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市康復醫院二級
昆山市康復醫院是2008年12月,在原昆山市周市人民醫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公立二級康復專科醫院,地處昆山市北部新城核心區,交通便捷,環境宜人。先后被授予"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醫德醫風示范點"、"蘇州市青年文明號"、"蘇州市巾幗文明崗"、"蘇州市五一文明崗"、"昆山市文明單位"、"昆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昆山市青年志愿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醫院是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江蘇建康學院、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教學基地、昆山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醫院總占地面積約21000m2,建筑面積23090m2。核定床位202張,實際開放床位254張,其中康復床位127張。醫院現有職工324名,其中衛技人員278名,高級職稱13名,碩士研究生學歷9名,康復治療師31名。設有骨與關節康復科、神經康復科、老年康復科、兒童康復科以及內科、外科、婦產科、急診醫學科、中醫科、皮膚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麻醉科等臨床科室,開展運動平衡功能評定、認知功能評定、言語吞咽功能評定、作業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神經電生理檢查等項目,相應開展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傳統康復等治療。開設骨與關節康復科、神經康復科、老年康復科、內科、外科、婦產科6個病區。醫院先后引進了模擬仿真評估測試訓練系統、康復機器人、主動神經康復訓練系統、Tecnobody平衡功能訓練治療儀、Elink訓練控制系統、認知功能康復訓練系統等一百多臺國內外先進的康復治療設備;擁有GE16排螺旋CT、日本島津數字胃腸機、X光機、CR、DR、彩超、電子胃腸鏡、氬氣刀、C型臂X線機、全自動生化儀、血液分析儀、麻醉機、電子陰道鏡等一批國內先進的醫療器械。主要開展腦外傷、腦血管意外、脊髓損傷、燒傷、骨關節損傷、工傷、兒童腦癱等疾病的康復診斷、治療和評定,以及常用低溫矯形器制作、裝配和訓練等。醫院致力于康復專科特色發展,近年來,在加強康復專科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大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分別與德國勒沃庫森康復中心、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佳木斯康復醫院建立人才培養和技術合作關系。開展FES功能電刺激、BTE、EINK手功能訓練、膀胱容量測定等新技術、新項目40余項;專科學術地位逐步鞏固,49人次分別擔任國家級、省、市各醫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委員。昆山市康復醫院已全面啟動二期建設工程,計劃新增床位350張,屆時將成為以慢性病后遺癥、物理性損傷康復治療為主、在蘇州地區乃至全國具有一定規模的三級康復醫院,為全市居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康復治療服務。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三級甲等
公開資料顯示,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北街,和月壇公園、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毗鄰,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及教學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北京市首批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員,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知名醫院建立了穩定、良好的技術協作關系。曾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評為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先后兩次榮立集體二等功。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擁有14層醫療病房大樓,冷暖中央空調控溫,內部基本醫療設施達市內醫院一流水平。醫院現設床位400張,臨床開展了心血管、血液、腎病、呼吸、消化、內分泌、神經內科、老年病專科、普外、泌尿、肝膽、創傷骨科、骨病、脊柱、胸外、心外、神經外科、婦科、口腔、眼、耳鼻喉、皮膚、中醫、頸肩腰腿痛專科等學科及專業。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創傷骨科、微創外科、肝膽外科、介入治療中心、針刀治療中心、老年病專科為重點科室,在社會及武警部隊內有一定影響。院內設有“120”、“999”急救中心定點急救站,可24小時提供危急重癥急救服務。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裝備有德國西門子高速螺旋CT、美國GE大型C型臂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西門子數字胃腸X光機、飛利浦1200mA X光機、柯達CR機、全院化PACS系統、GE ViVi-7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德國耶格MS肺功能檢查儀、強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ALLGAIER系列內窺鏡(胸腔鏡、椎間盤鏡、關節鏡、膀胱鏡、鼻竇鏡及其它內窺鏡)、體外震波碎石機、紅光治療儀等價值近1億2千萬元的儀器設備。手術室為層流潔凈手術室,內部設施及潔凈度居國內先進水平。 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質量建院”的方針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方向,堅持走“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學科發展之路,注重培養和引進人才,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持續改進和提高醫療質量,醫療技術、醫院管理等方面均達到了較高水平。現有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86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59人。在射頻消融、經皮冠狀動脈成形加支架、心臟瓣膜置換、冠狀動脈搭橋、關節置換、脊柱矯形、腹腔鏡手術、直腸癌根治、全胃切除、肝葉及肝部分切除、高位膽腸吻合、危重病人搶救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預約掛號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二級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北京藏醫院(暨北京民族醫院)始建于1992年,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行署聯合創建。1998年經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決定把北京藏醫院擴建為一所“以藏醫為主,多民族醫為一體,民族醫、中西醫結合、醫教研結合的國家級民族醫療機構”,并于2000年在亞運村異地擴建,2002年竣工遷入現址。 北京藏醫院建院以來,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各部委局的關懷與指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目前醫院占地面積22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00張,開設藏、中、西醫8個臨床科室,10個醫技科室和4個住院病區。其中藏醫心腦病科、藏醫胃腸病科為特色專科,藏藥浴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醫院配有現代化的診療設備,包括進口MRI、全數字化X線攝像系統、多層螺旋CT、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同時醫院已啟動PCR實驗室,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北京藏醫院在建設與發展中,注重臨床、科研和教學緊密結合,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與人才優勢,不斷提升民族醫藥內涵,并與國內外十幾家科研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在藏醫臨床研究、文獻研究、藏藥研究、藏醫醫技醫法搶救與整理方面成果顯著。已完成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部級項目數十項,2項科研成果已獲得國家專利,發表民族醫藥專業論文數百篇、專著十余部,目前正在穩步推進財政部項目“藏醫心腦血管臨床和民族醫技醫法傳承及新藥開發研究”。完成北京市名老藏醫藥專家師帶徒工作,連續舉辦十一屆“全國藏醫藥高級研修班”和數屆國際藏醫藥培訓班。我院是成都中醫藥大學、青海大學藏醫學院、西藏藏醫藥大學的教學實習醫院,中國民族醫藥協會、北京市中醫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民族醫藥協會醫師分會會長單位,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托申報單位。我院于2021年與山南市藏醫醫院和西藏甘露藏藥產業集團分別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藏醫醫聯體和西藏藏醫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促進了藏醫藥事業發展和繁榮,服務健康中國戰略。 北京藏醫院秉承“繼承、創新、和諧、精誠”的院訓,發揮自身地處北京的區位和行業優勢,推動藏醫藥和民族醫藥的挖掘傳承和研究創新,服務首都各民族群眾,服務西藏及涉藏重點省。致力于為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議、推動民族醫藥法制化進程,已經成為落實民族政策、傳承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培育人才的重要平臺。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青浦區中醫醫院二級
上海市青浦區中醫醫院于1981年12月在原城東鄉衛生院基礎上改建成立,2006年11月整體搬遷至城區中心地段青安路95號,毗鄰青浦第一中學,是一所中西醫并重、各專業門類設置齊全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是龍華中醫醫院集團成員單位,上海市中醫藥大學實習醫院,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首批教學基地。醫院占地面積26.4畝,業務用房面積1.5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53張,實際開放246張,醫院有在職職工498人。截止2012年11月底門急診量590092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幅4.1%;出院7635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幅1.2%;業務總收入18381.7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幅6.1%。 醫院的“竿山何氏中醫”已經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醫院肛腸科2006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國家級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2012年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培育項目;醫院針灸科200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農村醫療機構針灸理療特色專科,2011年成為區領先學科,2012年入選“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建設計劃”;醫院有3個老中醫工作室,聘請有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市中醫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等多家三級醫院的專家教授開展專家門診。目前醫院中醫有內、外、婦、兒、肛腸、針灸、推拿、骨傷、皮膚、腫瘤、康復醫學、老年病等專業。西醫有急診、內、普外、骨科、泌尿、婦、兒、眼、耳鼻咽喉、口腔、腫瘤、麻醉、病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科等。肛腸科、針灸科、外科肝膽腔鏡組已形成特色,成為區內乃至周邊地區有影響力的特色專科。僅微創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泌尿疾病、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手術已達6000例余次。 醫院擁有一批較先進的醫療設備,如:日產東芝ASTRION4螺旋CT,西門子全數字攝片系統(DR),日產富士能電子胃鏡、腸鏡,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系統,科怡人鈥激光手術系統等先進設備。 醫院1994年通過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二級甲等醫院等級評審,1999年率先在區內實行服務承諾制,主動接受病員及社會監督。1991-1992年度榮獲“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被上海市衛生局中醫處評為“放心藥房”、2001-2002年度榮獲“上海市農口系統文明單位”稱號、1998-2005年連續被青浦區委評為“五好”黨支部和先進黨總支、2005年—2012來連續4次榮獲“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稱號,今年醫院正創建“上海市文明單位”。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吳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
上海市閔行區吳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一所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占地面積4626平方米。下設有2個社區衛生服務點,6個村衛生室,為轄區內提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吳涇鎮面積:32.5km2,有9個居委、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89861萬,其中戶籍人口50695萬,外來流動人口39166人,60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5.9;離休干部人33人;殘疾人909人。中心在職職工數144人(包括14名鄉村醫生),專業技術人員117名,占總人數81.25。專業技術人員中:副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24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總人數的20.51;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12人,占10.26;大專63人,占53.84;全科醫師8人,占臨床醫師29.63。中心設有"三科一室"。即:醫務科,預防保健科,行政科,辦公室。醫務科設有內科,外科,中醫科,口腔科,腸道科,放射科,檢驗科,中西藥房,理療科,B超心電圖室。中心核定床位62張,床位使用率90。家庭病床12張。與市五醫院、市六醫院及其它三級醫院建立雙向轉診。2007年門診量達120029人次,平均日門診量435人次。中心組建了6支由臨床醫師、護士、公衛醫師組成的全科團隊,以團隊形式全面承擔起社區居民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腫瘤的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把各項工作落實到社區、家庭和個人。為社區居民提供中心、站點、家庭"三站式"的綜合衛生服務。中心從2006年起進行了信息化建設。包括機房建設、軟件建設和硬件配備。目前中心已與吳涇服務站、6個村衛生室、氯堿門診部和9個居委會全部網絡貫通,實行信息化管理,做到動態更新。至2008年9月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her)建檔41101人,綜合建檔率81.07,居住卡1050人;高血壓建檔管理6692人,管理率85;糖尿病建檔管理1953人,管理率74.74;孕產婦管理708人,兒保管理4449人,計免管理8168人。本中心于2006年9月通過評審創建為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連續年多次榮獲"閔行區文明單位"、"閔行區愛國衛生先進單位"。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第二冠名:上海市閔行區紅十字華漕老年護理院)位處閔行區西北部,東接長寧,西北與青浦、嘉定相連,南面大虹橋開發區,是一所一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中心服務面積為28.1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42萬,常住人口19.38萬,外來人口遠超本地人口,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人口導入區。 中心建筑面積10533.5平方米,下設一個紀王分中心,祥賓、紫薇兩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6個村衛生室。核定床位128張,實際開放床位225張,建立家庭病床145張,按照標準設立了全科、中醫科、預防保健科等科室。現有衛生技術人員247名,執業醫師102名,執業護士105名,醫藥劑人員40名。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具有中級任職資格人員53名,具有全科任職資格醫師40人,占衛技人員總數的16.19%。本科及以上學歷94名,占衛技人員總數的37.65%。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江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婦幼保健院二級
閔行區婦幼保健院系公立、非營利性、專業從事婦女、兒童保健的醫療機構。醫院主要承擔全區婦女、兒童預防保健、臨床及健康教育的指導與督查任務,集“醫療、科研、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為一體 堅持基本醫療服務 按比例開展特需 實現多層次服務。 醫院發展至今,始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的服務模式,既承擔著政府公共衛生職能,又具備產科臨床功能,為保障閔行區婦女兒童的健康、安全作著不懈的努力。 一、臨床業務工作 1、我院現開設門診和住院服務。門診設有婦科、產科、計劃生育、婚前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營養指導、兒童保健、兒童眼保健,每天開放專家門診。聘請市、區各級專家開設乳腺病專科、遺傳優生咨詢、生殖健康咨詢指導等專業門診。 住院設有婦科、產科、計劃生育、麻醉手術科。核定床位50張。病區設有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特需病房;并開展導樂分娩、分娩鎮痛、無痛人流等特殊服務項目。 2、特色項目:特需產科、全身運動質量評估(GMs)、0-3歲早期教育、嬰兒游泳、撫觸、兒童訓練發展等。 二、公共衛生工作 1、指導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基層婦幼保健工作。 2、閔行區唯一一所承擔婚前醫學保健服務的定點醫療保健機構,目前閔行區婚前保健服務點免費提供婚前醫學檢查和咨詢,地址位于閔行區七莘路750號(閔行區民政局婚姻管理登記處二樓)。 3、負責全區婦女病普查工作。 三、合作共建 閔行區婦幼保健院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瑞金集團閔行區中心醫院合作共建,促進我區衛生能級提高的同時提高我院的醫療技術水平,通過全方位的合作,加速學科建設,加快人才梯隊的培養,實現互補雙贏,共享醫療資源,共同組建一個兒童保健領域的高水平、高效益的創新團隊來推動閔行兒童保健水平的整體提升。而和閔中心的合作則從縱向、橫向使衛生資源整合,錯位聯動、錯位互補、錯位發展,通過合作,使雙方達到既定的目標,為提高我院衛生醫療的能級水平而努力奮斗。
預約掛號
-
北京市朝陽區第三醫院(朝陽區第三醫院)二級
朝陽區第三醫院(北京市朝陽區精神衛生中心)是朝陽區屬二級精神病專科醫院,為全區近300萬人口提**神衛生保健服務,承擔著全區城鄉范圍內精神科常見病、多發病和較疑難病癥的診治任務,并接受區內一、二級醫院會診和基層精神科的轉診,是朝陽區精神疾病的治療、康復中心。醫院為健康人群提供多形式、多方位的心理衛生保健服務,聘請國內知名心理專家對各種心理障礙者提供咨詢和治療服務。醫院精神病科是區政府勞動鑒定委員會和區殘聯的指定醫學鑒定單位,是區內精神病科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基層精神科醫生臨床進修醫院。 朝陽區第三醫院擁有一支傾心熱愛精神衛生事業的專業技術隊伍,人員梯隊合理,其中擁有碩士學位7名,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護師1名。近年來,在區政府、區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安定醫院的技術指導下,醫院的臨床專業技術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全面開展了心理測查、集體心理治療、個別心理治療、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無抽搐電痙攣治療、工娛治療及各項輔助檢查都已經全面展開。同時在科研、教學領域不斷探索,在醫院規模、科室設置、管理水平以及人員素質上發展較快,取得令人矚目的進步。 朝陽區第三醫院精神病科設男、女病區和老年病區共7個病區,病室整潔舒適、安全方便,床位布局合理。寬敞明亮的活動大廳具有多種功能,音樂影視廳裝有大屏幕、系列立體聲視聽設備,舒適安全的生理型彩色座椅,書法繪畫、樂器演奏、歌詠舞蹈、有獎游戲、圖書閱覽、手工勞動、外出春游等多樣化工娛療活動項目,為患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治療康復條件。對各種精神疾病處進行正規的系統藥物治療外,還采取心理治療、中醫治療、工娛治療、功能訓練等多種療法,為精神病患者康復走向社會奠定了基礎。 朝陽區第三醫院門診部位于朝陽區紅廟延靜西里,設有普通精神科門診、中醫精神科門診、專家門診、心理咨詢門診、針灸門診。中醫精神科是醫院特色項目,由全國著名中醫精神科專家、前中國中醫腦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彥恒主任醫師親自應診,中醫學以人為本的整體觀念和王彥恒主任精深獨特的中醫精神科理論及療法為許多難治性精神病人解除了痛苦,贏得了眾多海內外患者及其家人的贊譽。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