌的I級證據,首次改變了國際局部進展期胃癌的外科指南。 研發了胃癌淋巴結轉移、腹膜轉移、生存預后及化療療效的精準預測新方法。國際首創針對胃癌的多光子成像腫瘤微環境膠原定量新技術,可個體化預測早期胃癌淋巴結轉移、胃癌術后腹膜轉移的風險;構建了基于免疫評分、影像組學、腫瘤微環境等系列化療獲益及生存預測模型,經多中心驗證可準確預測生存、識別化療獲益人群。成果發表在Ann Oncol(IF:18.274)、Nat Commun(IF:12.121)、Clin Cancer Res(IF:10.199)、Ann Surg(IF:10.13)和JAMA Surg(IF:8.498)等權威期刊,被Lancet Oncology(IF:33.09)撰文推薦。 創建了國內首批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RCS)國際認證的胃腸腫瘤腹腔鏡微創外科培訓中心,受邀國際大會及國內同行單位現場手術示教400余次,現場培訓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國內外專科醫師逾1.5萬人次;開發了微創外科互聯網教學平臺,線上累計訪問量達227萬人次,線上學員來自72個國家及地區、國內335個城市,技術影響力輻射海外。 開展了一系列腹腔鏡微創胃腸腫瘤新技術,包括:腹腔鏡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兩孔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兩孔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裸眼3D腹腔腹胃腸腫瘤根治術、功能保留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胰后入路保留脾臟的原位脾門淋巴結清掃術、腹腔鏡胃癌根治全腔鏡下吻合術、單孔腹腔鏡聯合經肛門超低位直腸癌保肛術、術中實時3D導航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胃腸腫瘤根治術圍手術期加速康復外科應用等。 以第一完成人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在JAMA(IF:45.54)、JCO(IF:24.008)、Ann Oncol(IF:18.274)、Nat Commun(IF:12.121)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189篇(含共同作者),其中JCRⅠ區16篇,總影響因子853.26分,累計總他引3143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基金課題14項;獲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1項、軟件著作權11項;以第一完成人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2019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2019年度、2013年度)。主編專著2部:1、《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手術學》(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9787117168670);2、《胃癌標準數據集(201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9787117288583)。 社會兼職 現任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上消化道外科專家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外科醫師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常委、腹腔鏡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 全國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微創外科學分會 主任委員等。 ...詳情
  • 湯雅玲[]

    醫生擅長

    擅長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詳情

    從業經歷
    湯雅玲,女,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擅長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詳情
  • 陳振毅[]

    醫生擅長

    精于各種麻醉操作技術及各類危重疑難病人的麻醉和圍術期麻醉管理,尤其擅長心胸外科、器官移植、大血管手術的麻醉及呼吸機輔助治療技術。 ...詳情

    從業經歷
      麻醉手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1986年畢業于福建醫科大學醫療專業,長期從事麻醉科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25年。精于各種麻醉操作技術及各類危重疑難病人的麻醉和圍術期麻醉管理,尤其擅長心胸外科、器官移植、大血管手術的麻醉及呼吸機輔助治療技術。現任廈門市第一醫院福建省麻醉學會委員、廈門市麻醉學會常務委員、學術秘書、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近年來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曾參與和承擔科研課題《地氟醚循環緊閉麻醉的研究》。 ...詳情
  • 葉煌陽[]

    醫生擅長

    擅長:從事腫瘤內科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擅長消化道腫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常見腫瘤的診治,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十多篇。 ...詳情

    從業經歷
    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診治,對肺癌、消化道腫瘤、乳腺癌、頭頸部腫瘤等有較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 ...詳情
  • 曹孟昆[]

    醫生擅長

    福建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擅長肺部,食道腫瘤外科治療,肺部腫瘤的體檢與篩查。 ...詳情

    從業經歷
    福建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 ...詳情
  • 楊玲玲[]

    醫生擅長

    對眼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兒童近視的防控、屈光不正的矯正、白內障以及視網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翼狀胬肉和各種眼瞼疾病的手術治療,對激光治療青光眼、后發性白內障、視網膜變性及糖網亦經驗豐富。眼科碩士。 ...詳情

    從業經歷
    對眼科各種常見病,多發病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兒童近視的防控、屈光不正的矯正、白內障以及視網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翼狀胬肉和各種眼瞼疾病的手術治療,對激光治療青光眼、后發性白內障、視網膜變性及糖網亦經驗豐富。 ...詳情
  • 湯瑋瑋[]

    醫生擅長

    擅長:腫瘤早期篩查與診斷,腫瘤化療、基因靶向治療及生物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遺傳性腫瘤的精準檢測與預防;中醫藥扶正治療;重視患者心理及治療耐受能力,制定個體化精準治療方案。 ...詳情

    從業經歷
    擅長:腫瘤早期篩查與診斷,腫瘤化療、基因靶向治療及生物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遺傳性腫瘤的精準檢測與預防;中醫藥扶正治療;重視患者心理及治療耐受能力,制定個體化精準治療方案。 ...詳情
  • 林俊峰[]

    醫生擅長

    暫無介紹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 林青[]

    醫生擅長

    擅長:重癥肌無力、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多發性硬化、視神經脊髓炎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對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癥有較豐富的臨川經驗。 ...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 ...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午夜电影一区二区| 韩国三级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下 | 日韩电影在线|中韩|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男人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国产|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韩国伦理s级在线| 国产日本韩国不卡在线视频 | 女人扒开屁股桶爽30分钟| 中文字幕国语对白在线电影|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四虎影库久免费视频|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18在线天美|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伊人久久大香线| 精品国产三上悠亚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麻豆天美精东果冻星空|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1000部拍拍拍18免费网站| 国内精品第一页|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干| www深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拨开内裤直接进入| 丰满人妻被黑人中出849|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