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宏 骨科主任醫師、教授。惠州市中醫院骨科學科帶頭人,骨二科主任,惠州市名中醫,嶺南名醫,廣州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原惠州市人民醫院、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二科主任,惠州市人民醫院、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二科(脊柱外科)學科創始人。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骨質疏松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疼痛分會常務理事;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特色療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委、脊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脊柱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骨質疏松專業委員會常委、疑難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康復醫學會骨質疏松及相關疾病分會副會長、疼痛康復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醫學會及惠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廣東省醫學會骨質疏松學分會臨床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師行業協會骨科分會委員。惠州市醫學會骨質疏松分會副主委、風濕學分會常委。多次主持廣東省科技廳、中醫藥管理局多項科研項目。 從事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骨關節外科和小兒骨科近28年,對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椎管狹窄、脊柱四肢創傷骨折、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合并各類骨折、骨關節病、脊柱及四肢骨結核、神經血管韌帶損傷、骨髓炎、骨膜炎、骨腫瘤、血管瘤、脂肪瘤、纖維瘤、腦癱及小兒麻痹后遺癥、注射性臀肌攣縮癥(彈響髖)、脊柱畸形、各類軟組織疼痛等具有豐富的手術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經驗,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顯著提高骨科疾病圍手術期的安全性及療效,成功完成了3千多例手術,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社會效益顯著。? 經過多年的臨床工作經驗總結和深入鉆研中、西醫理論,成形了獨特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科疾病的學術思想,并帶動了醫院本專業快速發展。有十多項頸、胸、腰椎手術和微創、介入技術、關節手術技術和兩項中醫治療頸腰椎疾病技術填補了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空白。 首先在惠州地區成功開展了微創等離子刀、臭氧、射頻介入消融術治療椎間盤突出癥,并成功開展了多項脊柱微創手術(如: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合并脊椎壓縮性骨折、經皮切吸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率先成功開展了頸椎病、兒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社會效益顯著。 對脊柱相關性疼痛(頸肩腰腿痛)的診治有獨到的見解,并開發了傳統和現代治療相結合的內外兼治的個性治療方案,自主研發的骨一方、骨二方、溫筋方、外洗方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結合傳統的針刀、水針療法、以及先進的三氧療法、射頻、等離子治療等等,對頸肩痛、頸椎病眩暈、腰腿痛、盤源性腰痛、椎間盤術后疼痛和骨科疾病術后康復有較好的療效。 撰寫論文20多篇。其中“惠州地區中老年腰椎骨密度測定結果分析”、“DSA導向下高齡重癥胸腰椎壓縮骨折的微創治療體會”、“中西醫結合治療高齡重癥胸腰椎壓縮骨折”、“RF系統治療脊柱滑脫的臨床應用研究”、“腰椎峽部裂臨床、CT與手術分析”、“加味復元活血湯在胸腰椎骨折病人圍術期的臨床應用研究”、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分析”、“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手術治療”、“人工髖關節置換的現狀及進展”、“Salter骨盆截骨治療Perthes病”、“U型棒固定治療腰椎峽部裂和滑脫”、“脛腓骨多段骨折的治療”、“中藥墊治療副舟骨炎”、“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29例”、“62例注射性臀肌攣縮癥的手術治療”等論文分別在國家級核心期刊或省級雜志發表。與多名專家共同編寫出版了《臨床各科常見病中西醫診治與康復》。 完成科研課題兩項:“RF系統治療脊柱滑脫的臨床應用研究”和 “加味復元活血湯在胸腰椎骨折病人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研究”。目前正在主持或指導的科研項目:“廣東惠州地區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性骨折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射頻靶點熱凝聯合臭氧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單側與雙側椎弓根螺釘固定、后路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伴腰椎不穩癥的臨床研究”、“惠州地區開展臭氧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對比分析”。 獲得國家專利1項。 骨科主任、學科帶頭人:譚志宏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 新院門診:星期一:上午 9:00~12:00 、下午 2:30~5:30; 新院門診:星期四:上午 9:00~12:00 (節假日或應急開會停診,具體可看“在線:譚志宏個人網站”公布出診信息) 惠州市中醫院新院址:惠州市惠城區東江新城東升一,路華羅庚中學附近。骨二科住院部(住院大樓五樓)已于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公交車:1號、14號、50號、32號可到達新院門口或附近路口(轉車:可在東平吉之島、市交警支隊對面、惠州汽車總站等站點轉乘上面公交車)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