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及附屬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醫療機構,是天津市區域醫療衛生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承擔預防、醫療、保健和中醫藥研發、處方篩選、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等工作,172種院內制劑廣泛應用于臨床,是天津市通過ISO15189醫學實驗室監督評審首家中醫醫院,第五屆全國全國文明單位,天津市第六屆人民滿意的好醫院,國家首批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是一所以中醫為特色,匯集名醫、名科、好藥,致力于學術創新、行業領先、醫術精湛、患者信賴的三級甲等中醫醫療機構。 醫院坐落于老城區北門外的三岔河口地帶,毗鄰鼓樓文化街,自古就是商業繁榮、華洋雜處、中西匯通、人文薈萃之處,也是津沽文化的發祥之地。現開放病床600張,日均門診量達5000余人次。擁有國家衛健委重點臨床專科4個:皮膚科、腎病科、針灸科、臨床藥學,其中皮膚科為國家中管局重點學科。國家中管局重點專科7個:腎病科、皮膚科、脾胃病科、針灸科、推拿科、瘡瘍科、臨床藥學。醫院腎病科2018年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區域醫學診療中心。天津市中醫重點專科10個:心病科、推拿科、瘡瘍科、骨科、糖尿病科、腦病科、腫瘤科、藥劑科、護理學、治未病科。針灸科、皮膚科、腎病科、推拿科、腦病科、脾胃科成為天津市首批新入職護士中醫培訓基地。婦科等為院內中醫特色專科。醫院注重發揮中醫優勢,建設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在中醫“治未病”方面創新探索,創建了中醫護理專家門診,傳承、創新多項中醫護理技術,豐富了中醫護理內涵,為患者提供科學、安全的特色服務。還創建了以皮膚兒科為主的高品質、專業化兒科診療中心,整合院內資源與專家優勢,為緩解兒童看病難開拓新路。還設有肺病科、腫瘤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手術室、ICU等。醫院堅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在減輕患者病痛、提高臨床療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深受廣大患者認可。 市中醫藥研究院及附屬醫院擁有臨床研究所、中藥研究所、基礎研究所、實驗中心、中醫藥信息研究所、中醫腎病研究所、中西醫結合瘡瘍研究所、有效處方篩選中心8個研究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Ⅱ級實驗室2個及符合GPP標準的制劑室1個,同時也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是國家藥監局認定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是天津市性傳播疾病診療中心,是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腎病分會,以及全民胃部重大疾病普查行動診療咨詢中心等10余個學術團體掛靠單位,還有《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編輯部。2012年,“津門醫粹”博物館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首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全院在崗職工1335人(含人事代理及派遣制242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14人(含人事代理及派遣制182人),高級職稱人219人(含人事代理及派遣制2人)。近年來,醫院以樹名醫、建名科、創名院、做好藥的“三名一好”為階段性發展戰略,積極落實人才興院計劃。目前,醫院擁有一批全國乃至國際著名的中醫專家,其中,國醫大師1名(張大寧),天津市名中醫10名(張大寧、高金亮、栗錦遷、李競、武成、張曾譻、李振華、張宗禮、張智龍、劉華一),天津市中青年名中醫4名(張宗禮、張智龍、劉華一、車樹強),國家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6個(張大寧、高金亮、李競、栗錦遷、張曾譻、丁素先),醫院現擁有享受政府特貼及授銜專家12人,在職的5人,博士導師7人,碩士導師63人。醫院在創新中發展,堅持走精品醫院之路,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六項,取得科研成果83項,專利29項,著作26部,發表論文2900余篇,其中SCI論文25余篇,現在研課題51項,獲科技進步獎37項。 醫院秉承精誠博愛、救死扶傷的辦院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堅持中醫方向,以“學術創新、行業領先,醫術精湛、患者信賴”為發展目標,以優質護理為導向,傳承中醫藥文化,發展中醫藥事業,努力將醫院建成具有國際化標準、設施完善、管理先進、服務一流的中醫醫療、科研、教學中心。?服務時間(上午8:00—11:30,下午13:30—16:30)...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