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齊哈爾協育友好醫院(齊齊哈爾第二醫院)二級
齊齊哈爾第二醫院始建于1950年,1995年與齊齊哈爾市婦保健院合并,50多后的發展,目前成為以婦幼保健為中心,以兒科、婦產科為重點,內外、骨等各科協調發展的大型綜合性醫院,2001年通過衛生部審核,成為黑龍江省首家三級申等婦幼保健院。 醫院坐落在我市建華區中華西路38號,現有在職職工50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23人,有正高職19人,副高職69人,中級196人,醫院編制床位500張,開設46個醫療保健科室。其中:齊齊哈爾兒科疾病研究所,小兒外科腹腔鏡治療中心、婦產科疾病研究所、兒童急救中心,兒童腦癱康復中心、婚姻保健中心、更年期綜合癥防治中心、老年康復治療中心、新生兒疾病查中心、兒童感覺綜合失調訓練中心及吉林大學遠程教學護理本科教學護理本入教學基地均設在我院。同時還是我市療保險、人壽保險 、平安保險、新華保險、車輛保險定點醫院。有萬元以上大型設備一○四臺(件):美國產螺旋CT、美國惠普4500型全身彩色B超、麻醉機、美國太空實驗室動態心電監護系統、數字化腦電圖儀、自凝刀、腹腔鏡、數字胃腸機等。
預約掛號
-
齊齊哈爾建華醫院(齊齊哈爾建華廠醫院)三級
齊齊哈爾建華醫院(原建華廠醫院),是具有65年歷史,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社區衛生服務于一體的國際三級乙等醫院。是市城鎮職工、居民、工傷、女工生育、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扎賚特旗城鎮職工、居民醫療保險、黑龍江省新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愛嬰醫院、市城鄉醫療救助定點醫院嗎、齊齊哈爾醫學院教學基地。 齊齊哈爾建華醫院前身,是國營建華機械廠職工醫院。在大型軍工企業改制中,職工醫院被分離“母體”,于2007年2月8日完改制,并掛牌為“齊齊哈爾建華醫院”,在齊齊哈爾市民政局注冊,屬非營利性股份制醫院。 一、 自然狀況: 建華醫院(南院、北院)占地面積5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8000平方米。開放床位720余張,現有員工1067名,其中正高級職稱85人,副高級職稱151人,中級職稱117人,初級職稱522人。 二、 科室數量: 建華醫院(北院)職能管理科室有: 辦公室、醫務科、護理部、糾紛接待辦公室、財務科、醫療保險科、人事科、企業文化部、感染科、信息科、疾病監控科、病案稽查科、微機中心、后勤設備科、保衛科、學生科、教務科、采購供應科、市場開發部、新農合管理辦公室、廣告部、供應室共22個科室。 臨床醫技科室有: 內一科(神經內科)、內三科(糖尿病、腎病專科)、內四科(消化內科)、外一科(普外科)、外三科(前列腺、結石治療專科)、外四科(骨外科、股骨頭疾病專科)、燒傷科、腰間盤科、乳腺科、眼科、耳鼻喉科、健康管理科、綜合門診、急診、重癥醫學科、皮膚科、老干部科、中醫門診、麻醉科、手術室、發熱門診、口腔科共22個科室。 建華醫院總院(南院)臨床醫技科室有: 內五科(神經內科)、內六科(心血管專科)、內七科(糖尿病、腎病科)、內八科(心血管專科)、內九科(心血管專科)、中醫腫瘤科、大自血科、過敏反應科、腦外科、間盤科門診、重癥醫學科、急診科、婦科、產科、影像科、功能科、口腔科、皮膚科、檢驗科、藥劑科、手術室、麻醉科、膝關節疾病專科、后勤總務科共24個科室。 三、 大型醫療設備 影像系統:低場核磁2臺、CT3臺、已訂購新雙排CT1臺和螺旋刀1臺,X線(DR)2臺,西門子數字化鉬鎢雙靶乳腺X線機(DR)1臺,DSA(血管數字照影機)1臺,彩超5臺,實時四維心臟彩超(美國WE9)2臺,實時四維胎兒彩超1臺。 檢驗系統(按三級甲等醫院標準配置):日立7600-01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西門子IMMULITE2000全自動化學發光儀,西門子ADVIA-CP全自動化學發光儀,日本AIA-360全自動酶免分析儀,RT-6100酶標儀,RAYTO RT-3900 96針洗板機,AVE763B全自動尿液有型分析儀,德國美創18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日本西森美康五分類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SOUTH990BCT全自動血粘度動態分析儀,日立70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西森美康三分群血細胞分析儀。 手術室:配備有3間百級層流手術室,配備有腹腔鏡、宮腔鏡、腰間盤鏡、經皮腎鏡、*鏡、關節鏡、LEEP刀(利普刀)、腦外顯微鏡、麻醉監護儀、呼吸機等設備。 病理科:配備有大型病理室、分子病理室、干細胞室、基因檢測室。 重癥醫學科(ICU):配備有進口高檔呼吸機12臺、多功能心肺復蘇機、血氣分析儀、有創監護儀、無創監護儀等設備。 網絡中心:實行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軟件(HIS),檢驗信息管理系統軟件(LIS),影像管理系統軟件(PACKS)和醫院電子病歷(EMR)現代化管理模式。 四、 重點專科 燒傷科、腰間盤科、乳腺科、神經內科已被市衛生局評定市級重點專科。其中,燒傷科、腰間盤科、乳腺科是全市唯一重點專科。 婦產科是全市產科學科帶頭人梯隊建設單位,婦科腔鏡學會掛靠單位。專家隊伍、技術力量、醫療設備、醫療規模、服務環境在市獨樹一幟,形成了婦產科技術品牌。 冠心病專科,以“三平衡”即血液平衡、激素平衡、膳食平衡療法和干細胞療法為獨家特色,讓冠心病患者找到了康復的新途徑。 五、 特色專科 普外科:以腹腔鏡微創治療膽囊疾病為特色。 胸外科:以治療氣胸、血胸為特色。 腦外科:以治療腦外傷、腦震蕩為特色。 骨外科:以治療骨創傷為基礎,以突出治療股骨頭疾病為特色(開展介入治療、干細胞治療,人工股骨頭置換)和顯微外科手術治療。 泌尿外科:以治療泌尿系結石、前列腺增生為特色的微創治療。 眼科: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 內科系統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為主要特色。在“三平衡”療法和干細胞治療冠心病外,還開展DSA全介入治療。 糖尿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足。干細胞治療腦血管疾病。 過敏反應科應用摩拉經絡檢測治療儀、臭氧大自血治療已形成了特色。
預約掛號
-
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座落于松嫩平原上的工業重鎮、美麗的嫩江西岸—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 醫院始建于1954年9月,1986年更名為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多年以來,醫院秉承老一輩的光榮傳統,汲取醫療衛生事業的精髓,勵精圖治、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伴隨祖國發展的腳步,走過了近60年的光輝歷程。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經全院職工的努力拼搏,醫院在辦院規模、專業技術、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95年經衛生部批準成為黑龍江省西北部地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2010年通過第二輪三級甲等醫院評審。醫院是齊齊哈爾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首批定點醫院,哈爾濱鐵路局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省級、市級定點醫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齊市首家省級職業病健康體檢醫療機構和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并獲得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黑龍江省級文明單位,黑龍江省誠信單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黑龍江省“三下鄉”先進單位,全省衛生系統正風行風工作最佳單位和黑龍江省花園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醫院有美國GE 1000mA C型臂血管造影機、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美國GE 1.5 T磁共振、美國GE螺旋CT、美國GE ECT機、日本島津數字化胃腸機、韓國麥迪遜彩超及飛利浦彩超、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富士CR、日本歐林巴斯腹腔鏡、關節鏡、等離子電切鏡及氣壓彈道碎石鏡和超反射腦磁治療儀及全市首家引進的帶有熒光技術的電子支氣管鏡和全省最先進的16人大型全電腦控制高壓氧艙,精良的醫療設備為提高臨床診治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保證。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誠信為保障、以技術為依托、以滿意為標準”的辦院方針,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醫院編制床位800張,醫務人員達1026人,專業技術人員87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89人,高級職稱技術人員234人,資產總值已達2.3億元。醫院設臨床科室37個,輔助科室16個,設心內科、神經內科、骨外科、普外科和婦產科5個重點專科。通過合理的規劃和資源整合,現已形成東區大綜合,西區大專科為特色的醫療格局。醫院的科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醫院的綜合實力得到了加強,已經形成了一支業務精、能力強、作風嚴、技術高的專業隊伍,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技術服務。醫院建筑面積5.3萬多平方米,占地面積7.1萬平方米。為了使患者擁有更加舒適的就診環境,醫院積極籌措資金,不斷改善患者的就醫環境, 2013年在東區興建內科綜合樓,在西區興建門診樓共計4萬多平方米。 醫院始終致力于醫療技術的發展,瞄準國內醫療新技術,不斷創新,卓有成效地開展了一批在省內具有先進水平的診療方法。開展了心腦血管疾病、肝癌、肺癌和股骨頭壞死等疾病的介入治療,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胸心外科開展了體外循環下心臟瓣膜置換術、心臟不停跳下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及各種復雜先心病手術;骨外科開展了斷指、斷臂再植術和全髖置換術;普外科開展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直腸癌根治術及胃癌根治術;泌尿外科開展了前列腺等離子氣化電切術和經皮腎及輸尿管碎石取石術;神經內科開展了康復—藥物一體化治療腦卒中;婦產科在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盆腔囊腫、無激素治療更年期綜合癥、陰式治療子宮肌瘤等微創手術處于全市領先水平;;血液透析室設備先進、技術嫻熟、環境舒適,年透析患者量1.5萬多人次;神經外科開展了顱內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核醫學科的核醫學診斷技術處于全省領先的基礎上,側重核素治療方面的研究;甲狀腺病的診療系統化、規范化,已形成了手術治療、核素治療和中藥治療一體化的專業特色,影響輻射到東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心內科開展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放療 科擁有X刀、近距離遙控后裝機和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可開展規范化腫瘤放射治療,受到腫瘤患者和家屬的歡迎。檢驗科開展染色體檢查為優生優育提供科學指導;超聲科開展在超聲引導下肝、腎、肺的介入治療。手術間的凈化程度達到百級和萬級,能夠充分滿足三級甲等醫院的醫療需求。醫院在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醫院以技術創新為先導,以醫療應用研究為重點,努力做好科研成果與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碩果累累。 隨著先進醫療設備的引進、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正在快速發展,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一附院人將在“厚德、尚學、求是、達仁”的院訓指引下,堅持“讓患者滿意是我們永遠的追求”的服務理念,弘揚“仁厚、務實、和諧、奉獻”的醫院精神,在“肩負社會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醫院使命的感召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一方百姓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洮南市中醫醫院二級
洮南市中醫院始建于1953年,已有54年的建院歷程,幾經易名,1964年改為洮安縣第二醫院,1980年改為洮安縣中醫院,1982年由富文街搬遷到光明南街,移地建起二層門診病房綜合樓,又建磚瓦房48間,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1987年改稱洮南市中醫院。1991年建起一棟300平方米的內科病房,2002年與沈陽第三建筑公司聯合開發了光明南街門市樓,中醫院住宅樓、中醫院門診病房樓共1.2萬平方米,解決職工上班遠、住樓困難的問題。同時對急重癥患者搶救贏得時間。醫院自籌資金260多萬元,接門診病房樓第三層806平方米,婦科療區、大會議室584.63平方米,行政辦公樓713.77平方米。 在2004年被白城市評為花園式先進單位;2005年通過國家發改委、衛生部考察和省發改委、衛生廳論證確定我院列入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建設計劃項目,給予投資180萬元,通過吉林工程公司白城分公司的評估論證后,由市發展計劃局審批,經市規劃處、設計院等部門的設計,2006年新建門診病房綜合樓三層,建筑面積為1683.04平方米。 洮南市中醫院科室齊全,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五官、急診、220急救中心、糖尿病科、肛腸科、皮膚科、理療室、麻醉科、手術室。骨傷科被評為省重點專科專病科;糖尿病、肛腸科被白城市評為重點專病科室。醫技科室有放射線室、CT室、檢驗科、彩超室、B超室、心電室、制劑室、煎藥室、血液透析室。還有行政辦公室、黨辦、醫務科、質管辦、護理部、信息科、藥劑科、設備科、財務科、總務科、保衛科等。 洮南市中醫院現有職工188人,有高中級職稱人員122人,其中中醫主任醫師4人,中醫副主任醫師10人,副主任中藥師1人,中醫主治醫師21人,主管中藥師10人,現編制床位120張,實際開放床位100張。 洮南市中醫院投巨資購置國內外先進醫療設備。現擁有美國匹克全身CT、日本東芝彩超、全自動血球計數儀、500MA影像X光機、心電工作站、腦電地形圖、全自動中藥煎制包裝機、血液透析機、CR等先進設備。 現在洮南市中醫院已發展成為以中醫藥為主,中西醫結合,服務功能齊全,綜合實力雄厚的現代化中醫院,1993年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蟬聯十四年保持榮譽稱號,1999年被省中醫管理局評為農村中醫藥人才培養先進單位,同年10月被國家中醫管理局選定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縣)建設龍頭單位;2000年被白城市衛生局審定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被市選定為社會保險、人壽保險、公安傷害、交通肇事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預約掛號
-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二級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組建時間:1958年;審批部門:長嶺縣衛生局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所有制類別:全民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總體規模 床位150張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機構設置(職能科室)院辦 財務科 醫務科 護理部 病案室 保健科 醫療保險科 農合辦 保衛科 總務科 統計科 供應科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臨床科室:內科 普外科 骨科 婦科 急診科 門診部 門護 五官科 皮膚科 口腔科 理療室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輔助科室:CT科 放射線科 檢驗科 電診科 手術室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人員編制:203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 中級職稱46人 初級職稱104人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專科優勢特色:婦科開展無痛性人流及無疤痕切口手術,用激光治療宮頸錐切術等;內科開展顱內血腫微創清除技術 <br> 長嶺縣第二人民醫院主要成果及獲獎情況 94年晉升為“二級丙等醫院”
預約掛號
-
敦化市中醫院二級
敦化市中醫院始建于1958年,歷經了五十載的艱苦創業,和幾代人的不懈奮進,使之有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現今敦化市中醫院已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融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非營利性中醫醫院”。同時也是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敦化醫院和吉林省內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亦是公安創傷及保險定點醫院。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目前已擁有固定資產3215萬元,建筑面積達18500平方米。在職職工349名。(其中中醫藥人員124人,醫藥人員177人)高級技術職稱 23人,中級技術職稱11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人。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服務功能健全,醫療設備先進。擁有美國全身CT及日本東芝螺旋CT機;美國ATL彩超;日本產柯達CR850數字顯影X線;日本島津8000全自動生化儀;德國狼牌腹腔鏡等10萬元以上設備25(臺)件,專業設備總價值達1542.8萬元。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開放床位230張,設有心血管內科,腦病內科,普外科,骨傷科,婦產科,綜合科6個住院療區;并擁有一流設備的手術室,可開展普外、腦外、骨傷、泌尿、血管、婦產、五官等高難度手術。醫院設有6249999急救綠色通路,能開展各科急診急救。門診設有內,外,婦,兒,骨傷,口腔,針炙理療,五官,脊柱,肛腸,肝病,糖尿病等24個臨床科室和CT彩超等9個輔助醫技科室。現擁有23個中醫專科專病,其中省級重點中醫專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專科1個,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1項,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2項。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還擁有一批像谷世安,婁健,秦桂榮等享譽敦城的名老中醫,他們在醫院的多個科室起著傳承和主導作用。另外醫院的中草藥齊全,質地優良,炮制規范,根據名老中醫及眾多專家的驗方,自制藥品達14種,經長期應用于臨床,療效確切,深受患者的好評。在突出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同時,不忘中西醫并重。醫院成立了“甲狀腺疾病診治專科,手顯微外科診治專科,血管外科疾病診治專科”,且三大診治專科均處于全市領先水平。基本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人有專長”的特色格局。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正以迅猛之勢不斷向前發展。業務收入由2001年的1500萬元增加到4000萬元;固定資產由1100萬元增加到3215萬元;門診量和住院病人也成倍增長,2007年門診量24萬人次,年出院病人6555人次,人均創收11.6萬元!以上數值無一不說明中醫院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在不斷的向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這顆矗立在敖東古城醫療衛生戰線上的健康衛士 ,正以飽滿的熱情,獨有的身姿,為敦城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預約掛號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阜蒙縣人民醫院)二級
阜蒙縣人民醫院位于阜新鎮繁榮大街中段,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為一體的縣級綜合性醫院,也是本省第一家被國家評審通過的二級甲等醫院,擔負著全縣74萬各族人民的醫療、保健、急救任務。 阜蒙縣人民醫院近年來以陳瑞廷院長為核心的院領導班子,與時俱進,不懈努力,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醫院的特點大膽改革,勇于創新,以發展和戰略的眼光制定出了一套促進醫院發展和推動全縣衛生事業發展的改革措施,闖出了一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求生存、謀發展的改革之路,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非凡的成就。特別是2002年新落成的8172m2的綜合大樓,更是為自治縣乃至周邊地區的人民群眾提供了先進、科學、現代化的醫療服務場所,為自治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阜蒙縣人民醫院現有正式職工508人,床位300張,總資產達4900萬元。自1995年起縣醫院在阜新地區率先引入“激勵機制”,實行了“全員聘任制”和“院科兩級核算制”,在人事制度上徹底打破了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和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義大鍋飯;1997年率先引進微機管理系統,使醫院的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在為患者提供診治服務過程中和在醫療事業發展的進程中,各種大型、先進、精密的儀器設備始終發揮著巨大作用。2005年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醫院投入550萬元巨資,更新、購置了一系列先進儀器設備,包括西門子Spirif雙排螺旋CT機、東芝SSA550A/Nemio30數字彩超、柯達計算機放射線成像系統、DG3310A移動式C臂X光機、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尿分析儀、獅王牌手術雙母無影燈、全自動組織脫水機、病理顯微圖像分析系統等等,使原本雄厚的裝備實力又有了新的質的飛躍,使各種疾病特別是急、重、特疾病的診斷更加快捷,診斷準確率更加提高,從而為患者及時治療、早日康復創造了先決條件。 阜蒙縣人民醫院還非常注重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每年投入50余萬元用于人才培訓,每年都派出一批業務骨干到中國醫大二院進修,業務素質不斷提高,目前有很多高、尖、難的手術在縣醫院都能開展,極大減輕了患者去外地手術的不便及支付昂貴醫療費用的負擔,特別是斷指再植術的成功填補了阜新地區醫療史上的空白,婦科、腦科、骨科、泌尿科的手術在本地區也處于領先水平,吸引了大量慕名前來就醫的患者。 阜蒙縣人民醫院針對阜蒙縣經濟相對落后的狀況和農民連續遭受干旱自然災害的情況,自98年以來,縣醫院領導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好地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工作做到實處,制定了一系列便民利患措施:為自然發病的農民患者減免住院醫療費用10%(藥費除外),幾年來共為患者減免醫療費用高達200余萬元。婦產科實行了單病種收費(正常分娩500元,子宮肌瘤、卵巢囊腫1800元,剖宮產1400元,引產350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對直接購藥的患者開設了免掛號窗口,門診大廳滾動屏及各科門前的公示板向患者公示各種藥品和醫療收費價格,住院患者實行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還為特殊需要的患者設置了高間病房,投資100余萬元成立了急救站,開通“120”急救通道。 阜蒙縣人民醫院兩次被省衛生廳授予全省衛生系統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兩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先進集體”,市衛生局授予“優質服務單位”,被縣政府評為“經濟管理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被市總工會評為“模范職工之家”,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標準化建設“五星級單位”。
預約掛號
-
錦州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錦州市中醫院隸屬錦州市衛生局直接領導,是遼西地區規模較大的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集預防、保健、臨床、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地處錦州市太和區凌南西里29號,位于錦州市高科技工業園區內,與錦州市人民政府及所屬單位毗鄰。周圍有209家企事業單位、駐軍、學校及太和區凌南街道轄區人口約4萬余人。<br> 錦州市中醫院占地面積20741平方米,建筑面積15346平方米,其中醫療占用12000平方米,固定資產1994萬元,流動資產194萬元,各類專業設備500萬元。設有病床320張(編制252張),在編人員350人,在崗人員266人,其中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25人,主治醫師44人,護理人員59人,藥技化驗員55人。醫院堅持突出中醫特色,注重專科專病的建設與發展,在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色。臨床科室除內科、外科、中醫科、兒科、婦產科、五官科、針灸科、眼科、口腔科、按摩科、皮膚科以外,獨立的專科病占有一定的位置(如性病、結石病、肝病、肛腸病、類風濕、糖尿病等),有的專科專病已構成一定的規模,知名度很高。<br> 1991年,錦州地區較早的創辦的男性科、性病科、性醫學專科集臨床治療、心理咨詢為一體,在“性”這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里,不斷的耕耘,取得了很大的成績。1997年被市衛生局批準為“錦州市性病防治指定醫院”。1998年創立全國首家“錦州市性病學醫院”,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選用先進的診斷與治療設備,為幾萬余患者解除難言之苦。1992年創立遼西首家規模較大的錦州市結石病治療中心,使對結石病的治療水平達到新高度。“輸尿管氣壓彈道碎石機”第五代體外沖擊波碎石機,腹腔鏡等治療設備臨床的應用,已入先進之列。1982年設立的肛腸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肛瘺、肛裂、肛周膿腫等肛腸疾病。經過多年臨床,把藥物治療、注射治療、手術治療、激光治療等治療手段相融合,對不同疾病采用相關療法,選用CFXJ-JB型大腸內窺鏡、排糞造影,CPX-4B型多功能肛腸治療儀等先進設備診治患者。<br> 錦州市中醫院中醫專家云集,名醫薈萃。專家攻克治療“病毒性心肌炎”這一頑疾譽滿遼西,對心血管病的治療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收到奇效。醫院自制中成藥丸、散、酊、栓、膠囊達60余種。如潤腸丸、坐骨神經丸、肺炎2號、心肌愈平丸、復合舒肝丸等應用臨床十多年,深受患者歡迎。<br> 錦州市衛生局開醫療機構改革之先河,率先在錦州地區公開招聘錦州市中醫醫院院長。1982年畢業于遼寧中醫院,現為全國乳腺病中醫學會委員、主任中醫師張建華,成為“被聘院長第一人”。如今,新一屆領導班子,正運疇帷幄,為中醫事業的發展努力工作。
預約掛號
-
錦州市第二醫院(錦州二醫院)三級
錦州二醫院(錦州市惠民醫院)位于遼寧省錦州市凌河區南京路六段2號,是國家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
預約掛號
-
巴彥淖爾市醫院三級
巴彥淖爾市醫院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47萬平方米,是巴彥淖爾市唯一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主要承擔全市170萬各族群眾醫療保健和各旗縣區急危重癥轉診患者的救治重任。 醫院現有在職職工172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6人,副高級職稱246人,中級職稱342人,初級職稱949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3人,本科學歷630人,專科學歷667人。 醫院設病床1300張,年病床使用率92.37%。內設科室85個,其中,包括臨床科室44個,醫技科室15個,行政后勤科室26個。 醫院堅持“建名院、樹名科”的學科建設理念,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學科建設方案,使醫院形成了龍頭學科與發展學科、特色專業與一般專業、優勢方向與發展方向并存、互長的良性學科發展環境。急診醫學科、婦產科、醫學工程科為醫院重點學科。其中,急診醫學科于2009年順利通過了自治區重點學科評審驗收,在有力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填補了我市醫療衛生系統長期以來無自治區重點學科的空白。介入導管科、放療科、心胸外科、腫瘤內科等新型學科,在醫院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發展穩定,整體實力明顯增強。另外,2001年以來,全院21個二級專科也相繼達到三級醫院建設標準。 醫院堅持“引進與推廣”、“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鼓勵各專科大力引進、推廣、應用醫療新技術和適宜技術,目前多專業領域應用的腔鏡技術日漸成熟,如腔鏡下胃腸道腫瘤根治術及腹腔鏡甲狀腺切除術年平均開展百余例,這兩項技術屬自治區領先技術;腔鏡下腎癌根治術與腎上腺腫物切除術年開展20余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占膽囊手術90%,年開展1000余例;婦科腔鏡技術年開展近300例。另外,全膝關節置換術、脊髓高頸段腫瘤切除術、聽神經瘤切除術、嗜胳細胞瘤切除術、甲狀腺聯合根治術、脊柱側彎矯形術、喉癌全喉并頸部淋巴結清掃術、胸腺瘤切除術、直腸癌全系膜切除術、急性心梗腦梗的溶栓治療等大批高新技術在市、區兩級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截至2009年底,醫院已完成三級醫院必備項目156項,重點項目150項。每年開展新技術項目約60多項。 醫院重視科研工作,不斷完善科研工作激勵考核管理機制,相繼制定了《科技論文管理獎勵辦法》、《科技成果獎勵辦法》、《科研經費使用辦法》,對每年評出的優秀論文特別是高水平論著的完成人,及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的科技成果予以獎勵;對獲得立項的科研課題、有前景的自選課題積極予以經費支持。同時將科研工作納入綜合目標《責任狀》考核范疇,將科研任務的完成情況與科室評優、年終獎發放等直接掛鉤。在各項制度措施的激勵下,醫院科研工作取得不菲成績,近三年間,有劉俊芳院長參與完成的《內蒙戰區飲水型砷中毒的病因與防治研究》獲解放軍總后勤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劉俊芳院長負責的《RSA基因多態性與內蒙古地區人群Ⅱ糖尿病及合并腎病的相關性研究》通過了自治區科技廳鑒定,另有4項科研項目通過市科技局鑒定;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5項,盟市級科技進步獎16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每年發表于國內外各級專業刊物的論文百余篇。 在設備購置方面,醫院結合當今醫學發展的趨勢、醫院各專科發展的需要及當地疾病譜的變化情況,積極引進了代表現代醫學診療水平的高、精、尖醫療設備200余臺(件),其中包括1.5T核磁共振、64排CT、800mAX光機、DSA、直線加速器、PSA醫用制氧機、數字化彩超、數字化胃腸機,數字化X線攝影機、X線計算機攝影機等,為提升醫院整體實力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不懈努力,醫院駛入了發展快車道。2010年,全院全年業務收入3.14億元(含老干所),同比增長20%;門診收入7724萬元,同比增長26.9%;住院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18.2 %。門診量43.5萬人次,同比增長5.27%;出院人數3.7萬人次,同比增長8.46 %;手術例數1.01萬例,同比增長7.4%(含門診手術2032例,同比增長2.3%);病床使用率88.19%,同比增長10.8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1.34天;急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97.8 %;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9.6%;治愈好轉率96.87%。 與此同時,醫院還相繼被國家衛生部評為三級乙等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思想建設先進單位;被國家衛生部、人事部、中醫藥管理局聯合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先進集體、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集體;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全國巾幗文明崗。除此之外,醫院還獲得了全區百佳醫院、全區“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全區救災防病先進集體、全區衛生系統赴川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區衛生下鄉先進集體、全區繼續醫學教育先進集體、全區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區青年文明號、全區金融系統信用等級3A單位及全市衛生工作先進集...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