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五人民醫院(虞山鎮人民醫院),地處古城中心,虞山鎮周神廟弄9號,前身為常熟市琴南衛生院,始建于1965年5月1日。1992年12月,琴南鄉、城郊鄉和虞山鎮合并,醫院更名為常熟市第五人民醫院(虞山鎮人民醫院),現隸屬于常熟市衛生局、虞山鎮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系集體所有制的綜合性醫院,并有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門診所,2002年5月經蘇州市衛生局批準同意增掛“常熟市老年醫院”牌子。目前醫療用房8000平方米。多年來,醫院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穩步發展,日新月異。 目前設床位145張,科室齊全,醫療設備齊全,是具有一定科技力量及一定醫療特色的綜合性醫院。截止2005年底,全院在編職工158名,其中衛技人員127人,衛技人員中有高級職稱者2人,中級職稱者38人,初級職稱者87人,2005年,年業務收入6300萬元。門急診總人數31萬人次,健康體檢10000人次,出院病人8300人次,年手術2250人次.較上年度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病房內全部裝有空調、彩電、管道氧氣、對講電鈴、對外電話、不銹鋼雙搖床,部分病房有衛生設施。 我院還在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二十多年來從無節假日,設有專科特色,如皮膚醫學美容中心、乳腺甲狀腺???、腫瘤專科、小針刀、烤磁牙、白內障診療中心等???,聘請了上海、南京等多位專家上門診。醫院堅持走社區衛生服務的道路,開設了招商城門診部、報慈社區衛生服務站、阜湖路社區衛生服務站、長江路社區衛生服務站、甸橋社區衛生服務站、元和路社區衛生服務站、君子弄社區衛生服務站等門診所。并開設家庭病床和家庭門診,開設出診、換藥、注射、代為配藥等服務,隨叫隨到。 醫院始終把醫療質量放在首位,狠抓醫療安全,認真貫徹執行《執業醫師法》,做好首院、首科、首診制度,不推諉病人,做好“三查七對”,出院診斷與入院診斷符合率在90%以上,二十年來從未出現醫療事故及重大醫療糾紛。醫院在抓好醫療質量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醫院將各項收費項目一一輸入電腦已有9年時間,每天用超大電子屏幕滾動播出,使病人一目了然,增加了透明度,明確雙方平等制約的關系,建立醫藥費反饋和信息跟蹤制度,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實行一日清單制,用藥情況每天同病人見面,杜絕搭車開藥。大堂值班主任制度持之以恒,已堅持9年之久,不斷提高質量,做好導醫導診工作,為及時反饋信息,幫助改進工作,定期發放門診、住院病人滿意度調查表,經調查結果,滿意度達95%以上。在窗口部門推行十講十禁,規范語言服務,醫院公開十五條承諾完善服務的措施,公開病區護士職責,實行整體護理,接受群眾監督。我院在醫療質量、服務態度、合理收費等方面深受廣大群眾的好評。 在市衛生局及虞山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方針,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變,人變我轉”為發展原則,不斷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創十佳醫院、文明單位和醫德醫風建設中,深入持久地開展“白求恩杯”競賽活動。目前,全院職工正以飽滿的熱情,以“耐心、細心、熱心、愛心、責任心”為工作宗旨,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事業辛勤工作著。全面為病人提供優質、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把五院建設成具有一定規模,一定特色的綜合性醫院。...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