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工業北京四〇一醫院(以下簡稱醫院)的前身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防護醫療所,1962年正式掛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職工醫院,1996年更名為中國核工業北京四〇一醫院并注冊。醫院位于北京市房山區新鎮,建院40余年,是一所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二級綜合性醫院;是國家指定的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一老一小互助金定點醫療機構;是首都醫科大學核醫學系臨床教學實習基地。部分專家已成為房山區培訓師資、醫療事故和勞動能力鑒定專家組成員,在本地區享有良好的聲譽。醫院現有職工30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42人,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67人,初級職稱147人。現任院長楊立軍,黨支部書記兼副院長賈福城,副院長邱建國、郝躍林。醫院設有職能科室,包括院辦、醫務科(兼繼續教育辦公室)、護理部、公費醫療辦公室(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物價)、保健科(兼院內感染)、財務科(含住院處、門診收費處)、器械科、總務科;臨床科室,包括內科(下設心內、神內、內分泌、呼吸、消化、高壓氧、傳染病)、外科(下設普外、骨外、腦外、泌尿外科)、婦產科(婦科、產科、計劃生育)、兒科、急診、口腔科(口內、口外、正畸、修復)、眼科、耳鼻喉科、核醫學、介入科、男性科、中醫科、皮膚科、理療科、麻醉科、手術室、血液透析室、腫瘤科、社區衛生服務站。醫技科室,包括藥劑科、檢驗科(兼輸血科)、放射科、功能室、病理科、病案室、掛號室、圖書館、供應室、劑量監測室。醫院以創建首都公共衛生文明單位為契機,以“關愛生命,精益求精,誠信服務,開拓進取”為宗旨,將主動服務的意識轉化為主動服務的行動。全面提升職工的素質和醫院形象。為此,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醫療診治上不斷加強緣由學科建設的同時,根據需要設立新的學科。從2000年至今,增設了血液透析室、男性科(同時引進了激光治療)、糖尿病門診、高壓氧科、腫瘤科,建立社區服務站。把眼科、口腔科、核醫學科、腫瘤科確定為重點學科開展特色服務。1999年,醫院提出“常規醫療立業,特色醫療興業”的口號。眼科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青光眼、前房玻璃體切除、眼球摘除加入人造骨植入,玻璃體切割術。眼球內異物取出、眼眶腫瘤、外傷、人工淚道植入治療、美容整形手術。目前同北京醫院眼科合作,加強了技術實力,方便了眼疾者的就診。口腔科出口腔科常規診治工作外,還開展了整形、烤瓷、牙體缺損修復、口腔頜面部手術、種植牙等工作。核醫學科于1999年成立,成為北京市唯一一家核醫學床位最多并可進行體內大劑量核素治療的病房。開展甲亢、甲狀腺癌、嗜鉻細胞病、神經內分泌腫瘤、骨轉移癌、肝癌等疾病的診析與治療。腫瘤科運用介入技術進行利卡汀治療原發性肝癌,效果良好。醫院通過引進新技術,擴大治療范圍,先后在外科、婦產科、口腔科開展了125I種子源植入,即腫瘤組織間放射性治療。外科還開展了顱腦鉆空血腫抽吸術、銅離子電化學治療痔、高頻電燒、內鏡下息肉切除、骨折外固定、90Sr治療前列前增生等工作。內科開展了心肌梗塞、腦梗塞的溶栓治療、功能康復及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等工作。婦產科開展了新生兒聽力篩查、高頻電波刀宮頸病變電切術。中醫科開展了穴位貼敷、冬病夏治。皮膚科開展了皮膚過敏源檢測、腫瘤科開展了肝癌及周圍血管的介入治療。病理科開展了液基細胞學檢查。檢驗科開展了載蛋白測定、染色體、微核分析。功能室開展了超聲引導下穿刺診斷、治療技術。腫瘤科在北京地區率先開始應用放射性核素靶向藥物——131I美妥昔單抗治療肝癌的臨床核醫學工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