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牡丹江紅旗醫院)三級甲等
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位于祖國邊陲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座落在風光秀美的牡丹峰下鏡泊湖畔。醫院始建于1946年,歷史悠久、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是衛生部批準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牡丹江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首批全國百姓放心醫院,是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區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中心。 醫院占地面積52812平方米,建筑面積92094平方米,開設床位820張,下設北山住院部;一分院(眼病中心、口腔診療中心);二分院(婦兒中心);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臨床科室35個、醫技科室13個。全院職工1128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18人,副高級職稱160人,中級職稱273人,博士13人,碩士140人,碩士生導師6人。 醫院擁有先進的3.0T飛利浦核磁共振,東芝64排螺旋CT,東芝16排螺旋CT,單排螺旋CT三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X線數字胃腸機,DR,乳腺X線機,直線加速器,全身X-刀,日本奧林巴斯大型生化分析儀、美國全自動免疫發光分析儀、日本彩色超聲儀、各類電子鏡等萬元以上設備660臺件,設備總值達9172萬元。 醫院能夠開展心血管疾病血管內介入診療技術,心臟射頻消融術,神經系統疾病血管內介入診療技術及溶栓、抗栓技術,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肝臟、胰腺、腎臟疾病血管內介入診療技術,人工全膝關節、全髖關節植入技術,經尿道前列腺氣化電切技術,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技術,普外各類臟器的腔鏡技術,血液透析技術,ERCP等技術達到省、市先進水平。 近三年來,紅旗醫院科研成果顯著:共發表省級以上論文691篇,其中國家級論文410篇,發表論著34部;申報省、市科研立項70項,獲省廳級獎38項,開展新技術、引進新項目82項 紅旗醫院設有3個臨床教學學院,目前在校生5944人。其中臨床醫學院2990人、醫學影像學院2400人、護理學院554人。 紅旗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宗旨和“精醫厚德、崇善為民”的理念,強化醫療服務意識,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和患者的一致好評。2004年醫院被評為首批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醫院還先后榮獲黑龍江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省衛生系統創建群眾滿意醫院活動貢獻獎、“綠色醫院示范單位”、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奶粉事件嬰幼兒醫療救治工作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未來的紅旗醫院將以服務人性化、設備現代化、環境園林化、管理科學化的鮮明特征向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服務、一流管理、一流環境的現代化醫院邁進!
預約掛號
-
齊齊哈爾協育友好醫院(齊齊哈爾第二醫院)二級
齊齊哈爾第二醫院始建于1950年,1995年與齊齊哈爾市婦保健院合并,50多后的發展,目前成為以婦幼保健為中心,以兒科、婦產科為重點,內外、骨等各科協調發展的大型綜合性醫院,2001年通過衛生部審核,成為黑龍江省首家三級申等婦幼保健院。 醫院坐落在我市建華區中華西路38號,現有在職職工50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23人,有正高職19人,副高職69人,中級196人,醫院編制床位500張,開設46個醫療保健科室。其中:齊齊哈爾兒科疾病研究所,小兒外科腹腔鏡治療中心、婦產科疾病研究所、兒童急救中心,兒童腦癱康復中心、婚姻保健中心、更年期綜合癥防治中心、老年康復治療中心、新生兒疾病查中心、兒童感覺綜合失調訓練中心及吉林大學遠程教學護理本科教學護理本入教學基地均設在我院。同時還是我市療保險、人壽保險 、平安保險、新華保險、車輛保險定點醫院。有萬元以上大型設備一○四臺(件):美國產螺旋CT、美國惠普4500型全身彩色B超、麻醉機、美國太空實驗室動態心電監護系統、數字化腦電圖儀、自凝刀、腹腔鏡、數字胃腸機等。
預約掛號
-
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座落于松嫩平原上的工業重鎮、美麗的嫩江西岸—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 醫院始建于1954年9月,1986年更名為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多年以來,醫院秉承老一輩的光榮傳統,汲取醫療衛生事業的精髓,勵精圖治、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伴隨祖國發展的腳步,走過了近60年的光輝歷程。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經全院職工的努力拼搏,醫院在辦院規模、專業技術、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95年經衛生部批準成為黑龍江省西北部地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2010年通過第二輪三級甲等醫院評審。醫院是齊齊哈爾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首批定點醫院,哈爾濱鐵路局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省級、市級定點醫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齊市首家省級職業病健康體檢醫療機構和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并獲得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黑龍江省級文明單位,黑龍江省誠信單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黑龍江省“三下鄉”先進單位,全省衛生系統正風行風工作最佳單位和黑龍江省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醫院有美國GE 1000mA C型臂血管造影機、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美國GE 1.5 T磁共振、美國GE螺旋CT、美國GE ECT機、日本島津數字化胃腸機、韓國麥迪遜彩超及飛利浦彩超、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富士CR、日本歐林巴斯腹腔鏡、關節鏡、等離子電切鏡及氣壓彈道碎石鏡和超反射腦磁治療儀及全市首家引進的帶有熒光技術的電子支氣管鏡和全省最先進的16人大型全電腦控制高壓氧艙,精良的醫療設備為提高臨床診治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保證。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誠信為保障、以技術為依托、以滿意為標準”的辦院方針,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醫院編制床位800張,醫務人員達1026人,專業技術人員87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89人,高級職稱技術人員234人,資產總值已達2.3億元。醫院設臨床科室37個,輔助科室16個,設心內科、神經內科、骨外科、普外科和婦產科5個重點專科。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資源整合,現已形成東區大綜合,西區大專科為特色的醫療格局。醫院的科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醫院的綜合實力得到了加強,已經形成了一支業務精、能力強、作風嚴、技術高的專業隊伍,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技術服務。醫院建筑面積5.3萬多平方米,占地面積7.1萬平方米。為了使患者擁有更加舒適的就診環境,醫院積極籌措資金,不斷改善患者的就醫環境, 2013年在東區興建內科綜合樓,在西區興建門診樓共計4萬多平方米。 醫院始終致力于醫療技術的發展,瞄準國內醫療新技術,不斷創新,卓有成效地開展了一批在省內具有先進水平的診療方法。開展了心腦血管疾病、肝癌、肺癌和股骨頭壞死等疾病的介入治療,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胸心外科開展了體外循環下心臟瓣膜置換術、心臟不停跳下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及各種復雜先心病手術;骨外科開展了斷指、斷臂再植術和全髖置換術;普外科開展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直腸癌根治術及胃癌根治術;泌尿外科開展了前列腺等離子氣化電切術和經皮腎及輸尿管碎石取石術;神經內科開展了康復—藥物一體化治療腦卒中;婦產科在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盆腔囊腫、無激素治療更年期綜合癥、陰式治療子宮肌瘤等微創手術處于全市領先水平;;血液透析室設備先進、技術嫻熟、環境舒適,年透析患者量1.5萬多人次;神經外科開展了顱內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核醫學科的核醫學診斷技術處于全省領先的基礎上,側重核素治療方面的研究;甲狀腺病的診療系統化、規范化,已形成了手術治療、核素治療和中藥治療一體化的專業特色,影響輻射到東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心內科開展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放療 科擁有X刀、近距離遙控后裝機和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可開展規范化腫瘤放射治療,受到腫瘤患者和家屬的歡迎。檢驗科開展染色體檢查為優生優育提供科學指導;超聲科開展在超聲引導下肝、腎、肺的介入治療。手術間的凈化程度達到百級和萬級,能夠充分滿足三級甲等醫院的醫療需求。醫院在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醫院以技術創新為先導,以醫療應用研究為重點,努力做好科研成果與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碩果累累。 隨著先進醫療設備的引進、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正在快速發展,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一附院人將在“厚德、尚學、求是、達仁”的院訓指引下,堅持“讓患者滿意是我們永遠的追求”的服務理念,弘揚“仁厚、務實、和諧、奉獻”的醫院精神,在“肩負社會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醫院使命的感召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一方百姓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遼源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位于市中心,是“全國示范中醫院”、“三級甲等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遼源)醫院、交通肇事定點醫院、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我院始終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讓患者滿意是我們永恒的追求”為服務宗旨。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32000平方米。現有職工610人,其中,中高級職稱醫務人員290人;編制床位500張。每張床建筑面積64㎡,平均每床占病室使用面積7.5㎡,臨床科室25個,有療區科室15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5個,市級重點專科3個。擁有螺旋CT、CR、C臂機、大型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腦彩超、心電工作站、動態心電、平板、體外碎石機、病理彩色分析系統、電子結腸鏡、電子胃鏡等200余臺(套)國內外先進醫療設備;2011年門診量近20萬人次,住院患者約1萬人次,年收入8000余萬元,總資產1億元人民幣。是一所設備先進、結構合理、專科齊全、特色突出的中醫醫院。我院始終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積極參加并完成各級衛生、中醫藥管理部門指定的扶貧、防病、義診、健康咨詢、募捐等任務。為了提高醫院服務能力,方便患者就醫,我院對醫院大樓進行了全面改造,擴大了醫院規模,改善了診療環境,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支持醫務人員從事節假日門診;開通了急診綠色通道,為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服務,危重患者能夠得到及進搶救。制定“知情同意”等制度,加強投訴管理,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加強應急管理,成立醫院應急領導工作小組,建立應急隊伍,明確職責分工,制定完善各類應急預案,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能夠較好的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和防控工作。我院具有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齊全的優勢,除了承擔著本科生、研究生的臨床實習任務外,還承擔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層中醫臨床骨干培訓等任務,為吉林省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我院一貫重視科研工作,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醫務人員開展以解決優勢病種難點問題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核心的科研工作。我院高度重視醫療質量管理,成立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等醫院質量管理組織,健全院、科兩級醫療質量管理責任體系。建章立制,完善落實《查對制度》、《轉科交接登記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手術部位識別標識制度》、《危急值報告制度》等規章制度,制定各項工作流程和診療護理規范,規范醫護診療行為,切實保證患者安全。醫療技術管理方面,嚴格按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要求,制定醫療技術管理制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并定期進行監督評價,確保醫療技術安全、有效。醫技科室質量管理方面,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明確人員職責和崗位分工,制定技術規范和操作流程,完善相關制度,開展質量控制活動,保證檢查結果及時、準確、規范。手術、治療管理方面,嚴格實行手術、麻醉醫師資格準入和分級授權管理,建立手術、麻醉醫師資格和能力評價與再授權機制,執行重大手術和非計劃手術報告審批制度,開展病情評估、術前討論和質量檢查,確保手術、麻醉質量安全。ICU管理方面,按照《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要求進行建設,能夠為急危重癥患者提供良好的監護和救治服務。感染性疾病管理方面,設立感染性疾病科,成立傳染病防治專家組,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等政策法規的要求,開展傳染病監測和報告工作,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輸血管理方面,加強臨床用血過程管理,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促進臨床、合理、科學用血。醫院感染管理方面,按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要求,采用監控指標管理,監測重點環節、重點人群與高危險因素;制定多重而藥菌(MDR)醫院感染控制管理規范與程序,建立細菌耐藥監測及預警機制,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消毒隔離工作符合國家相關要求,控制并降低醫院感染風險。病歷質量管理方面,全面加強病歷書寫、歸檔、儲存、借閱等方面的管理,重點建立病歷書寫質量評估機制,定期提供質量評估報告,切實保證我院病歷質量。提高醫院各方面管理水平,促進醫院全面發展。建立衛生技術人員資格準入制度,依法開展執業活動。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將信息化建設列入醫院建設的總體目標,逐步完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MIS)和醫院資源管理信息系統(HRP)以及相關子系統。加強財務與價格管理,建立規范的經濟活動決策機制和程序,實行成本核算,執行藥品、高值耗材集中采購制度和相關價格政策。加強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管理,建立醫院保障設備處于完好狀態的制度與規范,始終保持急救、生命支持系統儀器設備在待用狀態。實行院務公開,積極開展醫院社會評價。
預約掛號
-
四平市中醫醫院二級
四平市中醫院于1977年建院,是全市唯一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位于四平市鐵東區北四馬路,占地面積5千余平方米。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98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2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70人。開設有急診科、中西醫內科和外科、骨科、腫瘤內科、腫瘤外科、婦科、肛腸科、皮膚科、腎病科、針灸按摩科、兒科、眼科、泌尿科、體檢科并有全市一流的影像科、電診科、內鏡科、檢驗科等;擁有先進儀器設備,東芝700S全身CT機,800MA小C型臂數字剪影系統,800MAX線攝影機,惠普1000型彩超診斷儀,百勝AU3彩超診斷儀,美國雅培CD-1200血細胞分析儀,ACT-2000型超高倍顯微系統,SLAN熒光定量PCR檢測系統,日本富士能內窺鏡系統;并聘請了市中心醫院資深名老專家和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聯手市中醫院原有名老中醫長期共同出診,服務于廣大患者。我醫院以讓患者看病方便、看病便宜、看病滿意為辦院宗旨,以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務病人,爭創人民滿意醫院為奮斗方向;對患者實行優惠政策;把醫療收費價格降到全市最低,讓利于民。
預約掛號
-
安圖縣人民醫院二級
安圖縣人民醫院坐落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山腳下安圖縣明月鎮,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康復為一體的,安圖縣境內最大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部命名的愛嬰醫院,安圖縣孕產婦急救中心,安圖縣急救中心,是全縣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民政低保救助、公安創傷指定醫院、是省級文明單位、是延邊大學、北華大學臨床教學醫院。安圖縣人民醫院擁有結構合理,專業水平高的醫療隊伍,全院304名醫護人員,高級職稱30人和中級醫務人員81人,醫院設有16個臨床科室,7個醫技科室和專家門診區,設有開放床位220多張病床。醫院總占地面積1.47萬平方米,醫療用建筑面積2萬3千平方米,綠化面積4千多平方米,擁有布局合理、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門診綜合大樓、住院樓和急救中心樓。醫院擁有飛利浦全身螺旋雙排CT掃描機、數字攝影DR機、數字X光機、彩色超聲機、腦彩超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凝儀、細菌檢測儀、微量元素檢測儀、腹腔鏡、碎石機,電子胃腸鏡等高科技醫療檢測、治療設備。 近年來,醫院進一步注重新技術、新項目的開發引進,加強醫療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延邊大學附屬醫院、韓國安世醫院結為協作醫院。同時是“衛生部萬名城市醫生支援農村工程”北華大學附屬醫院、吉林省婦幼保健院對口支援單位,北華大學醫院專家常年在該院坐診、查房,并親自參加手術,大大提高了醫療技術水平和整體實力。 該院將堅持一切為患者,以病人為中心的辦院方針,一如既往地為全縣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事業服務,以周到、熱情的服務來滿足全縣人民的醫療需求。
預約掛號
-
敦化市中醫院二級
敦化市中醫院始建于1958年,歷經了五十載的艱苦創業,和幾代人的不懈奮進,使之有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現今敦化市中醫院已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融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非營利性中醫醫院”。同時也是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敦化醫院和吉林省內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亦是公安創傷及保險定點醫院。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目前已擁有固定資產3215萬元,建筑面積達18500平方米。在職職工349名。(其中中醫藥人員124人,醫藥人員177人)高級技術職稱 23人,中級技術職稱11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人。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服務功能健全,醫療設備先進。擁有美國全身CT及日本東芝螺旋CT機;美國ATL彩超;日本產柯達CR850數字顯影X線;日本島津8000全自動生化儀;德國狼牌腹腔鏡等10萬元以上設備25(臺)件,專業設備總價值達1542.8萬元。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開放床位230張,設有心血管內科,腦病內科,普外科,骨傷科,婦產科,綜合科6個住院療區;并擁有一流設備的手術室,可開展普外、腦外、骨傷、泌尿、血管、婦產、五官等高難度手術。醫院設有6249999急救綠色通路,能開展各科急診急救。門診設有內,外,婦,兒,骨傷,口腔,針炙理療,五官,脊柱,肛腸,肝病,糖尿病等24個臨床科室和CT彩超等9個輔助醫技科室。現擁有23個中醫專科專病,其中省級重點中醫專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專科1個,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1項,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2項。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還擁有一批像谷世安,婁健,秦桂榮等享譽敦城的名老中醫,他們在醫院的多個科室起著傳承和主導作用。另外醫院的中草藥齊全,質地優良,炮制規范,根據名老中醫及眾多專家的驗方,自制藥品達14種,經長期應用于臨床,療效確切,深受患者的好評。在突出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同時,不忘中西醫并重。醫院成立了“甲狀腺疾病診治專科,手顯微外科診治專科,血管外科疾病診治專科”,且三大診治專科均處于全市領先水平。基本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人有專長”的特色格局。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正以迅猛之勢不斷向前發展。業務收入由2001年的1500萬元增加到4000萬元;固定資產由1100萬元增加到3215萬元;門診量和住院病人也成倍增長,2007年門診量24萬人次,年出院病人6555人次,人均創收11.6萬元!以上數值無一不說明中醫院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在不斷的向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這顆矗立在敖東古城醫療衛生戰線上的健康衛士 ,正以飽滿的熱情,獨有的身姿,為敦城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預約掛號
-
巴彥淖爾市醫院三級
巴彥淖爾市醫院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47萬平方米,是巴彥淖爾市唯一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主要承擔全市170萬各族群眾醫療保健和各旗縣區急危重癥轉診患者的救治重任。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72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6人,副高級職稱246人,中級職稱342人,初級職稱94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3人,本科學歷630人,專科學歷667人。 醫院設病床1300張,年病床使用率92.37%。內設科室85個,其中,包括臨床科室44個,醫技科室15個,行政后勤科室26個。 醫院堅持“建名院、樹名科”的學科建設理念,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學科建設方案,使醫院形成了龍頭學科與發展學科、特色專業與一般專業、優勢方向與發展方向并存、互長的良性學科發展環境。急診醫學科、婦產科、醫學工程科為醫院重點學科。其中,急診醫學科于2009年順利通過了自治區重點學科評審驗收,在有力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填補了我市醫療衛生系統長期以來無自治區重點學科的空白。介入導管科、放療科、心胸外科、腫瘤內科等新型學科,在醫院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發展穩定,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另外,2001年以來,全院21個二級專科也相繼達到三級醫院建設標準。 醫院堅持“引進與推廣”、“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鼓勵各專科大力引進、推廣、應用醫療新技術和適宜技術,目前多專業領域應用的腔鏡技術日漸成熟,如腔鏡下胃腸道腫瘤根治術及腹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年平均開展百余例,這兩項技術屬自治區領先技術;腔鏡下腎癌根治術與腎上腺腫物切除術年開展20余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占膽囊手術90%,年開展1000余例;婦科腔鏡技術年開展近300例。另外,全膝關節置換術、脊髓高頸段腫瘤切除術、聽神經瘤切除術、嗜胳細胞瘤切除術、甲狀腺聯合根治術、脊柱側彎矯形術、喉癌全喉并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胸腺瘤切除術、直腸癌全系膜切除術、急性心梗腦梗的溶栓治療等大批高新技術在市、區兩級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截至2009年底,醫院已完成三級醫院必備項目156項,重點項目150項。每年開展新技術項目約60多項。 醫院重視科研工作,不斷完善科研工作激勵考核管理機制,相繼制定了《科技論文管理獎勵辦法》、《科技成果獎勵辦法》、《科研經費使用辦法》,對每年評出的優秀論文特別是高水平論著的完成人,及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的科技成果予以獎勵;對獲得立項的科研課題、有前景的自選課題積極予以經費支持。同時將科研工作納入綜合目標《責任狀》考核范疇,將科研任務的完成情況與科室評優、年終獎發放等直接掛鉤。在各項制度措施的激勵下,醫院科研工作取得不菲成績,近三年間,有劉俊芳院長參與完成的《內蒙戰區飲水型砷中毒的病因與防治研究》獲解放軍總后勤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劉俊芳院長負責的《RSA基因多態性與內蒙古地區人群Ⅱ糖尿病及合并腎病的相關性研究》通過了自治區科技廳鑒定,另有4項科研項目通過市科技局鑒定;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5項,盟市級科技進步獎16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每年發表于國內外各級專業刊物的論文百余篇。 在設備購置方面,醫院結合當今醫學發展的趨勢、醫院各專科發展的需要及當地疾病譜的變化情況,積極引進了代表現代醫學診療水平的高、精、尖醫療設備200余臺(件),其中包括1.5T核磁共振、64排CT、800mAX光機、DSA、直線加速器、PSA醫用制氧機、數字化彩超、數字化胃腸機,數字化X線攝影機、X線計算機攝影機等,為提升醫院整體實力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不懈努力,醫院駛入了發展快車道。2010年,全院全年業務收入3.14億元(含老干所),同比增長20%;門診收入7724萬元,同比增長26.9%;住院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18.2 %。門診量43.5萬人次,同比增長5.27%;出院人數3.7萬人次,同比增長8.46 %;手術例數1.01萬例,同比增長7.4%(含門診手術2032例,同比增長2.3%);病床使用率88.19%,同比增長10.8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1.34天;急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97.8 %;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9.6%;治愈好轉率96.87%。 與此同時,醫院還相繼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三級乙等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思想建設先進單位;被國家衛生部、人事部、中醫藥管理局聯合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先進集體、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全國巾幗文明崗。除此之外,醫院還獲得了全區百佳醫院、全區“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全區救災防病先進集體、全區衛生系統赴川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區衛生下鄉先進集體、全區繼續醫學教育先進集體、全區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區青年文明號、全區金融系統信用等級3A單位及全市衛生工作先進集...
預約掛號
-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三級甲等
陽煤集團總醫院是隸屬于山西陽泉煤業集團,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及康復為一體全面向社會開放的大型綜合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是山西醫科大學、長治醫學院等醫藥院校的教學醫院,也是我市最大的醫院集團,下屬第二醫院、一礦醫院等7所基層醫院,總編制床位達1400張。 陽煤集團總醫院建于1950年,原名陽泉礦務局醫院,1997年隨陽煤企業改制而更為現名。醫院位于陽泉市中心地段的市區北大街,占地約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新建的15層18000平方米創傷急救大樓已正式啟動建設(將于2005年正式投入使用)。現開設床位680張,設有臨床一、二級學科30個,醫技科室10個,擁有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00多名,有一批在全國煤炭系統和我省有影響的專家。醫療設備精良,擁有全身螺旋CT、全數字彩超、雙能X線骨密度儀等大型醫療設備,醫療設備總資產達5000萬元。醫院環境優美,綠化面積達38%,是山西省綠化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文明醫院和陽泉市五好醫院。 建院五十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醫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已形成以創傷急救、骨外科為重點,各學科全面協調發展在本地區和全煤系統有影響的醫院,業務水平居本地區領先地位,形成了創傷急救、腎病治療、臨床檢驗、影像診斷介入治療、眼病康復、肢體康復和醫學美容等七個診療中心。2001年全煤系統首家創傷研究所——中華醫學會、中國煤礦創傷學會陽泉創傷骨科研究所在我院正式成立。2004年多家礦山醫療救護中心決定把國家礦山醫療救護山西省級分中心設在我院并舉行了隆重的掛牌儀式。繼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展斷肢再植等高難度技術項目后,近年來開展新技術項目近百項,相繼開展了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腎移植、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介入放射技術等新技術項目,多數項目添補了本地區的技術空白。近年來開展科研20多項,“脊椎損傷的生物力學研究”、“改良胃食道吻合器在胃食道手術中的應用”、“中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及“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等12項科研成果通過了省科委組織的科研鑒定,均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或國內先進水平,有6項科研獲得省科技成果一、二等獎。近五年來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其中國際性刊物4篇,中華系列刊物58篇,國家級刊物380篇。 陽煤集團總醫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積極探索企業醫院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道路,1997年起實施了陽煤企業醫院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道路,1997年起實施了陽煤企業內部醫院的系統化管理,原隸屬于企業各生產單位管理的6所基層醫院統一劃歸總醫院管理,現包括第二醫院、一礦醫院、二礦醫院、三礦醫院、四礦醫院、工程處醫院、亞美醫院及陽泉市醫用氧氣廠、醫療保健公司兩個獨立單位。陽煤集團醫院系統成為我市最大的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范圍不斷擴展,在滿足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醫療保健需求的前提下,醫療服務拓展到全市及周邊地區,陽煤集團總醫院率先在全市開展了“病人選醫生”工作和“賓館化服務”,引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認證,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