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人民醫院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是由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功能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醫院,承擔著河津38萬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任務。
河津市人民醫院占地1.7公頃,建筑面積2.6萬余平方米,固定資產2800余萬元,正式職工326人,開設床位218張,各病區均配備中心供氧、床頭傳呼、負壓吸引等設施,設有套間、單間、雙人間、普通間病房,可以適應不同層次患者的就診需求。
近年來河津市人民醫院積極貫徹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醫院管理新辦法,為醫院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001年、2005年兩次在全院實行以全員聘任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力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改革,在科室設置、專業劃分、人員結構調整、工資分配等方面進行了突破,而使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河津市人民醫院設有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6個,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96人,其中高級職稱31人,中級職稱77人,各學科在技術上積極探索,內科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搶救成功率達85%以上,外科能開展顱腦、開胸等高難手術,骨科能開展股骨頭置拉,關節融合手術,婦科和產科的陰式子宮全切、無痛分娩,兒科的新生兒危重癥的搶救等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
河津市人民醫院各種現代化的醫療設備總值達千余萬元,其中大中型設備有:日本島津1000毫安的X光機、美國GE雙排螺旋CT、美國惠普彩超、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議、經顱多普勒、運動平板、心電監護、腦電地形圖、血球計數儀,電子胃鏡、全自動麻醉機等五十余臺件。
1999年以來,河津市人民醫院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國家級10余篇,“東壬回生散”治療消化道腫瘤等五項科研成果,獲運城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醫院承擔著運城衛校部分學生的實習帶教及全市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教學任務。
進入新世紀以來,醫院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采取多種方式,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加強行風和職業道德建設,端正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加強內涵質量建設,進一步提高了整體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1999年以來,醫院住院病人從1635人次增長到6819人次,床位使用率提高到95.9%,比原來增長62%,老百姓對醫院的信賴度不斷提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