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是一家隸屬于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公立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是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上海大學臨床醫學院、寧夏醫科大學上海研究生基地。醫院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張江科學城和金橋出口加工區的交匯處。占地面積約60畝,建筑面積8.7萬余平方米。醫院學科門類齊全,醫療技術質量在上海市同級同類醫院中名列前茅,是上海市區域性醫療中心,是金橋醫聯體黨建聯盟牽頭單位。 公利醫院建院于戰火紛飛的1943年。浦東開發開放以來,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醫院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1995年被上海市衛生局批準為二級甲等醫院,2012年成為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院,2014年成為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非直屬),2019年成為上海大學臨床醫學院,2020年成功晉升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自1997年以來,醫院連續十屆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是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上海市志愿者服務基地,上海市模范職工之家。公利醫院是國內率先實行信息化管理的醫院之一;是全國綜合性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中國疾病與健康管理協會健康管理示范醫院;是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有全科醫學科、內科、外科、婦產科、急診科、康復醫學科、放射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超聲科培訓基地;是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神經內科、醫學影像科、康復醫學科和眼科教學基地。 醫院核定開放床位1000張,各類業務及輔助科室共計42個,擔負著周邊83萬居民的醫療保障服務任務。2019年全年綜合服務量為門急診人次198.2萬,出院病人人次3.54萬,手術人次2.2萬余例。 醫院職工1486人(2019年12月31日數據),其中臨床醫師540人,護理人員600人,醫技人員161人。高級職稱人員236人,其中正高66人,副高170人,中級職稱醫技人員491人,博士52名,碩士263人,本科727人)。5人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獲得省市級勞動模范。1人入選“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2人入選“上海市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1人入選“浦江人才”計劃, 1人入選“上海市青年揚帆”計劃。1人入選“上海市基層名中醫”,1人入選“上海市中醫藥領軍人才”,1人入選“上海市杏林新星” 計劃,1人入選“上海市中醫藥高級中西醫結合人才”,1人入選“上海市優秀青年中醫臨床人才”,80余人入選市區其他各類人才計劃。 醫院學科實力雄厚,在建市級重點專科5個、市衛健委重點實驗室1個、浦東新區臨床高峰/特色學科3個,浦東新區各類重點學科24個。泌尿外科、神經內科、臨床藥學、耳鼻咽喉科是上海市重點專科,中醫婦科是上海市中醫臨床優勢專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是浦東新區臨床高峰學科,骨科為新區臨床特色學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為浦東新區重點學科群牽頭單位;中醫婦科、內分泌科、護理學、藥劑科、醫學影像科、骨科為浦東新區重點學科;康復醫學科、全科醫學科、病理科是浦東新區重要薄弱學科;中醫肺系病、中醫肛腸科、急診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是浦東新區重點專科。膝骨關節炎綜合精細化治療管理、胃食管反流病、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多發傷、腸癌合并急性腸梗阻、甲狀腺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為浦東新區特色專病。 醫院自2002年以來,先后與寧夏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徐州醫科大學、皖南醫學院、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石河子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院校聯合培養研究生。2015年成為寧夏醫科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與上述醫學院校聯合或獨立培養研究生150多人,其中,已畢業碩士研究生110余名,現在讀碩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1名,博士后5名。醫院現有在崗在位博士研究生導師8名,碩士研究生導師43名。 醫院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近五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科研項目171項,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浦東新區科技進步獎7項,其中一等獎1項。近五年發表論文870篇,其中SCI收錄期刊論文236篇。 醫院與法國普瓦提埃大學中心醫院、美國加拿大七橡樹醫院建立“姐妹”醫院關系,與美國優選集團合作共建優選-公利運動醫學部,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建立UCLA-浦東醫療遠程病理會診中心,和多個國家地區的醫療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