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安交大附屬二院)

  •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安交大附屬二院)
醫院名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安交大附屬二院)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北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是國家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直管的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及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國家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是1912年由國家教育部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國立高等醫學院校——北京醫學專門學校、 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發展而來,1937年在全民抗戰的烽火中,為民族大義,為拯救和保存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遷陜重建,是西北第一所大學附屬醫院,奠基并發展了西北地區的高等醫學教育和現代臨床醫學。 醫院現開放病床2580張,年門急診量220余萬人次,年收住各類病人近11萬人次。現有3858余名教職工,擁有近600名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專家,50余名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教授及各類科技人才; 200余名專家分別擔任全國和省市級醫學專業學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或常委、委員等職務。 醫院學科設置齊全,設有38個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以及多個科研實驗機構、編輯部等其他業務部門。現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泌尿外科、皮膚科;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診斷治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外科、消化內科、臨床專科護理、地方病科(地方性骨病、心肌病、碘相關及甲狀腺疾病)、麻醉科、皮膚科、呼吸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急診科、中醫科;4個國家重大疾病多學科合作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小兒外科、腫瘤科、心內、神外;2個省級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陜西省生物治療與轉化醫學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胃腸動力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9個省級醫療質控中心:皮膚科、消化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用超聲研究室、小兒外科、急診科、手術室、康復醫學科、泌尿外科。 醫院臨床醫學教育現下設17個學科系和1個教研室,博士、碩士學位臨床醫學所有學科全面覆蓋。現為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基地”,陜西省“研究生示范性聯合培養基地”。 醫院現為教育部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設有17個臨床學科系和1個教研室,承擔著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生、留學生多個層次的教學培養任務和陜西省全科醫師培訓工作及各專業國家繼續教育項目。培養的上萬名高級醫學人才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承擔國家衛生部高等醫藥院校統編教材編修任務,獲得數十項國家、省部級教學成果獎和現代教育技術成果獎。 作為國家醫學科研單位,醫院承擔了數百項國家、部、省、市級醫學科研課題,每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基金立項項目百余項;近十年著(譯)高水平的學術專著40余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近60項,其中省級科技成果一等獎十余項,獲專利近百項。年均發表SCI收錄論文成倍增長,影響因子逐年提高。 醫院與省內外百余家基層醫院建立托管、醫聯體和協作關系,充分發揮國家隊的指導作用。堅持履行國家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數十年如一日下鄉巡回醫療、醫療扶貧、援助基層,對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區、新疆等地區,進行醫療幫扶,多年承擔蘇丹、馬拉維等非洲國家的醫療援助工作。在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搶險和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發揮陜西省醫療應急救援隊的職責、派出醫護專家權威指導、救治在第一線。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肯定。 嚴格規范的管理體系,大醫精誠、尊師重教的文化傳承,使得醫院多次受到國家和上級表彰。醫院兩次獲國家衛生部等部委聯合授予的“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國文明單位"及全國總工會“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稱號,連續獲得“陜西省三八紅旗手(集體)”及“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先進醫院” “陜西省抗疫先進集體”等稱號。醫院多名醫護人員先后獲得國際南丁格爾獎、國家五一勞動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中國醫師獎、全國先進教師、全國抗疫先進個人、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全國及省白求恩精神獎、全國優秀護士、陜西省優秀護士,省優秀共產黨員、陜西省五四青年獎章、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等獎勵和榮譽稱號。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就醫需求,突破醫院物理空間受限的瓶頸,醫院提出以院本部為中心,“壓舊擴新”、優質醫療資源向周邊輻射擴展的發展戰略,清晰繪制出“一院四區”(多區)藍圖框架:“一院”即地處西五路的主院區,“四區”即大明宮院區、秦漢新城院區、臨潼渭北院區、寶雞蟠龍院區。大明宮院區已于2019年4月全面開診,實現了主院區各個專業的同質拓展。其他園區建設進展有序。 傳承及創新是前行的動力,發展和服務是永恒的目標,作為大學附屬醫院,醫院將始終保持只爭朝夕、奮力拼搏的精神狀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與時俱進做好醫院頂層設計與戰略謀劃,為醫院未來十年各項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謀篇布局,銳意進取,全力打造一個百姓放心、同行認可、國家滿意、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臨...[詳細]
聯系電話

029-87679000

放號時間

醫院地址

西安市新城區西五路157號

醫生團隊
  • 王崗[]

    醫生擅長

    暫無...詳情

    從業經歷
    王崗,男,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英國倫敦國王大學醫學博士,研究員,副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熟悉常見危重癥的診斷、治療及器官功能支持。現任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信息化建設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青年委員,陜西醫師協會重癥醫學醫師分會常委兼副總干事,西安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常委、體育和醫藥衛生界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直致力于血管穩態在重癥患者病理生理中的調控機制及臨床研究,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基金3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Critical Care等高水平SCI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7篇,累計影響因子150分。先后獲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陜西青年科技獎,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醫師協會“杰出青年急診醫師”稱號、第19屆“陜西青年五四獎章”,西安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陜西省第二屆“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2015年入選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2017年入選陜西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等規劃教材、專著9部,2020年被遴選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名師”。...詳情
  • 韓俊麗[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暫無...詳情

    從業經歷
    韓俊麗,女,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主要從事重癥醫學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能夠熟練處理危重癥疾病,熟練掌握危重癥疾病相關的操作技術,指導下級醫師開展危重癥患者的救治。研究方向為心血管、呼吸危重癥相關機制。發表文章20余篇。主持省級科研項目2項,校級科研項目1項。2018-2019年作為陜西省第四批組團式援藏隊成員援建阿里地區人民醫院。現任陜西省醫師協會院前急救專業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保健學會急診創傷重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陜西省保健學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詳情
  • 吳媛[副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暫無...詳情

    從業經歷
    吳媛,副主任醫師,在職博士,畢業于西安學交通大學醫學部,2007年至今工作于交大二附院重癥醫學科。通過重癥5C專科資質認證。熟練掌握危重癥患者的診治及操作。包括:膿毒癥;呼吸循環神經系統危重癥;多發性創傷;免疫抑制患者嚴重感染治療;外科術后患者管理。現任陜西省醫師協會重癥分會委員,陜西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委員。研究方向為重癥感染與免疫。發表論文20余篇,主持及參與多項國科金、省基金及校級課題研究。...詳情
  • 王小闖[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急、危、重癥病人的診斷、搶救及治療,能熟練處理心腦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等系統急重癥和疑難雜癥,對急性中毒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詳情

    從業經歷
    王小闖,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主要從事重癥醫學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指導下級醫師開展各項危重癥技術。研究方向為危重癥救治、心肺復蘇、中毒及肺血管疾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主持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4項,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著5篇,主編及參編專著4部。現任西安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陜西省醫師協會院前急救分會主任委員,陜西省醫師協會重癥醫師分會副會長,陜西省醫學會院前急救分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醫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毒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員會常委。...詳情
  • 張小玲[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急危重癥處理、重癥肺炎、ARDS、鎮痛鎮靜、健康管理、體檢報告解讀...詳情

    從業經歷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碩士,急危重癥專業主治醫師,5年三甲醫院工作經驗。擅長常見急危重癥的處理。歡迎向我咨詢。...詳情
  • 王小闖[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急、危、重癥病人的診斷、搶救及治療,能熟練處理心腦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等系統急重癥和疑難雜癥,對急性中毒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詳情

    從業經歷
    王小闖,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急診科副主任。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救援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陜西省急診分會常委,陜西省院前急救分會常委,西安市急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健康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陜西省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成員。從事臨床工作24年,擅長急、危、重癥病人的診斷、搶救及治療,能熟練處理心腦血管、呼吸、消化、血液等系統急重癥和疑難雜癥,對急性中毒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現從事危重癥醫學專業,熟練掌握危重癥監測和救治的現代技術,如重癥病人的血流動力學有創和無創監測、呼吸功能監測、血氣分析監測、心電監測、肝功能監測、腎功能監測、營養監測等;重癥病人的內環境穩定、腸內腸外營養、血液凈化清除膿毒癥和多器管衰竭病人的炎性介質、呼吸機在重癥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以及急性肺水腫病人救治中的應用、血液透析在重度心功能不全病人搶救中的應用等。對急危重癥患者的呼吸機支持治療有一定的研究。從事心肺復蘇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以及教學和普及、推廣工作,2004年獲美國心臟病學會頒發的health provider證書。發表SCI收錄論文3篇,MEDLINE收錄論文2篇,核心期刊收錄論文25篇; 主持及參與省級科研課題4項; 主持院教改項目1項,獲校級教學競賽2等獎1次;參與編寫及翻譯專著、教材等5部。...詳情
  • 時志斌[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關節外科疾病,運動損傷,人工關節置換。擅長關節鏡下微創診治膝、腕、肩、肘、髖、踝等關節疾病,復雜半月板損傷的修復縫合,膝關節韌帶損傷的修復與重建,肩關節脫位及肩袖撕裂的修復,髖關節撞擊癥的診斷與治療;脛骨高位截骨及股骨遠端截骨的保膝手術;股骨頭壞死的分期治療,髖關節疾病、股骨頸骨折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初次人工關節置換,翻修及復雜關節周圍骨折的治療。...詳情

    從業經歷
    關節外科,關節鏡外科,創傷外科。對股骨頭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人工關節置換,膝關節韌帶損傷的修復與重建,半月板損傷,等髖、膝、肩關節外科疾病以及運動創傷、多發創傷、復雜骨折脫位的治療和研究具有豐富的經驗。...詳情
  • 樊立宏[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膝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關節疾病的診治。掌握髖膝關節置換技術,關節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及四肢創傷的關節鏡及微創治療。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四肢骨折治療有豐富... 更多...詳情

    從業經歷
    樊立宏,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骨關節炎工作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肩肘外科分會委員、陜西省關節外科分會關節鏡學組委員、陜西省脊柱外科分會青年委員、西安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委員。《國際骨科學雜志》編委,《Austi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 Rheumatology》雜志編委及特邀審稿人。2011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威爾士親王醫院創傷中心培訓, 2012年在臺灣國立陽明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臺北榮民總醫院關節外科進修。2014年赴澳大利亞悉尼Nepean Private Hospital和John Flynn Hospital關節外科訪問學習。在《中華關節外科雜志》、《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等國內外著名醫學期刊發表研究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項目一項,參與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參編參譯《關節外科教程》、《現代外科疾病診斷與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臨床實踐與思考》醫學專著三部。...詳情
  • 倪建龍[主治醫師]

    醫生擅長

    骨關節疾病的重建與修復,運動損傷與關節鏡外科,脊柱退行性疾病...詳情

    從業經歷
    倪建龍,男,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研究生學歷,獲外科學碩士學位,在職博士,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學分會會員,西安市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委員。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參編論著1部,參與校級科研基金1項、省級科研基金1項,國家級科研基金2項,連續2年在全國骨科COA大會發言。主要研究領域:關節外科、創傷骨科及運動醫學,擅長運動損傷、股骨頭壞死、骨關節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的診治。...詳情
  • 安銳[主任醫師]

    醫生擅長

    在疾病的核醫學診斷、治療和研究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詳情

    從業經歷
    協和醫院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分子影像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學術任職包括: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后教育核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德醫學協會副理事長兼核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核醫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擔任《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副總編,《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影像診斷與介入治療》、《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Americ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US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Research(USA)等雜志的編委。曾任湖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第6、7屆),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第8、9、10屆)等。 從事核醫學臨床、教學、科研、管理及培干等工作38年,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和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6項(其中包括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在國內外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參加20余部教材和大型專業參考書的編寫工作,其中包括擔任全國高等學校8年制教材《核醫學》第三版主編、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教材《核醫學》第九版主編、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材《核醫學》第2版副主編等。...詳情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外一级毛片| 日韩高清在线免费看|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日本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佐佐木明希哔哩哔哩| 免费黄色福利视频| 嫩的都出水了18p|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rrrr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啊灬啊灬啊灬喷出来了|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色av|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 免费一级黄色录像影片| 美女隐私尿口视频网站|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操日本美女|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 2021av在线视频| 影音先锋男人站|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系列第一页|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AV片在线观看免费| 女人和拘做受口述| 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日韩三级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