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暨黑龍江省第四醫院(原名:黑龍江省結核病防治院),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隸屬于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結核病診療醫院,是省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治中心,中國防癆協會理事單位,黑龍江省防癆協會常務理事單位,黑龍江省醫學會結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醫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 4.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400張,現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74人。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在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建院以來,共收治各類結核病患者120余萬人次,總結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結核病診療體系。 結核內科開展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短程化療鞘內用藥,激素療法等具有變革性、綜合性等治療方法均取得極佳療效,存活率達到90%以上;特別是對結腦所致的慢性顱內高壓病人施側腦室引流術、肺結核空洞和腫瘤放、化及介入治療;在CT、彩超引導下,經皮肺活檢術診斷疑難肺部疾病;對難治、復治、耐多藥肺結核、結核性包裹粘連性胸膜炎、腹膜炎、氣胸和胸部腫瘤等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診療手段;在對淋巴結結核長期不愈的瘺孔,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愈率達90%以上。 結核外科率先開展了膿胸大網膜填塞術、脊柱結核新術式、結核性毀損肺全肺切除術、腫瘤根治術和骨關節及脊柱結核病灶清除術等方面以達到國際水平。其中在雙側開胸肺葉切除、肺空洞病灶清除、氣管切開、骨結核、腎結核、結核性腸梗阻等疑難重癥結核的診斷和手術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內外科在結核病診療上取得的成果,確立了醫院在省內領先、國內先進的專科地位。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醫院配備了大量的可與世界接軌的先進儀器設備,主要有:醫科達precise型醫用直線加速器;德國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AS型40排CT、16排CT;德國西門子Artis zee floor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X線機(DSA);德國西門子Ysio型雙板數字化拍片系統(DR);核磁共振成像設備(MRI);CR機、數字胃腸機;X光機、C型臂X光機;美國飛利浦IU22型彩超、B超;德國西門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法國梅里埃Bact/ALERT3D型全自動細菌培養與檢測系統;結核感染T細胞抗原檢測分析系統;結核分枝桿菌耐藥基因芯法檢測系統;美國雅培血液分析儀;發光測定儀;希森美康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博奧基因芯片鑒定系統;尿沉渣儀分析系統;血氣分析儀;熒光PCR儀;電子內窺鏡系統;人工呼吸機;心臟監護系統、十二導心電機;肺功能測定儀;微波治療儀;Drager麻醉機等百余種先進精良的診療設備。形成了支撐結核與腫瘤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的設備群,有力的配合了臨床確診和治療。 2012年,在省衛生廳黨組的領導和支持下,醫院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優勢,相繼開展了二個新醫療服務項目——腫瘤疾病診治(總院成立腫瘤科)和老年關懷養護(在道外分院社區服務中心)。 腫瘤學科的發展建設,是醫院以結核為中心、以腫瘤為特色,實現醫院醫療服務增型的重大舉措。腫瘤科,踐行“腫瘤患者就近醫療”的社會責任。穩步前行,床位從30張增到50張,現已增至100張床位,共收治病人1800人,其中770人確診腫瘤。開辟了我院腫瘤化療、放療、手術治療一體化的新紀元。 道外分院“老年關懷養護中心”,現有床位100張。以社區居民為重點、全科服務為基礎,醫護養老、臨終關懷為方向,主要收治帶病不失能、半失能及失能老年人。醫護24小時監測生命體征,護工24小時全方位生活護理、醫療護理、康復護理、臨終關懷,提供全程綠色無縫隙的呵護。將養老與醫療完美結合,為各行各業忙于工作和事業的社會精英和骨干力量解決后顧之憂。自開辦以來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填補了省內“醫護養老”的空白,也符合當前中國養老保障模式發展的多元化。開創醫護養老新模式。 發展基于合作。2013年4月,“耐多藥結核病治療”全球合作項目(第III期)在我院正式啟動。我院被列入該項目六家合作單位之一,該項目的順利啟動,標志著我院將成為黑龍江省耐多藥結核病診療示范基地,醫院為規范耐多藥及廣泛耐藥肺結核病的治療與研究,專門成立了耐多藥結核病房(內八科),開啟了我院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新篇章。這也是我院率先引領省內科學規范診治結核病的一項重大舉措。 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全體職工在醫院黨政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秉承“厚德、精術、求實、創新”的院訓,堅持以專科特色為依托,以患者需要為導向,以貼心服務為宗旨,以實現醫院現代化、數字化、特色化、庭院化為目標,銳意進取,改革圖強,正向著把醫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傳染病院的宏偉目標邁進。 "...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