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醫院

  • 中日友好醫院
醫院名稱:中日友好醫院
中日友好醫院(簡稱“中日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于1984年10月23日開院。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時任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同志分別題寫院名。中日醫院現編制床位1610張(含北區、西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等功能為一體,并承擔中央保健醫療任務、國家緊急醫學救援任務,附設中日友好臨床醫學研究所,同時是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國家基層遠程醫療發展指導中心、世界衛生組織戒煙與呼吸疾病預防合作中心。 中日醫院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后首批國外無償援助項目,是當時中國最富于國際色彩、設施最為先進的現代化醫院。自誕生之日起,中日醫院就站立在了時代的前列,承載了建設中國現代化醫院的示范、中西醫結合的基地、對外合作的平臺的重托。 中日醫院在三十余載的發展歷程中,努力踐行科學和人道精神,不斷追蹤現代醫學發展,著力傳承中華醫學瑰寶,在多個領域位居國內外前列。辛育齡、潘孝仁、焦樹德、印會河、王國相、晁恩祥、許潤三、王辰等醫學前輩的大醫風范和所取得的學術成就,在醫院的發展史上樹起座座豐碑。醫院為國擔當,2003年,成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專病醫院;2005年,參與印尼海嘯救援;2008年,作為北京奧運會主要醫療保障醫院,為中國添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逆行出征,馳援武漢,承擔重癥病區、方艙醫院和臨床科研攻關任務,為抗擊疫情貢獻智慧和力量。 醫院現有院士1人、國醫大師2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狀獲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項目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岐黃學者3人、首都國醫名師6人、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1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50人。副高級技術職稱以上人員500余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人員1200余人。 學術方面,潘孝仁教授、李光偉教授等歷時長達20余年進行的“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被稱為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是國際醫學研究的經典;楊文英教授團隊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以科學的數據揭示了我國糖尿病防治的嚴峻形勢;王國相教授等在神經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晁恩祥教授等參與研制的金花清感方被確證對新甲流有效,在我國新發呼吸道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許潤三教授在中醫婦科領域開創了中醫藥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先河;王辰院士等在慢阻肺、哮喘、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癥、間質性肺疾病、肺血管病、戒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肺栓塞半量溶栓療法等多項重要創新進入國際診療指南。 醫院以呼吸醫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人體器官移植、腫瘤綜合治療為主線。內分泌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風濕免疫科、老年醫學科、急診醫學科、胸外科、疼痛科、中醫風濕病科、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中醫肺病科、肛腸科、臨床護理專業、腎臟病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皮膚病與性病科、心臟科等17個科室及專業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醫院現有研究生導師近200人,是內科、外科等20個專業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同時還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6個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醫院先后承擔了40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曾獲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醫院是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國內知名學術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多所醫療機構和大學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 醫院是北京市A類定點醫療機構。國際部被外國人在京協會評為“外國人在京就醫國有醫院滿意率第一單位”,是北京市外籍人才醫療服務示范基地。 醫院在黨建及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成績突出,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模范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機關文明單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展望未來,醫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抓手,貫徹落實醫院“十四五”發展規劃,持續提升綜合實力,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目標而不懈努力奮斗。...[詳細]
聯系電話

010-84205288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2號

醫生團隊
  • ?侯佳彤[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掌握深靜脈穿刺、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危重癥操作技術。...詳情

    從業經歷
    侯佳彤,醫學碩士,住院醫師。2016年畢業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獲內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后于外科重癥醫學科從事危重癥醫學臨床工作。掌握深靜脈穿刺、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危重癥操作技術。參與編寫、翻譯醫學類著作2部。第一作者發表SCI1篇,核心期刊學術論文5篇。...詳情
  • 王慧[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對ICU常見病,多發病積累了較多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了血流動力學監測及支持,重癥超聲,呼吸功能評估,機械通氣等技術,主要研究方向為血流動力學支持技術及重癥超聲。...詳情

    從業經歷
    王慧,住院醫師。2012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獲博士學位。從事危重病臨床工作4年。對ICU常見病,多發病積累了較多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了血流動力學監測及支持,重癥超聲,呼吸功能評估,機械通氣等技術,主要研究方向為血流動力學支持技術及重癥超聲。承擔院內在研課題1項。發表SCI論文2篇,在國內醫學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詳情
  • 宋德婧[]

    醫生擅長

    熟練掌握呼吸功能評估、機械通氣、氣道管理、氧療、床旁纖支鏡操作、肺康復治療、危重癥患者的院內轉運等技術,擅長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詳情

    從業經歷
    宋德婧,呼吸治療師,2016年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呼吸治療專業。熟練掌握呼吸功能評估、機械通氣、氣道管理、氧療、床旁纖支鏡操作、肺康復治療、危重癥患者的院內轉運等技術,擅長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詳情
  • 吳筱箐[住院醫師]

    醫生擅長

    熟練掌握機械通氣,血流動力學監測,重癥超聲,各種有創操作技能。主要研究方向為重癥胃腸超聲及危重病人營養支持。...詳情

    從業經歷
    吳筱箐,醫學碩士,住院醫師。專業特長:從事ICU工作4年,對ICU常見病、多發病積累了較多經驗。熟練掌握機械通氣,血流動力學監測,重癥超聲,各種有創操作技能。主要研究方向為重癥胃腸超聲及危重病人營養支持。...詳情
  • 陳德生[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診療外科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急性腎損傷,多發創傷等。熟練掌握經皮氣管切開,PiCCO血流動力學監測。擅長院前院中緊急醫學救援。...詳情

    從業經歷
    陳德生,主治醫師。 個人學習經歷:1994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個人工作經歷:1994年起,中日醫院外科住院醫師,1999年重癥醫學科住院醫師,2003年任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2011年起任中日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休克組組長,2016年起擔任科室醫療組組長。 專業特長:擅長診療外科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急性腎損傷,多發創傷等。熟練掌握經皮氣管切開,PiCCO血流動力學監測。擅長院前院中緊急醫學救援。 研究方向為重癥腎臟病學,人工肝和CRRT。 科研成果:在《中日友好醫院學報》等醫學期刊發表論著數篇。 表彰獎勵情況:參加甘肅岷縣漳縣地震、天津大爆炸等突發事件國家醫療應急救援隊,曾獲中日醫院院級獎勵。...詳情
  • 段軍[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診療循環重癥,如各種類型休克、肺水腫、圍術期心梗心衰;呼吸重癥,如ARDS、AECOPD、圍術期低氧血癥;擅長產科重癥,多發傷救治;擅長重癥超聲與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如PiCCO、愛德華EV1000監測平臺;擅長院內急救體系建設、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培訓;擅長模擬教學。...詳情

    從業經歷
    段軍,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中日醫院外科重癥醫學科(SICU)副主任。 社會任職:兼任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師分會青年委員;北京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AHA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BLS主任導師、ACLS主任導師、ACLS-EP導師;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青年醫師分會危重癥學組組長;中國醫藥教育學會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重癥超聲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重癥超聲研究組(CCUSG)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中老年醫療保健分會全國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圍術期器官保護分會青年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急救與復蘇分會青年委員;《中國醫藥》、《實用休克雜志》編委;《中國醫師雜志》審稿專家。 擔任研究生導師情況: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學習經歷:2002年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獲臨床醫學本科學位;2005年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獲心血管內科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獲心血管內科博士學位。 201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麻省醫學院任訪問學者。 個人工作經歷:2005年起,歷任中日醫院重癥醫學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專業特長:擅長診療循環重癥,如各種類型休克、肺水腫、圍術期心梗心衰;呼吸重癥,如ARDS、AECOPD、圍術期低氧血癥;擅長產科重癥,多發傷救治;擅長重癥超聲與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如PiCCO、愛德華EV1000監測平臺;擅長院內急救體系建設、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培訓;擅長模擬教學。 科研成果:2018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774265):固本止咳中藥調控γδT+/Th17細胞分泌的IL17A對PM2.5所致肺損傷的保護機制研究。2015年,主持中日醫院青年科技英才計劃項目(2015-QNYC-B03):分泌型Klotho參與可吸入顆粒物(PM2.5)介導的肺動脈高壓進展的機制研究。2013年主持中日醫院青年課題(2013-QN-08):可吸入顆粒物對大鼠急性肺損傷后纖維化的影響及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的干預作用。 發明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201420346877.1):一種醫用導引導管。發表論文情況: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中國醫師雜志等醫學期刊發表論著二十余篇,參編參譯教材及書籍十余部。 教學情況:承擔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教學任務,協助培養研究生3人。 表彰獎勵情況:2014年度中日醫院優秀醫生;2012年度AHA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卓越貢獻獎;2013-2014年度中日友好醫院優秀教師三等獎;2014-2015年度中日友好醫院優秀教師三等獎;2015-2016年度中日友好醫院優秀教師二等獎;2016-2017年度中日醫院優秀教師獎;30年院慶《而立論壇》之青年學術競賽三等獎。...詳情
  • 李濤[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危重病人的營養支持;復雜腹腔感染的診斷及治療;圍產期凝血病的診斷及治療;危重病人各臟器支持。...詳情

    從業經歷
    醫學碩士,主治醫師。 社會任職: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應用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青年醫師分會危重癥學組委員。...詳情
  • 黃絮[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肺炎、呼吸道感染、流感...詳情

    從業經歷
    在呼吸危重癥領域工作20年,擅長重癥肺炎的診治。在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等領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詳情
  • 張堅[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擅長急危重癥臨床診斷及治療。近6年重點為腎病科危重病診治。同時專業常規血液凈化治療及臨床應用,透析血管通路建立與維護。...詳情

    從業經歷
    張堅,主任醫師。 兼任中國醫藥教育學會泌尿與血液凈化委員會委員。 ? 學習經歷: 1986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 ? 工作經歷: 歷任中日醫院腎病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2008年起擔任主任醫師。 專業特長: 擅長急危重癥臨床診斷及治療。近6年重點為腎病科危重病診治。同時專業常規血液凈化治療及臨床應用,透析血管通路建立與維護。 ? 教學情況: 承擔北京市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帶教及考核工作。...詳情
  • 段軍[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診治重癥科相關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暫無介紹...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18毛片a级18**多水真多| 波多野结衣aa|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模特侨依琳大尺度流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老张和老李互相换女|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精品你懂的|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xxxav|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在线网站你懂得|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最好看的2018中文字幕国语免费 | 国产成人在线网址|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aaaaa毛片| 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挡|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日本理论片和搜子同居的日子演员|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美女的扒开尿口让男人桶动态图|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91九色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在线看一区二区| canopen永久|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www在线观看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 | 16女下面流水不遮视频|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