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華西婦產(chǎn)兒童醫(yī)院)

三級甲等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華西婦產(chǎn)兒童醫(yī)院)
醫(yī)院名稱: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華西婦產(chǎn)兒童醫(yī)院)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源于1896年成立的仁濟女醫(yī)院,開設婦產(chǎn)科和兒科。1987年原衛(wèi)生部批準華西婦產(chǎn)科和兒科從原華西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遷出單獨建院,成立華西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又名華西婦產(chǎn)兒童醫(yī)院。2000年醫(y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華西婦產(chǎn)兒童醫(yī)院”,是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委預算管理醫(yī)院和全國首批“三級甲等”婦女兒童專科醫(yī)院,是國家兒童區(qū)域醫(yī)療中心(西南),是集醫(y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人才培養(yǎng)為一體的大學附屬醫(yī)院。1993年被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授予“愛嬰醫(yī)院”稱號,1998年被評為國家“三級甲等婦產(chǎn)兒童專科醫(yī)院”,2003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女職工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旗幟,2009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12年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2015年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2018年獲“進一步改善醫(yī)療服務行動計劃全國擂臺賽”西南賽區(qū)“創(chuàng)新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健康’”第二名并入選十大價值案例,獲2018年度全國改善醫(yī)療服務最具示范案例、2020年度全國“改善醫(yī)療服務示范醫(yī)院”。醫(yī)院2018、2019連續(xù)兩年度在全國三級公立醫(yī)院績效考核中位列婦產(chǎn)醫(yī)院(含婦幼保健院)專科系列第一名。醫(yī)院現(xiàn)核準床位1580張,其中華西院區(qū)730張,錦江院區(qū)850張,有24個臨床科室和7個醫(yī)技科室。婦產(chǎn)科學和兒科學均為國家重點學科,婦科、產(chǎn)科、兒科新生兒專業(yè)、超聲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醫(yī)院為國家更年期保健、新生兒保健、孕產(chǎn)期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婦產(chǎn)科學、兒科學、母嬰醫(yī)學和應激生物學為博士學位授權點,婦產(chǎn)科學和兒科學為博士后流動站。醫(yī)院擁有“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國家衛(wèi)健委時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藥物制劑體內(nèi)外相關性技術研究國家藥監(jiān)局重點實驗室”“早期發(fā)育與損傷的基礎與臨床嵌合研究”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婦科惡性腫瘤診治、小兒血液病及小兒腫瘤診治、早產(chǎn)兒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防治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為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臨床學科重點項目。國家兒童區(qū)域(西南)醫(yī)療中心、全國救治農(nóng)村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區(qū)域協(xié)作中心、中國出生缺陷監(jiān)測中心/全國婦幼衛(wèi)生監(jiān)測辦公室、四川省產(chǎn)前診斷中心、四川省人類精子庫、四川省婦產(chǎn)科、兒科、婦幼檢驗、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質(zhì)量控制中心、四川省生育力保存質(zhì)量管理中心、四川省危重孕產(chǎn)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等機構及中心掛靠我院。我院為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新生兒圍產(chǎn)期醫(yī)學專科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婦科內(nèi)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產(chǎn)前診斷培訓基地、先心病介入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培訓基地、婦女保健專科能力建設區(qū)域培訓基地、助產(chǎn)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全國基層產(chǎn)科醫(yī)師培訓項目四川省培訓基地、四川省專科醫(yī)師、專科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專業(yè)基地、四川省護士、藥師規(guī)范化培訓基地。醫(yī)院承辦《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國際輸血與血液學雜志》(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三本國家級雜志。醫(yī)院現(xiàn)有職工3865名,其中正高級師資134名,副高級師資217名,博士生導師81名,碩士生導師146名。教育部重大人才計劃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計劃青年學者1人,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年學者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qū))合作研究項目、區(qū)域創(chuàng)新發(fā)展聯(lián)合基金項目獲得者各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7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9人,四川省衛(wèi)生計生委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07人,享受國家級政府津貼和部、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5人。我院在全國學術團體中,在中華醫(yī)學會、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中國婦幼保健協(xié)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yī)學學會、中華預防醫(yī)學會、中國優(yōu)生科學協(xié)會等國家級學會/協(xié)會下設委員會和學組中擔任主任委員、候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等學術任職30余人次;還有四川省和成都市醫(yī)學會婦產(chǎn)科、兒科、生殖醫(yī)學、遺傳、藥事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多名。醫(yī)院承擔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qū)的婦女兒童危重疾病病人的救治、轉(zhuǎn)診、會診等大量臨床工作。2021年醫(yī)院門、急診338.5萬人次,出院8.8萬人次,手術和操作12.6萬人次,分娩1.8萬人次,平均住院日為5.09天。醫(yī)院開設婦產(chǎn)科、兒科多種亞專業(yè)普通門診、特需門診、名老專家和知名專家門診,以及專科專病的特色門診,許多婦產(chǎn)科、兒科疾病的診治水平已達到國內(nèi)領先水平。醫(yī)院建立了婦科惡性腫瘤的篩查、診斷、手術、化療、放療全程管理體系,其疑難重癥收治數(shù)量和微創(chuàng)手術占比均處于國內(nèi)領先地位。2021年在四川省率先使用第四代達芬奇Xi手術機器人開展包括婦科惡性腫瘤(子宮內(nèi)...[詳細]
聯(lián)系電話

028-85503960

放號時間

醫(yī)院地址

成都市武侯區(qū)人民南路三段20號

醫(yī)生團隊
  • 賈大[]

    醫(yī)生擅長

    感染與免疫的分子機制;細胞內(nèi)運輸與疾病...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1. ?職稱:研究員 2. ?學歷: 博士 3. ?研究方向:感染與免疫的分子機制;細胞內(nèi)運輸與疾病 4. ?聯(lián)系電話: 18180609318 5. ?郵件:Jiada_SCU@163.com 6. 個人簡歷 ?2000年 ?吉林大學化學系,學士 ?2007年 ?美國埃默里大學生物化學,博士 ?2008/01-2015/09 ?美國西南醫(yī)學中心/休斯研究所,博士后及講師 ?2015/10-至今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PI) ? ? ? ? ? ? ? ?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分子系統(tǒng)生物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 ? ? ? ? ? ? ?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學分會理事 ? ? ? ? ? ? ? ? ?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標志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 ? ? ? ? ? ? ? ?中國細胞生物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 ? ? ? ? ? ? ? ?四川省細胞生物學會科普分會副主任 7. 主要獲獎情況 ?2017年,四川大學青年科技人才獎 ?2016年, 中國細胞生物學會“諾貝爾獎科普解讀活動”一等獎 ?2013年, 美國細胞生物學學會(ASCB)旅行獎金 ?2012年, 西南醫(yī)學中心杰出博士后 ?2012年, NIGMS FASEB/MARC award ?2008-2011年, PI,美國腫瘤研究所獨立經(jīng)費 ?2008年, 美國SER-CAT年度青年科學家獎...詳情
  • 林靜雯[]

    醫(yī)生擅長

    運用系統(tǒng)免疫學方法研究機體對包括瘧疾在內(nèi)傳染病的反應;利用系統(tǒng)生物學手段及基因修飾技術研究篩選新藥、疫苗靶點。...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1. 職稱:研究員 2. 學歷:博士 3. 研究方向: 運用系統(tǒng)免疫學方法研究機體對包括瘧疾在內(nèi)傳染病的反應;利用系統(tǒng)生物學手段及基因修飾技術研究篩選新藥、疫苗靶點。 4.郵箱:lin.jingwen@scu.edu.cn 5. 個人經(jīng)歷 2016年12月-至今,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研究員 2013年3月-2016年10月,UK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Career Development Fellow,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原National Institute forMedical Research),英國 2008年10月-2013年2月,博士,Leiden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荷蘭 6. 代表論文: (1) ? ? ? ? Lin JW*, Sodenkamp J, Cunningham D, et al,Langhorne J* (2017). Signatures of malaria-associated pathology revealed byhigh-resolution whole-blood transcriptomics in a rodent model of malaria. Sci Rep.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2) ? ? ? ? Brugat T, Reid AJ, Lin JW, etal (2016). Antibody-independentclonal selection regul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hronic Plasmodium infection. NatureMicrobiology. (3) ? ? ? ? Capuccini B, Lin J,Talavera-López C, et al (2016).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of microglia revealssignatures of cell activation and immune response, during experimental cerebralmalaria. Sci Rep. (4) ? ? ? ? Lin JW, Spaccapelo R, Schwarzer E, et al(2015). Replication of Plasmodium inreticulocytes can occur without hemozoin formation, resulting in chloroquineresistance.J Exp Med. (5) ? ? ? ? Salman AM,Mogollon CM, Lin JW, et al (2015).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rodent malaria parasites expressing human-malariaparasite proteins. Methods Mol Biol. (6) ? ? ? ? Lin JW, Shaw TN, Bouchier P, et al (2014) Thesubcellular location of ovalbumin in Plasmodiumberghei blood stages influences the magnitude of T-cell responses. Infect Immun. (7) ? ? ? ? Ezougou CN,Ben-Rached F, Moss DK, Lin JW, et al(2014) Plasmodium falciparum Rab5B isN-terminally myristoylated and targeted to the parasite’s plasma and foodvacuole membranes. PLoS One. (8) ? ? ? ? Lin JW, Meireles P, PrudêncioM,et al (2013) Loss-of-function analyses definesvital and redundant functions of the plasmodium rhomboid proteasefamily. Molecular Microbiology. (9) ? ? ? ? Annoura T,van Schaijk BCL, Ploemen IHJ, Sajid M, LinJW, et al (2013) New members ...詳情
  • 張志新[]

    醫(yī)生擅長

    B淋巴細胞發(fā)育和抗體產(chǎn)生的分子調(diào)控...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1. 學歷:博士 2. Email: Jason_Zhang2011@hotmail.com 3. 研究方向: B淋巴細胞發(fā)育和抗體產(chǎn)生的分子調(diào)控 細胞核骨架和B淋巴細胞基因表達以及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組 自身免疫疾病中,諸如紅斑狼瘡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B淋巴細胞的異常功能 B淋巴細胞抗病毒反應 B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發(fā)病機理 抗腫瘤抗體,免疫細胞治療 4. 教育經(jīng)歷 1985-1989 ? ? ? ? 學士/B.S. ? ? ? ? ? ?南開大學 1989-1992 ? ? ? ? 碩士/ M.S. ? ? ? ? ?南開大學 1993-1997 ? ? ? ? 博士/ Ph.D. ? ? ?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 1997-2003 ? ? ? ? 博士后 ? ? ? ? ? ? ?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Max Cooper實驗室 5.工作經(jīng)歷 2015- ? ? ? ? ? ? ?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教授,免疫發(fā)育和疾病治療實驗室PI 2013- ? ? ? ? ? ? ? ? ?終身教授,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醫(yī)學中心病理和微生物系 2011-2013 ? ? ? ? 終身副教授,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醫(yī)學中心病理和微生物系 2008-2011 ? ? ? ? 副教授,美國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醫(yī)學中心病理和微生物系 2003-2008 ? ? ? ? 助理教授,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詳情
  • 薛志宏[]

    醫(yī)生擅長

    調(diào)控心臟發(fā)育的新作用因子及其分子作用機制;生心祖細胞的新亞群及其分子標記的分離;心臟譜系細胞體外定向分化方法的探索與優(yōu)化。...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1.職稱:研究員 2.學歷:博士 3.研究方向:調(diào)控心臟發(fā)育的新作用因子及其分子作用機制;生心祖細胞的新亞群及其分子標記的分離;心臟譜系細胞體外定向分化方法的探索與優(yōu)化。 4.郵件:xuez@scu.edu.cn 5.個人經(jīng)歷: 2014.3—2017.7.1博士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2014.3—2017.8 ?2009.1—2014.2博士,美國德克薩斯西南醫(yī)學中心—達拉斯分校 6.代表性論文: (1)Xue, Z., Ye, Q., Anson, S.R., Yang, J., Xiao, G., Kowbel, D., Glass, N.L., Crosthwaite, S.K., and Liu, Y. (2014). Transcriptional interference by antisense RNA is required for circadian clock function. Nature 514, 650-653. (IF=38.1) (2)Xue, Z., Hennelly, S., Doyle, B., Gulati, A.A., Novikova, I.V., Sanbonmatsu, K.Y., and Boyer, L.A. (2016). A G-Rich Motif in the lncRNA Braveheart Interacts with a Zinc-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 to Specify the Cardiovascular Lineage. Mol Cell 64, 37-50. (Highlighted by Mol Cell,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and Science Signaling) (IF=14.0) (3)Xue, Z., Yuan, H., Guo, J., and Liu, Y. (2012). Reconstitution of an Argonaute-dependent small RNA biogenesis pathway reveals a handover mechanism involving the RNA exosome and the exonuclease QIP. Mol Cell 46, 299-310. (IF=14.0) (4)Lee, H.C.*, Li, L.*, Gu, W.*, Xue, Z., Crosthwaite, S.K., Pertsemlidis, A., Lewis, Z.A., Freitag, M., Selker, E.U., Mello, C.C., Liu, Y. (2010). Diverse pathways generate microRNA-like RNAs and Dicer-independent small interfering RNAs in fungi. Mol Cell 38, 803-814. (IF=14.0) (5)Zhang, Z.*, Chang, S.S.*, Zhang, Z., Xue, Z., Zhang, H., Li, S., and Liu, Y. (2013).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s a mechanism to recognize repetitive DNA sequences in an RNAi pathway. Genes Dev 27, 145-150. (IF=10.0) (6)Yang, Q., Li, L., Xue, Z., Ye, Q., Zhang, L., Li, S., and Liu, Y. (2013). Transcription of the major Neurospora crassa microRNA-like small RNAs relies on RNA polymerase III. PLoS Genet 9, e1003227. (IF=6.7) (7)Dang, Y., Li, L., Guo, W., Xue, Z., and Liu, Y. (2013). Convergent transcription induces dynamic DNA methylation at disiRNA loci. PLoS Genet 9, e1003761. (IF=6.7) (8)Dang, Y., Yang, Q., Xue, Z., and Liu, Y. (2011). RNA interference in fungi: pathways, functi...詳情
  • 陳小章[]

    醫(yī)生擅長

    上皮細胞生物學,生殖生理學...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1.職稱 教授 2.學歷 博士 3.聯(lián)系電話 86-28-85502290; 4.電子郵箱 hsiaocchan@cuhk.edu.hk 5.研究方向 上皮細胞生物學,生殖生理學 6.簡歷: 四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生殖醫(yī)學聯(lián)合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李嘉誠生理學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2008),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科學成果獎,一等,2015),多次獲上海、浙江等省市科學技術獎。于1999年建立了中國首個上皮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長期以來致力于上皮細胞生物學和生殖生物學的研究,并推動相關領域在中國的發(fā)展,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成果,先后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Medicine, Lancet,PNAS等高影響因子雜志發(fā)表論文近200余篇,累積被引用次數(shù)近3000次。她同時擔任《Physiology》,《Journal of PhysiologicalSciences》,《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中國科學》,《生殖與發(fā)育生物學》,《生殖與避孕》等多個國內(nèi)、國際科學期刊的編委;曾擔任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英國Welcome Trust以及中國,德國,意大利。以色列和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基金組織的課題評審員。先后領導或參與包括科技部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香港、國際等20多個重大科研項目。在上皮細胞生物學和生殖生物學相關領域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并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2009年創(chuàng)建并主持設于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的四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生殖醫(yī)學聯(lián)合實驗室,并以此作為推動內(nèi)地與香港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詳情
  • 鄧東[]

    醫(yī)生擅長

    真核生物膜轉(zhuǎn)運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藥物分子跨膜轉(zhuǎn)運的分子機制研究、腫瘤等疾病中物質(zhì)跨膜轉(zhuǎn)運機制研究、囊泡神經(jīng)遞質(zhì)轉(zhuǎn)運的分子機制研究...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1. ?職稱:教授 2. ?學歷: 博士 3. ?研究方向:真核生物膜轉(zhuǎn)運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藥物分子跨膜轉(zhuǎn)運的分子機制研究、腫瘤等疾病中物質(zhì)跨膜轉(zhuǎn)運機制研究、囊泡神經(jīng)遞質(zhì)轉(zhuǎn)運的分子機制研究 4. ?郵件:dd.coinprince.east@gmail.com 5.個人簡歷 2014年1月-2016年1月清華大學醫(yī)學院博士后 2010年9月-2014年1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 主要從事進行重大疾病相關的真核生物膜蛋白結構生物學研究。以第一(共同)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 Research等國際知名期刊雜志發(fā)表論文7篇。部分研究工作曾分別入選“201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醫(yī)學院學習工作期間參與多項重大課題的科學研究以及國際合作。目前進入四川大學承擔相關研究課題。 6 發(fā)表論文 1). Deng, D.*, Sun, P.*, Yan, C., Ke, M.,Jiang, X., Ren, W., Hirata, K., Yamamoto, M., Fan, S., & Yan, N. (2015).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by glucosetransporters. Nature, 526,391-396. (*, co-first author) 2). Deng, D.*, Xu, C.*, Sun, P.*, Wu, J.*, Yan, C., Hu, M.,& Yan, N. (2014).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1.Nature,510, 121-125. (*, co-first author) 3). Deng, D.*, Yan, C.*, Pan, X.*, Mahfouz, M., Wang,J., Zhu, J. K., Shi, Y., & Yan, N. (2012). Structural basis forsequence-specific recognition of DNA by TAL effectors.Science,335, 720-723. (*, co-first author) 4). Deng, D., Yan, C., Wu, J., Pan, X., & Yan, N. (2014). Revisitingthe TALE repeat.Protein & cell,5, 297-306. 5). Yin, P.*, Deng, D.*, Yan, C., Pan, X., Xi, J. J., Yan, N., & Shi, Y. (2012).Specific DNA-RNA hybrid recognition by TAL effectors.Cellreports,2, 707-713. (*, co-first author) 6). Deng, D.*, Yin, P.*, Yan, C., Pan, X., Gong, X., Qi, S., Xie, T., Mahfouz, M.Zhu, J. K., Yan, N., & Shi, Y. (2012). Recognition of methylated DNA by TALeffectors.Cell research,22,1502-1504. (*, co-first author) 7). Deng, D. & Yan, N. (2016) GLUT,SGLT, and SWEET: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glucosetransporters. Protein Sci. 25, 546–58....詳情
  • 劉聰[]

    醫(yī)生擅長

    研究放射線應答的分子機制,以及與細胞周期檢驗點缺陷相關的衰老和腫瘤模型的建立...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MRC/基因組損傷及穩(wěn)定性研究所生物化學博士、博士后。長期從事基因組穩(wěn)定性分子機制的研究。曾作為獨立博士后參加DNA修復歐盟框架計劃,研究放射線應答的分子機制,以及與細胞周期檢驗點缺陷相關的衰老和腫瘤模型的建立;于2009年回國建立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基因組穩(wěn)定性實驗室,并獲2009年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基金。目前主要結合酵母遺傳學,動物模型和細胞水平研究探索各種組織(干)細胞基因組的放射線損傷特征,損傷后細胞應答,放射線對機體組織發(fā)育,衰老與再生的影響,以及腫瘤放射療法致敏機制的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詳情
  • 陳路[]

    醫(yī)生擅長

    運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疾病的發(fā)生機制;致力于研究可變剪接在干細胞分化、癌癥等疾病發(fā)生等方面的作用機理。...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1.職稱:研究員、優(yōu)秀青年 3. ? ? ?研究方向:運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疾病的發(fā)生機制;致力于研究可變剪接在干細胞分化、癌癥等疾病發(fā)生等方面的作用機理。 4. ? ? ?郵件:luchen@scu.edu.cn 5. ? ? ?個人經(jīng)歷: 2011年6月- 2016年8月博士后經(jīng)歷 (劍橋大學,桑格研究所,英國) ? ? 2008年10月- 2011年6月博士學位 (巴斯大學, ?英國) ? ? ? 6. ? ? ?代表性論文: (1)Chen L, Bing G, Casale F P et al. 2016. Genetic driversof epigenetic and transcriptional variation in human immune cells. Cell (inpress) (2)Astle WJ, Elding H, Jiang T et al. (including Chen L). 2016. Thousands ofgenetic variants modulate blood cell variation and function in humans. Cell (inpress) (3)Iotchkova V, Huang J, Morris JA et al. (includingChen L).2016.Discovery andrefinement of genetic loci associated with cardiome-x-tabolic risk using denseimputation maps. 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ng.3668. (4)Polfus L M, Khajuria R K, Schick U M et al.(including Chen L). Whole-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Loci Associated withBlood Cell Traits and Reveals a Role for Alternative GFI1B Splice Variants inHuman Hematopoie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99(2), 481-488 (5)The UK10K Consortium (including Chen L). 2015.The UK10K project: rare variants in health and disease. Nature 526 (7571): 82-90 (6)Vasquez L, Mann L A, Chen L, Soranzo N. 2015. From GWAS to function: lessons fromblood cells. ISBT Science Series (0), 1–9 (7)Tovar-Corona JM, Castillo-Morales A, Chen L et al. 2015. Alternativesplice in alternative lic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32(10), 2749-2759 (8)ChenL,Kostadima M, Martens JH et al. 2014. Transcriptional diversity during lineagecommitment of human blood progenitors. Science345(6204): 1251033.(Highlightedin NatureReviews Genetics). (9)ChenL, Bush SJ, Tovar-Corona JMet al. 2014. Correcting forDifferential Transcript Coverage Reveal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Alternative Splicing and Organism Complexit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31(6): 1402-1413. (10)Shin SY, Fauman EB, Petersen AK (including Chen L) et al. 2014. An atlas ofgenetic influences on human blood me-x-tabolites. Nature genetics 46(...詳情
  • 華益民[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擅長

    1. 新生兒、嬰幼兒、青少年期先心病診斷、介入手術治療2. 胎兒心臟畸形、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診斷、妊娠決策、宮內(nèi)干預3. 川崎病、心律失常、心肌疾病等診斷及治療...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兒童心血管科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中心主任,國家衛(wèi)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衛(wèi)健委先心病介入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主任,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兒童心血管疾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病學組顧問,四川省學術及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衛(wèi)生計生領軍人才。從事心臟發(fā)育基因?qū)W及表觀遺傳調(diào)控機制、胎兒期嚴重心血管疾病宮內(nèi)干預基礎理論等研究。擅長新生兒、嬰幼兒、青少年期先心病診斷治療;胎兒期心血管疾病診斷、妊娠決策及宮內(nèi)干預;川崎病、心律失常、心肌疾病等診斷及治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五項,獲得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及863計劃項目等科研基金資助,近年發(fā)表SCI收錄論著50篇,中文論著130余篇,副主編、參編學術專著14部。...詳情
  • 趙霞[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擅長

    婦科疾病的臨床診治,尤其對婦科腫瘤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詳情

    從業(yè)經(jīng)歷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婦產(chǎn)科主任、德國蒂賓根大學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客座教授、Gynecology and Pelvic Medicine主編。于1978年考入華西醫(yī)科大學,先后獲華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博士。曾留學日本京都大學和美國阿肯色州大學。從事婦產(chǎn)科臨床工作30余年,側(cè)重于婦科及婦科腫瘤,對婦科及婦科惡性腫瘤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同時,結合婦科疾病及婦科腫瘤臨床需求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這些研究獲得了國家863、973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論文在SCI 收錄的國際著名雜志上發(fā)表及國際婦科腫瘤大會會議交流,共發(fā)表200余篇,其中通訊作者70余篇;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主編教材及專著4部:全國高等學校十一五、十三五醫(yī)學規(guī)劃教材《婦產(chǎn)科學》、《子宮頸癌》、《臨床藥物治療學——婦產(chǎn)科疾病》,副主編2部:《婦產(chǎn)科學》長學制教材及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規(guī)劃教材。共培養(yǎng)博士后、博士、碩士研究生80余人,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享受國家政府津貼專家, 四川省衛(wèi)生計生首席專家,德國蒂賓根大學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客座教授,《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主編,Gynecology and Pelvic Medicine主編,Human Gene Therapy編委。中華醫(y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常委、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婦兒醫(yī)療保健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優(yōu)生科學協(xié)會生殖道疾病診治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名醫(yī)聯(lián)盟首屆副主任委員,四川省女醫(yī)師協(xié)會副會長。...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欧美bbbbb|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色|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日韩精品第1页| 午夜伦4480yy私人影院|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污污的网站免费观看| 免费看美女脱衣服|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香蕉中文|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女人的精水喷出来视频|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杨幂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亚洲性猛交xx乱| 永久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黄色a级片| 男生和女生打扑克差差差app|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www|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黑人与中国女一级毛片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va在线|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