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英末,主任醫師,外科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九三學社社員,北京市衛生系統學科骨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副主任,《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編輯部主任、副總編,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疝和腹壁外科醫師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國際內鏡疝學會(IEHS)委員,國際內鏡疝學會(IEHS)中國分會委員兼秘書,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外科技術創新與推廣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健康科普分會疝外科健康促進學組副組長,中華消化外科菁英薈疝和腹壁外科學組委員兼秘書,《中華臨床醫師雜志》編委,《中華診斷學電子雜志》編委,《中華胃食管反流病電子雜志》編委,《腹腔鏡外科雜志》編委,《Hernia》SCI期刊國際審稿專家。1997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后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普外科從事臨床醫療工作,近二十年來跟隨陳杰教授專門從事疝和腹壁外科疾病的治療研究工作,現負責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的臨床、科研及管理工作,在成年及兒童患者的腹股溝疝、股疝、臍疝、腹壁切口疝、白線疝、腰疝、盆底會陰疝、造口旁疝、食道裂孔疝等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及微創腹腔鏡疝修補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已先后在《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中華外科雜志》、《中華普通外科雜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中華臨床醫師雜志》、《西北醫學教育》、《中國現代醫學雜志》、《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中華腹部疾病雜志》和《北京醫學》等專業期刊雜志上發表了40余篇疝專業論文,并分別于2010和2012年在國際著名的外科學期刊《Surgery》上發表了2篇疝專業論文,2013年在《Surgery Today》雜志上發表疝專業論文一篇,2011年和2015年分別主譯了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切口疝》、《疝修補手術后遺癥》二本譯著,還參加編寫了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實用疝外科手術技巧》一書和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胃腸外科手術技巧》一書,參與翻譯了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奈特消化系統疾病彩色圖譜》的譯著,還負責制作了由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腹外疝無張力疝修補術》的教學光盤。此外,還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欄目制作的3期有關疝病新療法的全國直播節目,負責組織了六屆北京疝和腹壁外科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一次中美疝修復國際論壇等國際學術會議,參與組織了北京朝陽醫院舉辦的10期疝病新療法的大型群眾性咨詢、義診和宣傳講座活動,組織并主持了在北京朝陽醫院治療的80歲以上老年疝病患者的術后聯誼活動等一系列公益活動。
2011年作為第二完成人,獲得“201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獲獎題目為“腹外疝個體化治療的臨床研究”;并獲得“2014年度華夏醫學獎”。2009年與2010年作為主要負責人承擔我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與吳階平醫學基金項目各一項;2011年獲得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青年教師優秀獎;2012年獲得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優秀教師獎及北京朝陽醫院十佳教師稱號;目前承擔2012年首醫教改基金項目與2013年首醫基礎—臨床合作基金項目與吳階平醫學基金項目各一項。2015年獲批“北京市衛生系統學科骨干”稱號。
電話:010-51718040、51718704...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