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內分泌與代謝病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糖尿病醫院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內分泌與代謝病醫院(山東內分泌與代謝病醫院),是山東省內分泌與代謝病研究所的教學醫院和臨床研究基地,醫院成立于2001年5月10日,是一所集醫療服務、醫學科研、慢病預防、研究生教育于一體的院所合一的省級國有醫療衛生機構,隸屬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 研究所設有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狀腺、骨質疏松和鈣磷代謝以及肥胖與脂代謝四個研究室,一個中心實驗室。醫院除了對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骨質疏松癥、代謝綜合征等常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提供醫療服務外,重點接診糖尿病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的患者,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高血壓、脂代謝紊亂、高粘血癥、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等,以及高尿酸血癥、痛風、生長遲緩、肥胖癥、性功能障礙、更年期綜合征等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此外,醫院還開展對各類人群的個體化健康查體、對亞健康者給予保健服務以及心理咨詢等。 山東內分泌與代謝病醫院目前具有創新的服務理念,雄厚的技術力量,先進的醫療設備,堅持以高水平的防治理論為基點,高標準的醫療服務為起點、高科技的診療項目為重點、高品位的康復環境為特點,竭誠為廣大內分泌、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高標準、立體化的醫療服務。 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我們更專業;關愛糖尿病相關病患友,我們更專心;發展糖尿病診療新技術,我們更專注;解決糖尿病康復一體化,我們是專科!
預約掛號
-
洋縣中醫醫院二級
洋縣地處陜西南部,漢中盆地以東,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有"古洋州"之美譽,是朱鹮的故鄉。屬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生態環境和自然環境優越。境內有適生中藥材1000余種,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中國的"天然藥庫",為本縣的中醫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洋縣中醫院位于縣城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本縣及陜南中醫藥發展水平的標志性專門機構。最先于1979年設立在城關醫院,1986年正式成立。當時,在編職工46人,科室設置僅5個,設備簡陋,條件落后。年門診人次不足萬人,年住院人次650人,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20多年來,在黨和政府對衛生及中醫藥事業的關懷、支持下,經幾代中醫院人的不懈努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強,1997年由國家衛生部評審,批準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目前,現有職工160人,開設病床120張,專業技術人員140人,其中:高中級職稱45人,中醫衛技人員占全院衛技人員25%,設有臨床科室14個,技能科室5個,省級重點中醫專科2個,市級重點專科1個,設急診、普外、中醫骨傷科、中醫內1、中醫內2、婦產科和兒科7大病區,建立了針灸、心腦血管、中醫骨傷、脾胃病、糠尿病等中醫專科,擔負著全縣中醫藥教學、科研和46萬人民群眾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現擁有CT、彩超、電子胃鏡、心電工作站、頸顱多譜勒、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十余種大型先進設備。新建的住院樓工程列入陜西省民生八大工程-農村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該工程占地面積1510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投入資金1500萬元,設計先進,步局合理,功能齊全,工程將于2009年6月底前竣工,使用后病床將達到200張,可從根本上解決本縣人民群眾的中醫醫療、中醫保健需求,徹底改善就醫環境,進一步推動和發展傳統中醫藥事業。近年來,在上級組織的正確領導和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全院干部、職工團結拼搏,艱苦創業,醫院先后獲得陜西省衛生廳"百姓放心醫院"、"誠信單位"、"創佳評差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是洋縣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洋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為陜西省中醫學院、西交大一附院協作醫院。醫院在積極發展自身同時,認真貫徹《陜西省發展中醫條例》、陜西省農村中醫工作達標縣建設的目標要求,憑借本院人才優勢,對中醫內科、中醫腎病科、中醫骨傷科、中醫消化科、針灸科、心腦血管病積累了獨特的中醫治療方法,效果顯著,慕名就醫患者絡繹不絕。在繼承、發展祖國傳統醫藥的基礎上,既提高了全縣中醫藥整體水平,也使群眾在治療、用藥方面得到方便和實惠。醫院核心價值體系(一)院訓:厚德、精術、傳承、創新(二)醫院宗旨: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兼容中西、惠澤一方(三)管理理念:以事業凝聚人才、以誠信贏得認可以創新謀求發展、以特色鑄就品牌(四)行為理念:行方、智圓、膽大、心細(五)用人理念: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六)質量理念:服務溫馨零距離,品質卓越零缺陷醫術精湛零事故,醫德高尚零投訴(七)服務理念:態度至誠、敬至若親、關注細節、融入親情(八)醫院愿景:規模到位,功能齊全,環境優美,設施完備,管理規范,特色突出,技術精湛,服務優良的現代化中醫醫院。
預約掛號
-
北京市順義區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原順義區中醫醫院)始建于1985年11月,是順義區唯一一所公立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承擔著順義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基層指導任務。1995年被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評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1996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示范中醫醫院”,是北京市醫保定點醫院。 ??? 醫院為北京市順義區衛生系統改革試點單位,2012年12月27日,北京市順義區中醫醫院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簽訂合并重組意向書。2013年7月26日,北京市“公立醫院托管”改革試點啟動,順義區中醫醫院成為首批托管合作試點,由北京中醫醫院托管,順義區中醫醫院增加名稱為“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合作共建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框架協議正式簽訂。2013年11月11日,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標志著兩院進入深入合作階段。 ??? 醫院現占地面積1.7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開設床位300張,日均門急診量2000余人次。擁有在職職工727名,其中正副主任醫師46人,國家級名老中醫1人,市級名老中醫4人。 ??? 醫院設置傳統醫學特色診療中心、中風科、心內科、急診科、呼吸科、婦產科、普外科、血液透析科等21個臨床科室,建設有4個市級名老中醫工作室。經過多年的專業發展和專科建設,醫院現為市級首批基層中醫藥學科團隊基地建設單位,針灸理療康復特色專科獲批為國家農村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中風專病獲批為國家農村中醫特色專病建設項目,中風專科獲批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中醫專科,心內科獲批為北京市第三批重點中醫專科,康復科獲批為市級“十二五”重點中醫專科建設項目。 ??? 醫院設有檢驗科、放射科、功能科、超聲科、病理科等醫技科室,擁有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彩色超聲診斷儀、醫用診斷X射線系統、彩色超聲診斷儀等大型的檢查診療設備。 ??? 在打造現代化綜合醫院的同時,我們擁有一支以中醫為主的專業技術骨干隊伍。有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1名,學術經驗繼承人2名;有北京市中醫藥“星火傳承3+3工程”基層老中醫傳承工作室4個,老中醫藥專家4名,學術經驗繼承人8名;有北京市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2名;有北京市中醫藥人才“125計劃”3人。獨立承擔市級科研項目(局基金)8項;承擔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醫療管理集團科研交流與合作項目2項;承擔區科技計劃項目12項;與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合作項目7項。 ??? 根據《順義區“十二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將全面啟動遷建工程,新院座落于順義新城-馬坡,總用地10公頃,建設用地7公頃,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擬開設床位800張。建成后,將是一所具有三級醫院標準的現代化中醫新院,到“十三五”末,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醫、教、研等綜合水平將提升至與北京中醫醫院同等水平。
預約掛號
-
洞頭縣人民醫院
洞頭縣人民醫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醫療單位,創建于1953年,是該縣一家縣級二級綜合性醫院.全院在編職工187人,其中衛技人員149人,高級職稱11人洞頭縣人民醫院以“作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采取六項措施,將“作風建設年”活動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各項具體工作、日常工作中去,深化醫院管理,切實推動醫院建設再上新臺階。 一、設立“院長接待日”。為更好地加強醫患溝通,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從5月16日開始,確定每周三為“院長接待日”,由院領導班子成員負責接待,聽取患者、群眾就醫院的服務態度、收費、住院環境、科室管理與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對群眾和患者在看病就醫中提出的問題,進行當場解決或由院領導班子開會討論研究,確定解決方案,予以反饋。 二、啟動“千名病人評醫風”活動。從6月份起,對每位到醫院就診的患者,隨同就診卡發放“門診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向住院病人、門診病人及家屬征求醫療單位服務質量、醫藥費用和醫德醫風等意見,請群眾評判醫療服務工作,測評群眾滿意度,推動“作風建設年”活動向縱深發展。每日由院辦對調查表進行收集,每周進行統計,對查找出來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認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能夠解決的,由院領導在“院長接待日”進行處理。 三、設立“黨員示范崗”。根據《洞頭縣人民醫院黨支部開展創建“黨員示范崗”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在骨傷科、內科門診、中醫門診、口腔科、感染科門診設立“黨員示范崗”,開展創建活動。參加創建的黨員上崗時必須在服務窗口擺放“共產黨員示范崗”標識牌,自覺接受群眾和患者的監督,激發和調動黨員醫務工作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并根據《洞頭縣人民醫院黨員示范崗考核細則》進行考核,年終累計評比年度先進。 四、創建“無投訴”窗口活動。在急診輸液大廳、門診藥房、掛號室三個窗口科室開展創建“無投訴”窗口活動。開通24小時投訴電話、在門診大廳顯眼處設立投訴公示欄,對被投訴的窗口科室及醫務人員進行曝光,并根據醫院的相關規定對其進行相應處罰,對于全月、全季甚至全年無發生被投訴事件的窗口科室給于一定的獎勵,并頒發流動紅旗,傾力打造醫院的“無投訴”窗口。 五、開展“護理單元溫馨活動”。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推進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開展“23456”護理溫馨活動:(1)“兩個一”,即舉辦一堂關于“醫療服務標準”的講課、開展一次護士禮儀的知識競賽。(2)“三負責”,即對病人做到首診負責、首問負責、首接負責。(3)“五個四”,即“四多”、“四讓”:多講一句話,讓病人少跑一趟路;多一點微笑,讓病人感到一片溫暖;多一次解釋,讓病人少一些誤會;多一次查對,讓病人感到安全。“四上”:真情實意在心上、微笑服務在臉上、文明口語在口上、勤快動作在手上。“四心”:檢查治療細心、向病人解釋耐心、聽取意風虛心、讓病人及家屬放心。“四個一樣”:生人熟人一樣、群眾干部一樣、院內院外一樣、鄉村城市一樣。(4)“六主動”,即主動接送出入院病人、主動深入病房關心病人、主動為病人做好醫療護理各項工作、主動向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及衛生知識宣傳、主動熱情招呼,耐心解說,指導病人就醫、主動觀察了解病情,及時做好相應的急救、治療、護理工作。 六、實行個人行風建設追究辦法。出臺《洞頭縣人民醫院個人行風建設追究辦法》,《辦法》采用總分12分制,根據職工違規違紀內容扣除相應分值,年終進行統計,按累計分值進行相應處罰,并與年終獎金掛鉤。同時結合醫院的績效考核,將職工的服務行為、被投訴情況直接與工資、評先、晉升等掛鉤,進一步加大獎懲力度。
預約掛號
-
東莞市石排醫院一級醫院
石排醫院始建于 1958 年,由于地處偏僻,條件簡陋,2000年在石排鎮委、鎮政府、社會各屆的大力支持下,重新選址,投資一億余元興建的石排新醫院,于2003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座落于石排大道與王仲銘大道交匯處,占地面積 4.3 萬 m2,建筑面積3.2萬m2,由門診大樓、住院大樓、醫技綜合樓及附樓組成。床位編制360張,平均日門診達2300人次、平均日住院330余人次。醫院先后榮獲“廣東省巾幗文明示范崗”、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東莞市文明單位”、“東莞市園林式單位”“東莞市青年文明號”、“東莞市文化建設標兵醫院”、“東莞市衛生系統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東莞市無煙醫院”等稱號。 醫院現有員工587人,其中技術人員511人(正高職稱15人、副高職稱47人、中級職稱105人、研究生9人)。擁有14個職能部門及27個臨床、醫技科室,2個下屬門診。住院部設有內一科、內二科、兒科、婦科、產科、普外科(含普外、胸外、泌尿外科、燒傷、碎石中心)、骨科、手外科、神經外科(含五官、口腔科)、中醫科等臨床科室。門診大樓內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科、產科、兒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科、康復理療科、高壓氧治療中心、檢驗科、病理科等。其中不孕不育癥門診、泌尿男性專科門診、心腦血管專科、高血壓門診、糖尿病門診、骨科成為我院特色專科。并配備功能齊全,擁有空氣循流萬級、千級的手術室。 為提高診療水平,醫院先后購置了日本日立核磁共振、美國 GE 公司 Prospeed AI 螺旋 CT 、50KW 高頻遙控 X 射線診斷系統、日本津島 C 型臂 X 光機、美國紐幫呼吸機、日本產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瑞士新生兒微量生化儀、意大利產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奧林巴斯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德國產蛇牌高頻電力及電動顱鉆、高分辯手術顯微鏡、WOLF 膀胱尿道鏡、輸尿管纖維鏡、Leep刀、可視人流設備、體外震波碎石機、腹腔鏡、宮腔鏡、陰道鏡、關節腔鏡等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 醫院注重業務技術提高,重點加強專科建設,努力創造特色優勢,從專科特色中求生存,謀發展。近幾年來,醫院成功地開展了大面積燒傷搶救、顱內血腫清除術、肺葉切除、肝葉切除、腎切除術、胃癌根治、胰腺癌根治、乳腺癌根治術、泌尿系切開取石、體外震波碎石、膀胱腫瘤電切、前列腺增生電切術、全髖關節置換術、脊柱骨折的前后多種入路內固定術、斷手(指、趾)再植術、各種皮瓣、肌皮瓣移植術、宮頸癌根治術、陰式子宮切除術、新式剖宮產術、子宮肌瘤切除術等大中型手術,同時在微創技術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能熟練開展腹腔鏡下、宮腔鏡下、關節腔鏡下的多種探查術和切除術。 醫院圍繞“忠誠衛生事業,保障人民健康”的辦院宗旨,發揚“誠信、和諧、奉獻、進取”的醫院精神,樹立“以人為本、熱情關愛”的服務理念,不斷改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竭誠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