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礦務局總醫院,始建于1907年,坐落于撫順市中央大街。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是遼寧省首批評審合格的三級甲等醫院。2003年被中國醫科大學定為第七臨床學院,同時定為中國醫科大學研究生培訓基地。 撫順礦務局總醫院是由總院及西露天分院、老虎臺分院、勝利分院、機修分院組成的醫療集團。總醫院占地面積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為省、市花園式單位。5座醫療建筑大樓結構布局合理,1號樓為門診大樓、2號樓為外科系住院大樓、3號樓為婦產科、五官科住院大樓、4號樓為兒科(綜合)住院大樓、5號樓為內科系住院大樓。 2006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的10層內科住院大樓是按照現代醫學發展要求,以國際標準設計和高材質建設的精品大樓。總醫院開放病床870張,年門診量達50萬人次,年住院量近3萬人次。總醫院員工1254人,現有高級職稱168人,中級職稱47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9人,中國醫科大學兼職教授、副教授73人,碩士研究生21人,在讀博士、碩士40人,撫順市學科帶頭人18名。市級重點專科11個。國家安全監察局遼寧礦山醫療救護分中心與培訓基地,東北內蒙古創傷外科研究所,中華醫學會東北內蒙古煤礦創傷學會,撫順市腦血管病研究所,撫順市臨床創傷研究所,撫順市臨床病理質控中心等均設在這里。 總醫院與服務功能相配套的大型醫療設備有:美國GE1.5場強MR、0.5場強MR。東芝64排CT、西門子16排CT。西門子DSA系統,西門子直線加速器,德國、瑞士血液透析機、美國史賽克腔鏡系統、日本歐林巴斯H-260電子內窺鏡系列。西門子DR數字攝影系統、德國AGFACR數字攝影系統,東芝數字胃腸機、西門子鉬靶機。美國貝克曼LX-200型、日本日立717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BD-鳳凰100型全自動微生物系統工作站、瑞士全自動酶免疫分析系統,法國思達高SPR型全自動血凝儀,美國ACCESS全自動微粒免疫檢測系統。美國產彩超系列,單人、多人高壓氧倉等。原值50萬元以上大型醫療設備30多臺(件)。萬元以上醫療設備683臺(件)。總醫院固定資產3.7億元。 多年來,總醫院堅持“科技興院、技術進步”的戰略發展目標,技術建設以煤礦創傷為主,臨床各專業綜合發展,全面提高救治能力和診療水平,醫療技術在撫順地區處于領先地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就開創了心胸外科、整形外科手術。1953年開展“人體血漿做葡萄球菌凝固酶試驗”,填補國內空白。七十年代開展同體斷趾(肢)移植術,達到國內、省內先進水平。同時,率先在省內開展腎移植術,血液透析技術。八十年代顯微外科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神經移植、皮瓣移植、游離大網膜移植等手術已進入成熟階段。同期開展的“內翻拉下法保留肛門治療直腸癌手術”填補省內空白。體外循環下直視人工心臟瓣膜替換術填補市空白。全面開展微創手術和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顱內動脈瘤和顱內血管畸型的介入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顱內動脈瘤顯微外科夾閉術均處于撫順領先地位。1997年,我院率先在撫順開展單腔、雙腔永久起搏器安置術。現在,通過DSA心血管介入治療,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和支架介入術、射頻消融術等已形成常規。多種神經外科顯微手術,各種人工關節置換術,肝膽胰手術,各種斷流、分流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單瓣膜置換術、腹腔鏡、膽道鏡、關節腔鏡等微創手術日臻成熟。血管內介入椎動脈狹窄支架成型術、皮瓣治療深層燒傷、下肢動脈閉塞取栓及支架術,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術,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術、全喉切除及發音再造、角膜移植、人工晶體植入術以及影像、檢驗、病理等檢測診斷技術等均站在撫順市醫療技術的前沿。 近十幾年來,總醫院科技成果斐然。獲省、部級科技獎5項,撫順市科技獎12項,撫順市衛生系統科技獎70項。獲國家專科2項,著書57本,在國家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242篇。參加國際醫學學術會交流論文9篇。 醫院帶教學歷史悠久。1910年建“看護婦養成所”(護校)附屬醫院,以后更名為“撫順礦務局衛生學校”,與醫院結伴近百年,至2002年脫離醫院,但師資及教學實習仍由我院承擔。1959年創辦“撫順業余醫學院第一分院”并附設我院,后改名“撫順煤礦業余醫學院”,至1966年停辦。共培養畢業生500多名。1976年經遼寧省批準又開辦“撫順礦務局醫學專科學校”,共一期二班近80名學生畢業。自五十年代起,我院承擔沈陽藥學院、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河北醫學院、華北煤炭醫學院、錦州醫學院等多所院校的畢業生臨床實習任務。至今,仍然是中國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實習基地。 撫順礦務局總醫院服務于企業,面向社會,承擔救死扶傷的責任和義務。幾十年來,多次參與撫順地區重大、群體工業外傷和重大公衛突發事件的救治,搶救成功率在同期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