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新,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院長,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FRCS)、國際消化外科腫瘤學會(IASGO)中國區副主席、中國腹腔鏡胃腸外科研究組(CLASS group)創始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廣東省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南粵百杰)、廣東省胃腸腫瘤精準診療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致力于腹腔鏡微創胃腸外科、智能精準微創外科、腹腔鏡微創設備器械研發、胃腸腫瘤精準醫學轉化研究:創立了胃癌微創手術操作平臺布局新方案、D2淋巴清掃新流程、切除重建新技術,牽頭及聯合制定了五項國內胃癌外科指南共識,成為我國胃癌微創外科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IF 45.54)和JCO(IF 24.008),被NEJM Journal Watch評價為“改變胃癌外科臨床實踐的研究成果”,入選中國醫學科學院評選的2019年度中國醫學重大進展,被國際權威癌癥指南《美國NCCN胃癌臨床實踐指南(2021年第2版)》正面引用,貢獻了國際首個腹腔鏡治療局部進展期胃癌的I級證據,首次改變了國際局部進展期胃癌的外科指南。 研發了胃癌淋巴結轉移、腹膜轉移、生存預后及化療療效的精準預測新方法。國際首創針對胃癌的多光子成像腫瘤微環境膠原定量新技術,可個體化預測早期胃癌淋巴結轉移、胃癌術后腹膜轉移的風險;構建了基于免疫評分、影像組學、腫瘤微環境等系列化療獲益及生存預測模型,經多中心驗證可準確預測生存、識別化療獲益人群。成果發表在Ann Oncol(IF:18.274)、Nat Commun(IF:12.121)、Clin Cancer Res(IF:10.199)、Ann Surg(IF:10.13)和JAMA Surg(IF:8.498)等權威期刊,被Lancet Oncology(IF:33.09)撰文推薦。 創建了國內首批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RCS)國際認證的胃腸腫瘤腹腔鏡微創外科培訓中心,受邀國際大會及國內同行單位現場手術示教400余次,現場培訓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國內外專科醫師逾1.5萬人次;開發了微創外科互聯網教學平臺,線上累計訪問量達227萬人次,線上學員來自72個國家及地區、國內335個城市,技術影響力輻射海外。 開展了一系列腹腔鏡微創胃腸腫瘤新技術,包括:腹腔鏡進展期胃癌D2根治術、兩孔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兩孔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裸眼3D腹腔腹胃腸腫瘤根治術、功能保留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胰后入路保留脾臟的原位脾門淋巴結清掃術、腹腔鏡胃癌根治全腔鏡下吻合術、單孔腹腔鏡聯合經肛門超低位直腸癌保肛術、術中實時3D導航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腹腔鏡胃腸腫瘤根治術圍手術期加速康復外科應用等。 以第一完成人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在JAMA(IF:45.54)、JCO(IF:24.008)、Ann Oncol(IF:18.274)、Nat Commun(IF:12.121)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189篇(含共同作者),其中JCRⅠ區16篇,總影響因子853.26分,累計總他引3143次。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基金課題14項;獲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1項、軟件著作權11項;以第一完成人獲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2019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2019年度、2013年度)。主編專著2部:1、《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手術學》(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9787117168670);2、《胃癌標準數據集(201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9787117288583)。 社會兼職 現任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上消化道外科專家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微創外科醫師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常委、腹腔鏡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 全國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微創外科學分會 主任委員等。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