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鳳縣人民醫院(來鳳縣醫院)二級
來鳳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49年11月,前身是來鳳人民衛生所,1983年1月正式定名為來鳳縣人民醫院,經過五十余年的不斷創業,來鳳縣人民醫院已發展成為一個功能齊全、設備先進、人才結構合理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來鳳縣人民醫院占地面積44.5畝,房屋總面積3.5萬平方米,就醫環境優美舒適,開設病床227張 ,年門診量達約12萬人次 ,住院5000人次,擁有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26人,中級技術職稱116人,一批專家骨干分別擔任省、州、縣醫學會的學術職務,使醫院在全州范圍內享有很高的地位。醫院設備在周邊縣市保持領先水平,擁有美國Sele螺旋CT、德國西門子彩超、日本潘太克斯電子胃鏡、結腸鏡、德國狼牌腹腔鏡、輸尿管腎鏡,法國艾立—400全自動系列化分析儀、德國愛克發公司生產的25.0CR機、美國康仁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監護、移動C臂高頻X機、血流灌流機等一批高、精、尖醫療設備。 來鳳縣人民醫院能夠開展重癥心肺及腦血管疾病的搶救和康復,骨創傷及各種骨病的手術整形、關節置換、椎管狹窄手術、肝葉(段)切除,肺嚇及縱膈腫瘤切除術,腎部分切除及腎上腺腫瘤除術,腦室腹腔分流及腦溢血微創手術,大面積燒傷的綜合搶救治療等。近幾年來,醫院高度重視醫療市場的拓寬,在武漢市一醫院的對口幫扶下新開展腹腔鏡手術、前列腺電切術等,并自行開展了無痛分娩、血液灌流等多項業務,開通了120急救,建立了體檢中心,進一步滿足全縣人民對健康的需求。 來鳳縣人民醫院堅持以科技興院為本,以“全心全意為病人健康服務”為辦院宗旨,樹立“病人利益第一、社會效益第一、醫療質量第一、社會信譽第一”的服務理念,得到了群眾和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二級甲等醫院”、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省消費者滿意單位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恩施州中心醫院位于鄂西南歷史文化名城恩施市,1998年10月5日,由原州人民醫院和州民族醫院合并組建而成,是恩施州唯一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現代化醫院,湖北省三級優秀醫院,湖北省醫院管理年活動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衛生部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武漢大學、湖北中醫學院和湖北民族學院教學醫院,恩施州緊急救援中心,恩施州州直及各縣市、重慶市黔江區、奉節縣、巫山縣、湖南省龍山縣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醫院下設中醫部和西醫部,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技術一流,服務周到,16層中醫部綜合業務大樓和33層西醫部綜合業務大樓是州內設施最完善、設備最先進和最具人性化理念的業務大樓。開設臨床醫技科室54個;開放病床1800張;云集全州42.3%正高級和 22.5% 副高級醫療衛生技術人才,醫院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同級同類醫院前列,有湖北省地市級醫院“五小龍”之稱。 醫院十分重視專科和設備等“軟硬件”建設,積極開展科研教學和新業務新技術引進工作。眼科中心、內科心血管中心、神經內科、腎病內分泌內科、普兒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骨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心胸外科、腫瘤科、中醫骨傷科、皮膚性病診療中心、康復醫學科、中西醫結合科、功能科等專科相繼建設成為省、州重點專科;先后購進了美國GE 64排128層容積/電子束CT、荷蘭飛利浦FD20 平板血管造影系統、美國GE Signa HDe 1.5T核磁共振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檢驗系統、美國瓦里安醫用直線加速器、美國鷹視世紀波準分子激光治療系統、美國GE全數字化攝片機(DR)、日本東芝螺旋CT、PV8000彩超、美國GEvivid 7pro全息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診斷儀等總價值近2億元的大型尖端設備;已全面開展腎移植手術、心臟直視手術、眼科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心臟介入手術等現代先進業務。 醫院黨委和院部始終將新時期醫院制度設計和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服務模式大轉變,全面推進民族醫藥大發展”辦院理念,確立了“發展醫院、富裕職工、回報社會”辦院宗旨,探索和總結出了“以開拓進取的領導班子、高科技的人才隊伍、現代化的醫院管理為著力點,以醫療為主體,左手辦企業,右手辦學校”的“飛機型”跨越式發展模式。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導向,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在省內衛生系統率先成功推行了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四大改革,建立了干部聘任制、全員聘用制、工資浮動制、獎金核算制、福利股份制、人才獎勵制、經營薄利制、發展融資制、弱勢群體扶貧制、富余人員內退制等“十大機制”,使我院迅速擺脫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桎梏,理順了發展思路,為醫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拓展事業發展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八九十”戰略目標(即:職工收入是組建前的八倍、業務收入是組建前的九倍、固定資產是組建前的十倍)。目前,醫院已建設成為湘、鄂、渝邊區醫療技術中心。 自組建以來,通過改革創新,州中心醫院建立起了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運行機制,先后獲得了“省級文明單位”、“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各種榮譽,院工會委員會連續多年一直保持了省級“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院黨委書記、院長廖康恕先后被評為全國十大杰出醫院院長、全國優秀院長、全省優秀院長。 在醫療體制改革日趨深入的今天,恩施州中心醫院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病人為中心,切實貫徹“醫院為社會服務,醫生替患者著想,醫療讓群眾滿意”思想,努力尋找群眾利益與醫院發展之間和諧的接合點,勇于探索醫院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創新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難題的辦法,以發展的眼光、理性的智慧和創新的勇氣,最終實現“政府放心,群眾滿意,醫院發展”的辦院目標。
預約掛號
-
黃梅縣中醫醫院(黃梅縣中醫醫院)二級
黃梅縣中醫院始建于1958年,擴建于1975年。經過50余年的艱苦創業,尤其是近20年來的快速發展,現已成為科室齊全、專科專病特色明顯,集醫、教、研和康復為一體的區域性中醫藥技術指導中心,湖北中醫學院教學基地,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黃梅縣中醫院現擁有德國西門子亞秒螺旋CT機、美國GE彩超、日本阿洛卡630B超、日本柯尼卡CR、日本奧林巴期V—70型電子胃鏡、國內先進的萬向定位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進口全自動血球分析儀、血流變儀、血凝成儀、尿分析儀、腦電地形圖機、C型臂X線機、麻醉機、自動洗片機、心電監護等萬元,以上設備40多臺套,病房配有閉路電視、衛生間、床頭傳呼系統,為廣大患者提供了優美舒適的就醫環境。 黃梅縣中醫院堅持“中醫為主,中西結合,注重特色,全面發展”的辦院方向,設有骨傷一病區(關節專科)、骨傷二病區(脊柱專科)、肝病科、內科、兒科、婦產科、外科等七個住院病區、10個門診臨床科室、14個專家門診、4個特色專科(骨傷科、針灸科、肝病專科、心腦血管病專科),開放床位180張,其中骨傷治療中心已順利通過省級重點專科中期評估,肝病專科系黃岡市知名專科,在鄂東地區享有盛譽。 黃梅縣中醫院技術力量雄厚,現有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26個,中級醫務人員121人,共發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出版醫學專著3部,3人次出國講學并獲國際金獎,現已取得國家實用新型醫學發明專利6項。多次獲縣政府科技進步獎。 黃梅縣中醫院堅持“科技興院,人才興院”的方針,奉行“病人至上,質量第一”、“面向農民群眾,面向工薪階層”的辦院宗旨,在突出中醫特色的同時,加強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研究,急診急救能力不斷提高,急診科24小時為患者服務,急救電話“0713——3330999”全天開通,救護車24小時待命,在本縣境內免費接診住院病人。實行病人選擇醫生制度,并制作選醫宣傳欄,醫療質星顯著提高。
預約掛號
-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水第二人民醫院)二級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是鄂北老區一家縣(市)級綜合性全科醫院,北臨全國著名風景區河南雞公山,東連革命老區大悟縣,南接董永故鄉孝感市,是連接穿城區而過的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的生命綠色通道。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52年,一座破廟十名醫務人員起家。近50年來,在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引下,在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愛護下,逐年發展壯大,醫院從小到大不斷發展,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醫院的發展沒有跟上改革的步伐,96年時,醫院的固定資產僅160萬元,走向了崩潰的邊緣。96年以陳敬東為首的新一屆院領導班子上任后,搶抓機遇,銳意改革,狠抓管理,克難奮進,醫院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目前固定資產已達近3000萬元。醫院分科齊全、設備先進、技術精諶、服務到位、管理科學,集預防、醫學、教學、科研于一體,已成為鄂北地區人民防病治病中心。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5萬平方米,現有職工500余人,其中高、中級職稱醫務人員180人,設病床300張,臨床職能科室45個,下設兩個門診部和一個國道急救中心。以內、外、婦、兒科為重點學科,以腦血管專科、口腔正畸專科、燒傷醫學整形專科為特色專科。2003年,我院腦血管專科順利通過了隨州市衛生部門的評審,并被授予“隨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專業學科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名醫薈萃,有一支以老帶新、以中青年為主體、學有專長、技術特色鮮明、涉及學科廣泛的臨床、教學、科研人才隊伍。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堅持科技興院、文明行醫、優質服務,以病人為中心,以社會效益為原則。與北京302醫院、朝陽醫院、天津市中心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省人民醫院等知名大醫院建立了長期醫療業務聯系,聘請知名專家教授來院座診、帶教,培養了一大批中青年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全面開展了顱腦微創、五官、口腔、胸腔、腹腔、創傷、脊柱、矯形、婦產、肛腸、燒傷、整形等手術,高質量地開展了高難度的新技術業務。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設備先進,服務設施完善,診療環境優雅。擁有德國西門子全身CT、洗片機、500毫安電腦程控X線拍片透視機、激光治療儀、仿生自動擴宮儀、婦科疾病治療儀、電子陰道鏡、美國超聲波潔牙機、多功能牙科椅、光固化機、法國28項三分類全自動血球分析儀、澳大利亞全自動生化酶標儀、全自動洗片機、B超、三導聯心電圖機、美國惠普彩超、長程心電圖、高頻電刀、麻醉機、手術顯微鏡、全自動呼吸機、血液磁療平衡治療機、心電監護儀、經顱多普勒、日本奧林巴斯V70電子胃鏡、小兒脈沖微波治療儀、全自動洗胃機、電動牽引床等萬元以上大型設備100多臺套,配備救護車3輛。設有服務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各類急救治療室和監護病房及現代化手術室。推行整體護理,提供賓館式服務。門診大樓雄偉壯觀,住院小區硬化、綠化、美化到位,仿古建筑群舒適典雅、賞心悅目。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每年承擔各類專業實習學生150余人、進修生50余人的臨床帶教任務。1996年以來,開展新業務技術200余項,科研成果6項,在省級以上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300余篇。2003年,我院外二科的食道、賁門癌根治術中帶蒂大網膜、縱隔膜的應用和腦血管專科的顱內血腫微創引流清除技術榮獲廣水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外一科的脊柱骨折Dick內固定術榮獲廣水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96以年來,醫院兩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多次被省、市有關部門評為“衛生系統先進單位”、“衛生服務先進單位”、“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巾幗文明示范崗”、“安全文明單位”、“物價信得過單位”、“藥品質量管理信得過單位”、“消費者滿意單位”,先后被授予“隨州市文明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等等。 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雄鷹展翅憑翱翔,在改革開放的大潮里已奮力崛起;大鵬騰空任遨游,在醫療改革的進程中必將再創輝煌。
預約掛號
-
隨州市中心醫院(隨州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隨州市中心醫院位于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巍巍大洪山下,悠悠涢水河畔。1904年,英國牧師李春華夫婦在縣城福音堂設立藥房兼診所;1928年,在福音堂籌建了“隨縣普愛醫院”;1949年10月在此基礎上組建“隨縣人民政府衛生院”;1960年2月更名為“隨縣人民醫院”;1984年,隨州縣、市合并,更名為“隨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00年隨著地級隨州市的設立,再次更名為隨州市中心醫院;2017年6月,被湖北省衛生計生委授予“三級甲等醫院”。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隨著地級隨州市的設立,醫院邁上了健康持續發展的快車道,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救護、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湖北醫藥學院的附屬醫院暨第五臨床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的教學醫院,與意大利羅馬圣菲利普納里醫院締結友好醫院。先后榮獲全國百姓放心百佳示范醫院、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創建單位、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愛嬰醫院等稱號。 醫院下轄龍門院區、季梁院區、文帝院區(在建),總占地面積16.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87萬平方米(不含文帝院區在建醫療區),下設白云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管隨州市緊急救援中心,總資產11.08億元。醫院開放病床1500張,設有45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13個行政管理科室,7個業務管理科室,7個后勤管理科室。年門急診服務74.49萬人次,出院病人5.39萬人次,手術2.75萬人次。 全院現有在職員工2061名,其中衛技人員1665人,有高級技術職稱349人,中級技術職稱454人,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研究生292名。有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國家衛生部先進工作者3人,湖北省勞動模范1人,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3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湖北省“百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省、市政府特殊津貼15人,國家、省、市級學會任職134人。 醫院設備先進,配置合理,擁有3.0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伽瑪刀、直線加速器、直接數字化X光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彩色多普勒B超、高壓氧艙、電視手術腹腔鏡、電切鏡、體外震波碎石機、人工腎、電子胃鏡等先進診療設備,并設立了ICU、CCU病房,設備總值達3.31億元。 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的發展戰略,注重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三年來,醫院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1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級立項課題28項(包括省科技廳立項課題9項、省衛生計生委立項課題8項、省教育廳立項課題11項),校級立項6項,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隨州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7項,隨州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4項。在國內外醫學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26篇,主編出版醫學和管理專著63部。 醫院以湖北醫藥學院第五臨床學院為依托,狠抓教學工作,現有專、兼職教師319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0人,開設5年制臨床醫學、4年制護理學、醫學檢驗、康復醫學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143人,碩士研究生9名,留學研究生3名。設有1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1個高水平科研平臺--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是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湖北省全科醫學培訓基地。 醫院重視專科建設,臨床醫學、護理學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輸血科、疼痛科、中醫腎病、普通外科被評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醫學影像科、耳鼻咽喉科、護理、胸外科、產科、婦科、腎病內科、醫學檢驗科、神經外科、康復醫學科、疼痛科、骨科、感染性疾病科、兒科、老年病科、臨床藥學、超聲影像科、普外科、輸血科、心血管內科、泌尿外科、神經內科、中西醫結合科、血液病科、眼科、消化內科、中醫腎病科、麻醉科、精神科、重癥醫學科、腫瘤科、呼吸內科等32個科室被評為“隨州市臨床重點專科”,心胸血管外科、介入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結直腸肛門外科、神經外科、呼吸內科、腫瘤科等專科特色突出。以冠狀動脈搭橋、心臟瓣膜置換、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血管內支架、腦血管瘤的介入治療、主動脈夾層瘤及支架植入術、心臟介入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高難度手術,均為本地區獨家開展,已成為臨床常規治療手段。 醫院堅持“依法治院、質量強院、科技興院、文化建院”的辦院方針,恪守“傳承神農醫道,仁愛奉獻為本”的醫院院訓,履行“服務社會,促進健康”的崇高責任,堅持“普濟眾生、精誠至愛”的服務理念,培育“嚴謹、奉獻、求實、創新”的醫院精神,樹立“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價值觀。倡導“傳承文化、感恩文化、趕超文化、廉潔文化”等四大文化體系,借力炎帝神農故里這一世界級文化名片,響亮提出“尋根炎帝神農故里,問醫隨州中心醫院”的品牌文化,著力打造國內知曉、省內知名的區域醫療中心。
預約掛號
-
咸寧市婦幼保健院(咸寧婦幼保健院)三級
咸寧市婦幼保健院是市非營利性公立醫療保健機構,占地5980平方米,業務用房2756平方米,床位30張,承擔全市婦女兒童的醫療保健、計生技術指導、健康教育、婦幼衛生信息任務,是全市婦幼保健業務指導中心,98年省衛生廳授予的愛嬰醫院和市定點的醫療保險和溫泉城區婚前醫學檢查單位。 咸寧市婦幼保健院一直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實行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群眾,面向基層和預防為主”的辦院方針,堅持“兒童優先,母親安全”的服務宗旨,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近幾年來,在院領導班子的齊心協力,努力拼搏下,院內取得了很大的變化。全院形成了一個以保健指導臨床,以臨床推動全局的工作模式。目前舒適的就醫環境、溫馨的醫務人員、質量可信靠的技術、價格可比的優勢、先進的醫療設備,深深吸引了廣大患者。 科室設備(婦產科、內科、兒科、外科、耳鼻喉科、康復科、保健科及相關的醫療輔助科室);擁有專業技術人員45個(其中副主任醫護師9人,占全院醫務人員的20%;主治級醫護師14人,占全院31%):本科學歷5人,占專業技術人員11%,本科在讀3人;大專學歷20人,占全院44%:中專學歷14人,占全院31%,醫療技術力量精干;添置了多種先進儀器設備如:新型螢光陰道鏡治療儀、酶標儀、B超儀、X光機、乳照治療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微量元素檢測儀等。維修改造業務用房,設立母嬰同室病房,為了廣大的患者能有較為舒適的住院環境,每個科室還配備了空調、熱水器等。 為了今天的成績保健院的領導職工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以往只是為數不多的門診病人、全年沒有住院病人、無一例外科手術病人、醫療服務項目單一的情況下,院領導首先抓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學習,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強調愛崗奉獻精神,加強民主監督作用,開展警示教育;克服重重阻礙大膽試行院改革管理方案,摸索出一套適合本院的管理路子,在科室設崗、人員安排、工資分配上都實行了新的嘗試,并取得了明顯成績;積極響應市政府的號召狠抓行風建設,行風建設是單位生存的根本,只要常抓不懈才能在群眾中有好的口碑,他們對群眾放映大的問題及時處理,針對本院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贏得群眾的最終信任;大膽引進人材,撐起科室梁柱,帶動科室人員開展業務;注重人材培養,鼓勵學術探討,獎勵醫學撰稿,近幾年共選送10名醫務人員到一級醫療機構進修學習,參加各種學習班幾十種;重點抓醫療質量,定期組織業務學習;看準契機發展婦幼醫療市場,根據市場需求先后開設了二門診部和社區服務站,把具有婦幼特色的醫療保健項目深入民心。
預約掛號
-
咸寧市中醫醫院(咸寧市中醫院)三級
咸寧市中醫醫院 創建于1981年9月,原名咸寧地區中醫醫院,1994年10月從咸安大畈村遷至現址,1998年更名為咸寧市中醫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預防于一體,中醫藥為主、中西醫結合的三級中醫醫院。在桂花西路和筆架山路分別設立兩所社區衛生服務站。是湖北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全市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人壽保險、泰康保險、平安保險等商業保險醫療定點單位。 醫院占地面積33畝,房屋建設面積3.2萬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面積2.6萬平方米,開設病床200張。 醫院現設有急診、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及西醫內、外、婦產、口腔等十四個一級臨床科室和肝病科、康復科、中風科、糖尿病科、支氣管炎哮喘病治療中心、不孕不育六個重點專科以及放射、檢驗、功能檢查、藥劑、手術等醫技輔助科室。肝病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十一五”項目建設專科,康復科為省重點建設專科,糖尿病為市重點專科,中風病專科為市重點建設專科,支氣管哮喘中心、腎病、胃腸、不孕不育為醫院重點專科。 醫院現有職工234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86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9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62人,省知名中醫1人,“鄂南名中醫”2人。在對肝病、中風、支氣管哮喘、不孕不育、腫瘤及疑難雜癥等病癥的治療上獨具特色。病員遍及全省,國內并輻射港、澳地區。 醫院在不斷提高醫療業務水平的基礎上,注重學術理療探討和科研工作。近年來,完成肝病、不孕不育項目的科研課題2項,并通過了省、市專家的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醫院設備完善,檢測功能先進,擁有CT、影像增強遙控電視透視機,全自動生化、血液分析儀,彩超、電子胃鏡、心電圖機、腦電圖機,肝病科肝病治療儀,康復科三維自動牽引床、中藥薰蒸床,中風科減重踏車運動訓練儀、康復訓練床、助行器訓練階梯等治療設備及全自動中藥制劑生產、中藥煎藥灌裝等制劑設備。能為病人提供準確完備的各種類檢測與診斷。 醫院6000平方米住院大樓,寬敞明亮,環境舒適,平均病床使用面積超過20平方米,每間病房配有自動呼叫應答系統、空調、電視、衛生間及浴室,高干病房按標準配有衣柜、冰箱等設施。新建1.6萬平方米病房綜合樓是國家重點中醫醫院建設項目,是國家第四批擴大內需項目,是咸寧市政府2009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新病房大樓2011年10月峻工并交付使用,增加病床300張。 醫院領導班子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科學發展觀,以患者的健康需求為目標的服務理念,以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出發點,以專科建設和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線,確立了以質量興醫、名醫強院、服務先導、市場開發、項目支撐和文化推進戰略為指導的興醫強院的奮斗目標。在全員能力建設中跨越,在醫院改革深化中走強,在服務的性價比差異化中做大。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醫院領導班子堅持依法辦院,以德治院、科學理院、科教興院、科技強院的方針,充分發揮與湖北中醫藥大學和湖北省中醫醫院“醫教結合、資源共享”的優勢,建立密切友好的技術合作關系。近幾年還獲得咸寧市市直機關黨委“文明單位”、咸寧市“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咸寧市“宣傳戰線先進單位”、咸寧市“質量管理先進單位”、咸寧市“全市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咸寧市“物價誠信單位”、 咸寧市“市直衛生系統先進單位”等殊榮。 “高效、優質、低廉、關注民生、服務大眾”是醫院辦院宗旨。打造“平民化醫院”、建設“惠民醫院”是醫院的辦院方向。“熱心服務、耐心解釋、精心診治”是醫院的服務準則。
預約掛號
-
通城縣人民醫院(通城人民醫院)二級
通城縣人民醫院位于風光旖旎的幕阜山下,湘鄂贛三省的交匯處,有一座花園式的二級優秀綜合醫院,這就是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湖北省“文明單位”。 通城縣人民醫院占地面積 110 畝,建筑面積近 5 萬平方米。開放床位 320 張,固定資產過億元。年門診 26 萬人次,出院病人 2 萬余人次,手術 5000 余例,年業務收入 7000 萬元。 通城縣人民醫院有高級職稱專家 77 人,有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津貼專家及碩士研究生等高學歷人才。醫院科研氛圍濃厚,近幾年開展新項目 70 余項,在各級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 800 篇,譯文 70 余篇。主編出版了醫學專著 12 部。有 6 項科研課題通過省級鑒定,分別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專科建設日新月異,其中心血管內科、肝膽胰外科、泌尿外科被評為市級重點專科。各項醫療質量效率指標持續保持強勁上升態勢,連續 6 年在咸寧市醫療質量綜合考核中排名第一。外埠就診患者占全院工作量的 30% 以上。 通城縣人民醫院管理科學、嚴謹,各項制度健全,理念先進。全面實行了信息微機管理及電子處方。多項設施設備在湘鄂贛毗鄰地區處于領先水平,配置了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 1.5T )、螺旋 CT 、腹腔鏡、 CR 、 C 臂、電切鏡、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子胃腸鏡、人工腎、多人高壓氧艙等大型設備 100 余臺(件)。裝備了中心吸引、中心給氧、床邊呼叫和冬季水暖供暖四大系統。 通城縣人民醫院始終堅守“關懷、服務”的理念,秉承“誠信、仁愛、務實、創新”的院訓,高揚“為人民奉獻、為事業創新、為團隊進取”的旗幟,向著建設“成為湘、鄂、贛三省周邊地區現代化醫院”的目標,揚帆奮進。
預約掛號
-
荊門市婦幼保健院(荊門婦幼保健院)二級
荊門市婦幼保健院(荊門市婦女兒童醫院)位于象山二路8號,地處瀏河島畔,交通便利、環境清幽,始建于1981年,全院共占地13992m2,業務用房面積9003m2,資產總值202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854萬元,編制床位200張。現有在職職工197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65人,副高級以上職稱21人,中級職稱57人。 荊門市婦幼保健院內設:電梯、中央空調、閉路電視、床頭呼叫系統等一流設施,開設婦科、產科、兒科、內科、外科、乳腺病專科,糖尿病專科,婦女保健科、兒童保健科、手術室、檢驗科、病理科、遺傳室、超聲診斷科、放射科、藥劑科等二十余個醫療保健診療科室。 荊門市婦幼保健院設備:實時三維彩超、三晶片腹腔鏡、超聲刀、利普刀、陰道鏡、自凝刀、紅外線乳腺掃描儀、鉬靶乳腺機、微波治療儀、呼吸機、心電監護儀、胎心監護儀、新生兒暖箱、經皮膽紅素測定儀、血鉛檢測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生化分析儀、微量元素測定儀、血凝儀、X光機等。 業務介紹:走科技興院之路,以保健為中心發展臨床,是一所集醫療、保健、科研、教學、健教、信息管理于一體的專業婦幼衛生機構,承擔全市城區婦女兒童醫療保健工作,對掇刀、沙洋、東寶、京山、鐘祥等區域婦幼衛生工作進行業務指導,負責全市“三級”保健網絡管理,承擔全市孕產婦急救工作和艾滋病母嬰阻斷的督導工作。 婦女保健科:婦女疾病普查普治,兩癌(乳腺癌、宮頸癌)的篩查。乳腺科:對乳腺疾病的診斷、治療有長足之處,開展乳癌根治術、保乳術;兒童保健科:城區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管理,集體兒童體檢、兒童生長發育檢測和指導,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兒童營養評價,感覺統合訓練、智力測試、兒童鉛中毒查治,微量元素檢測;產科:腹膜外剖宮產、高危妊娠診治、無痛分娩、術后鎮痛; 婦科、外科:腹腔鏡開展婦科、外科疾病手術,無痛人流、復雜性子宮全切、輸卵管吻合、婦科腫瘤根治,胃、膽、甲狀腺手術;兒科:兒童常見多發病診治、新生兒急救 、新生兒黃疸、吸入性肺炎、低體重兒治療、兒童哮喘、小兒腎病診治。 服務亮點:成立病友服務中心,24小時免費接送孕產婦,實行進院和出院全程陪同;兒科童趣化布置,設立兒童活動室,消除兒童治病恐懼心理;產科設溫馨病房,實施“一對一”導樂陪伴分娩,成立母子俱樂部,宣導科學育兒知識;兒保科設立嬰幼兒撫觸游泳中心,讓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多年來在各級政府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婦幼保健院蓬勃發展,多次被省衛生廳授予“衛生先進單位”,先后被評為省、市級“文明婦幼保健院”、“創建愛嬰醫院先進單位”,被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愛嬰醫院”,被省物價局、省質監局評為“價格、計量信得過單位”,是國家級愛嬰醫院,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 前進中的婦幼保健院將始終堅持“建地區一流婦女兒童醫院,保一方婦女兒童健康”的宗旨,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搞好格局建設,促進全市婦幼衛生事業快速發展。
預約掛號
-
湖北省鐘祥市中醫院三級
鐘祥市中醫院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鐘祥郢中古陽春臺。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于一體綜合型醫院,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湖北省示范中醫醫院、湖北省中醫藥文化建設示范單位。醫院占地面積35631平方米,固定資產1.3億元,設備總值4224萬元,開放病床680張,年門診量25萬人次,年出院病人1.6萬人次,年手術量3000余臺次。<br><br> 醫院設有內、外、婦、兒、康復、急診、口腔、五官、皮膚、腫瘤、神志等18個臨床醫技科室,14大臨床病區及ICU病房。有康復、腦病、骨傷、肝病、腎病、糖尿病、婦科等中醫特色專科,在荊門地區乃至省內享有很高聲譽。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擁有高級專家62人,碩士研究生5人。能常規開展普外、腦外、胸外、骨外、泌外、腫瘤、婦科、產科、腹腔鏡及臭氧微創等各類手術。<br><br> 醫院設備精良,擁有1.5T磁共振、16排CT、DR、CR、乳腺鉬靶X線機、數字胃腸機、彩超、電視腹腔鏡、鈥激光、陰道鏡、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血液透析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臭氧微創治療儀等一大批高、精、尖現代化診療設備100余臺(件),為臨床各類疑難疾病的診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br><br> 醫院環境優美,現有二棟七層現代化住院樓,布局合理、溫馨舒適。室內配有電梯、中央空調、有線電視、安全監控系統、三中央、太陽能熱水、衛生間、微波爐、洗衣機、壁柜及可升降病床等,為病人提供了便捷的就醫環境;室外,一年四季更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小橋流水、魚躍鳥鳴,是病人康復休閑、感受陽光的好去處,有“賓館式醫院”、“花園式醫院”之美譽。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