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中醫醫院坐落在有“西關”之稱的荔灣區黃沙地段,與風景秀麗的沙面、白鵝潭相鄰,交通便利。醫院始建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1956年經市政府命名為“廣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1960年更名為“廣州市中醫醫院”, 2004年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下設同德門診部和五羊門診部兩個分支機構,廣州市中醫中藥研究所設于院內。80年崢嶸歲月,廣州市中醫醫院一直秉承“中醫為本,西為中用,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辦院宗旨,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以“藝精德高”蜚聲杏林、馳譽海內外,榮獲“省文明中醫醫院”、“省百家文明醫院”稱號。2007年成為廣東省中醫名院建設單位,2010年成為廣東省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試點單位,2011年3月成為無煙醫療衛生機構,2011年12月成為廣州市中醫名院。 醫院占地面積7696平方米,業務用房約34000平方米。現有病床數517張,在職人員近千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60人,省、市名中醫9名,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47名,教授45名,副教授36名。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1名,第四批、第五批全國名醫帶徒指導老師1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培訓對象”7名,廣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1名,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項廣東省首批名中醫師承項目指導老師9名,廣州市優秀中醫臨床研修人才25名,廣州市高層次衛生人才7名,廣州市“121人才梯隊工程”后備人才1名。 醫院擁有磁共振成像系統、大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多層螺旋CT等現代診療設備,醫療設備資產總值逾億元。設專業科室20多個,專科(專病)80多個。醫療技術、教學科研力量雄厚,目前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專科(專病)及建設項目4個,分別是腫瘤科、脾胃科、腦病科、針灸科;廣東省中醫重點專科(專病)9個,分別是心病科、腫瘤科、針灸科、腦病科、骨傷科、急診科、潰瘍性結腸炎專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專病、脈管炎專病;廣東省中醫名科1個:腦病科;廣東省“十二五”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分別是內分泌科、肺病科、乳腺外科;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項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3個,分別是腦病科、針灸科、內分泌科;廣州市衛生局1357工程重點中醫專科(專病)7個,分別是腦病科、腫瘤科、心病科、骨傷科、腎病科、急診科、潰瘍性結腸炎專病;廣州市中醫名科3個,分別是糖尿病專科、中醫婦科、中醫男科;廣州市“十二五”中醫重點專科(專病)建設項目3個,分別是腦病科、針灸科、脈管炎科。其中脈管炎科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兩個脈管炎專科之一,早在1978年就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目前醫院承擔各級科研課題近百項,獲多項科研成果獎。 隨著醫院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內涵建設的不斷加強,一所“人才一流、服務一流、設備一流、環境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的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醫院將竭誠為患者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