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郵市人民醫院三級
高郵市人民醫院是全民所有制單位, 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為國家級愛嬰醫院, 是蘇州大學附屬醫院,是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通大學教學醫院,是蘇中心臟介入中心所在地,是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醫院地處市區西側,與美麗的京杭大運河相毗鄰, 占地面積 33810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59075 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 33224 萬元,核定床位 800 張,目前開放床位 760 張。 根據高郵市發展規劃,醫院近期將在市區東區新建東區醫院,占地面積近百畝,擬定病床 1000 張。 醫院科室齊全,專科力量雄厚,擁有內、外、婦、兒、感染等一級臨床科室 13 個,醫技科室 8 個,病區 16 個,職能科室 15 個,心血管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是揚州市重點專科,麻醉科為揚州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醫院有職工 750 余人,其中高級專家 100 余人,碩士以上研究生近 30 人。 醫院擁有大型平板 DSA 、 16 排螺旋 CT 、永磁型核磁共振 (MRI) ,最先進的 Olympus — H260 電子胃腸鏡系統、數字 X 線成像( DR )、數字胃腸機、 C 型 X 光板機、大型彩色超聲多普勒、膽道鏡、支氣管鏡、膀胱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化學發光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血液透析機、前列腺電氣化治療儀、電視腹腔與胸腔手術內窺鏡等大批先進醫療設備,有 ICU 、 CCU 監護設備系統,有新的 1.5MR 和 128 層 CT 、大型全自動生化儀。 醫院能夠開展各種心臟介入技術,外用血管介入治療,血液凈化,內窺鏡下治療,顱內血腫錐孔碎吸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肝癌切除術,全食管腫瘤切除術,縱隔腫瘤切除術,腎上腺腫瘤、腎癌根治術,全膀胱切除術,大腦、小腦、頸脊髓腫瘤切除術,全髖關節置換術,電氣化治療前列腺增生和各種鏡下微創手術等項目,經衛生廳審批的二類技術數量名列省內同級醫院前列。 2012 年預計門急診病人 50 余萬人次,住院人數 3 萬余人次,手術病人近 9000 人次,其中介入手術 500 余例,年業務收入超過 3 億元。 醫院首批通過揚州市“規范收費醫院”,為江蘇省‘價格誠信單位”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首批通過揚州市“群眾滿意醫院”創建,獲得揚州市 2011 年度“三好一滿意”、“第 24 屆”白求恩杯競賽等活動先進單位。 醫院秉承“團結奮進,廉潔博愛,嚴謹求實,敬業創新”的宗旨,遵循“以病人為中心,質量為核心,人才為軸心,誠信創新,提供安全、規范、便捷、滿意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方針,注重加強團隊建設,著力提升員工的整體人文素質,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不斷拓寬服務范圍,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技術能力,正向著創建三級醫院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預約掛號
-
揚州市江都中醫院二級
揚州市江都中醫院創建于1983年,是一所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專科優勢突出的綜合性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院。近年來,醫院在以弘揚中醫特色文化、提升醫院自身品質的經營理念下,以提高醫療技術服務為經,以優化醫療人文服務為緯,編繪出一個新時期現代化中醫醫院發展的藍圖。 目前,醫院占地面積為8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8100平方米,業務用房建筑面積7200平方米,資產總值4000萬元,擁有專業設備140臺(套),專業設備總值1300萬元。全院在職員工231人,其中衛技人員194人,中醫藥類人員62人,中高級職稱90人。現有"江都名老中醫"2名,"江都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江蘇省農村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對象"6名。設有臨床科室18個,專科專病20個,醫技科室10個和1個急診系統。開設病床200張,醫院年平均門診量25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500人次,年收入6000多萬元。 我院不斷加強中醫專科專病建設,竭力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現有揚州市級重點專科3個,骨傷科為揚州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該科注重繼承和發展祖傳許氏骨傷科的優勢,運用手法整復、小夾板固定治療各類骨折頗具特色,目前正爭創省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眼科為揚州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在繼承祖傳張氏眼科的基礎上,不斷應用現代科技,造福廣大患者。"張氏眼科特色療法"、"許氏正骨術"均入選"揚州市江都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正申報"揚州市級非遺項目";腦病科為揚州市中醫臨床重點專科,集現代醫學搶救、中醫中藥治療、針灸推拿、康復、心理治療、健康教育于一體,在腦血管疾病診療方面形成新的特色優勢。微創外科為醫院特色專科,在江都地區率先開展腹腔鏡下膽囊摘除、闌尾切除等微創手術,在周邊地區具有較高聲譽。針灸推拿理療科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0年農村醫療機構針灸理療康復特色專科建設項目",全面開展針灸、推拿、熏蒸、康復指導等中醫診療技術,彰顯出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腫瘤內科、腰腿痛專科、中醫婦科、肝膽病專科等中醫特色專科在本地區也逐步形成優勢。
預約掛號
-
廣東醫學院附屬生殖醫學中心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
暫無介紹
預約掛號
-
上海市閔行區精神衛生中心二級
上海市閔行區精神衛生中心,創辦于1996年,前身為上海縣精神病防治站、上海縣精神病防治院、是一家已有三十多年歷史的二級專科醫院。隸屬于閔行區衛生局,她擔負著全區59萬人口的心理衛生和精神衛生服務。 醫院設有普通精神科門診、心理咨詢門診、內外科門診。院內開放床位230張,四個病區分別收治精神科、各種心理障礙及老年病人。 醫院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環境幽雅,800平方米草坪充滿綠意。病員活動室、體療室、各病區內全部配備空調和彩電。醫院醫療設備先進,醫技力量雄厚,Ⅲ級查房制度規范,每病區都由高級專家查房把關,醫療質量上乘,因而深受廣大患者和家屬的歡迎和稱頌。醫院獲得閔行區文明單位、治安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各類新聞媒體也因此多次作專題報道,1999年10月,文匯報刊登了“閔行區精神衛生中心綜合治療有成效,三百多人病情好轉回歸社會”的文章。 近兩年來,醫院服務項目不斷擴大,收治病種不斷增多,治療效果也明顯提高。“社區老年癡呆早期發現與發病率研究”等科研項目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在全國及省市級專業性雜志上發表論文十多篇。目前,醫院已成為全區精神衛生服務中心和心理康復中心
預約掛號
-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文山州人民醫院創建于1950年8月,至今已發展成為全州最大的一所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地處文山縣城南面,全院占地面積23198㎡,總建筑面積45527㎡,主要建筑有十二層25000㎡現代化診療規模的住院大樓,12000㎡的九層門診醫技大樓。全院有工作人員696人,其中專業技術556人(醫生227人,護士275人,醫技54人);返聘專家15人;臨時工125人。高、中級職稱184人(其中主任醫師10人,副主任醫師29人,副主任護師7人,主治醫師69人,主管護師69人。)。開放病床700張,設有18個臨床科室、10個職能科室、8個醫技科室和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遠程會診中心、急救中心及一個分院。目前正在建設2000㎡的傳染病區。<br><br> 文山州人民醫院改革開放20多年來,醫院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綜合實力得到逐步增強,軟、硬件建設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002年實行二級分科,目前主要有心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腎血內分泌科、老年病科、中醫科、傳染科、兒科、普外科、神經外科、骨外一、二科、泌尿外科、心胸腫瘤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急救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和一個分院。主要大、中型醫療設備有:核磁共振、螺旋CT機、CT機、1000mAX光機、500 mAX光機、C臂X光機、CR成像系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氣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彩色B超、多導聯心電圖機、心電工作站、多功能監護儀、腹腔鏡、電子胃鏡、電子腸鏡、陰道鏡、纖維支氣管鏡、纖維喉鏡、血液透析機、呼吸機(含有創和無創)、等離子雙極汽化治療儀、體外振波碎石機、氣壓彈道腔內碎石機、麻醉機、高壓氧艙(含成人及嬰幼兒氧艙)、制氧中心等二百多臺(套)先進設備。為提高臨床診斷治療水平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全院現已實現了微機網絡化管理與監控,使醫院運行達到了科學化、規范化。目前除能開展一般常規手術外,還能開展心臟手術、肺葉切除術、顱腦外科手術、肝葉切除術、腎切除術、斷腕斷指再植術等高難度手術。1997年至2002年全院共有90多項科研項目獲文山州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有效地促進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br><br> 文山州人民醫院近5年來的時間里,醫院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建蓋了門診醫技綜合大樓和全州一流的具有現代化診療水平的25000㎡十二層住院大樓,建蓋了職工小區。病床從400張增至700張,臨床科室增加了9個,基本走向了科技興院、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目前我院是昆明醫學院、右江醫學院、大理學院、文山州衛校的定點實習基地。醫院先后被衛生部授予“行業作風建設先進集體”、“醫德醫風先進集體”“云南省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被衛生部指定為全國“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
預約掛號
-
重慶市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江津第二人民醫院)二級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位踞于國家試點小城鎮、長江之濱、依山傍水的白沙鎮,是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家二級綜合性醫院;國家愛嬰醫院;全國醫療質量、服務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百家百姓放心消費醫院承諾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江津區紅十字急救站;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指導醫院;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市醫學院校、醫院的實習、進修基地。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科室設置齊全,開放床位350張,設有急診、兒科、婦產科、普外、肝膽外科、骨科、腦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中西醫結合科、眼耳鼻咽喉科等20多個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設有放射科、CT室、DR室、檢驗科、特檢科、彩超室、病理科、麻醉科、重癥監護室等,其中,骨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兒科等為重點專科。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現有職工324人,具有中高級以上的職稱有76人。近五年來,到重慶、成都三甲醫院進修人員達30多人次,人才梯隊逐漸形成,中青年人才成長迅速,專科特色明顯。重慶醫科大學、第三軍醫大學專家教授在醫院定期不定期查房、會診、講座、手術等。能開展各種大型手術,治療各種疑難雜癥,如顱內腫瘤切除、顱內血腫清除、直腸癌根治術、乳腺癌根除術、胃大部及全胃切除、結腸腫瘤切除、食道癌切除、肺癌切除、縱膈腫瘤切除術、脊柱四肢骨折內固定術、骨盆骨折內固定術、人工全髖置換術、椎間盤髓核切除術、脊柱結核病灶清除術、腎盂切開取石術等外科手術;內科系統能診治呼吸、心血管、神經、消化、腎病內科等各種重危急癥和疑難雜癥等。保證了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和醫療安全。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基礎設備齊全,實行微機網絡管理,擁有大批先進高技術醫療設備,如西門子螺旋CT、日本東芝CT、GE四維彩超、韓國麥迪遜三維彩超、西班牙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鏡、12-導聯心電綜合分析工作站、日本進口DR、彩色腦地形圖機等大型萬元以上設備60余臺(件)。能充分保證醫療、急救、教學等需求。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于2000年1月兼并原慈云鎮衛生院,成立江津市第二人民醫院慈云分院,拓寬了生存發展空間,是江津市級醫院兼并鄉鎮衛生院的第一家,是開先河的工作,為醫院的發展又一里程碑。 江津第二人民醫院本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崇高醫德,全面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受群眾好評和信賴。
預約掛號
-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實力排名(2017年度)中,居華南區第16位,專科聲譽排行榜中,生殖醫學居于華南區第2名,健康管理專科居華南區第4名,2018年我院“臨床醫學”成為海南省首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的學科。多年來,一直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努力打造集醫療、教學、科研、緊急救援和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醫院始建于1973年,占地面積 53畝,編制床位1500張(實際開放1447張),擁有職工2538人,其中正高職稱154人,副高職稱325人;博士69人,碩士389人。現有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全國候任主委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 1 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省優專家8人,海南省領軍人才3人,拔尖人才4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0人,海南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人,“南海系列”育才計劃6人。省級各醫學分會主委 、副主委共 60人。2018年,門急診總診療人次135萬,出院人數5.2萬,手術例數門診69710例、住院17787例。 醫院擁有業務科室 59個、教研室17個、研究機構6個。目前已獲批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急診醫學、腫瘤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學科/專科2個(中醫肝膽病學、針炙科 ),省級重點專(學)科22個, 省級醫學中心 4 個,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1個,入選全國第一批腫瘤(消化系統)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全國第一批無痛分娩試點單位,首批中國創傷培訓CTCT省域基地。 醫院緊跟醫學前沿,努力建設一批重要的科研技術平臺,目前是海南省研究能力最強的醫療機構,正在建設研究型醫院。2011年以來,連續9年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量和經費總額均居全省醫療機構首位,數量占全省醫療機構獲批總數的52%。2018年獲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醫院承擔2項科技部課題,3個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擁有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推廣示范中心(海南)、科技部“中-緬區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急救與創傷研究)各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 海南省人類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海南省創傷與災難救援研究重點實驗室),還有1個可以獨立招生的醫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個省政府批準建設的院士工作站——海南省腫瘤學院士工作站(郝希山院士)、海南省創傷院士工作站(付小兵院士),海南省創新藥物臨床評價工程研究中心1個,“干細胞臨床研究中心”通過國家備案,建成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貧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立“轉化醫學臨床研究中心”,實現技術創新,使科研成果應用于臨床。 醫院已形成“在校教育、研究生及畢業后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體系”。2019年1月,我院以“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申報的博士學位授權點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招生及學位授予資格。現擁有3項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是國家首批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之一。擁有28個國家級、省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現已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并軌。醫院同時還是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依托學校“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醫院的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全科醫學、護理學、中醫學、檢驗醫學等專業醫療實踐教學能力較強。2018年醫學檢驗基地獲批為海南省首家國家住培師資培訓基地,普通外科學、新生兒科獲批為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19年4月獲批海南省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 堅持醫院公益性,履行公立醫院職責。成立了全省首家醫聯體,搭建醫聯體心電、影像遠程會診平臺,重視慢病管理,創新糖尿病居家管理模式,讓基層百姓共享優質醫療資源。目前以醫院為龍頭的醫聯體成員單位已達到68家。持續支援南海三沙醫療衛生建設,派醫護人員赴三沙開展駐地幫扶,經過我院多年的幫扶,三沙市人民醫院就診量從2012年716人次增長至2018年的5251人次。2018年12月正式托管三沙市人民醫院。醫聯體建設有效助力分級診療,提升了區域整體醫療水平。 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其中,成功舉辦的6期“東盟地區重大熱帶疾病的防治與診療技術”國際培訓班,學員涉及緬甸、伊朗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建立了多學科醫學合作關系。 多年來,醫院秉承公立醫院的性質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在省內積極開展各類義診服務、對口支援、下鄉巡回醫療、智力扶貧等活動,認真響應政府精準扶貧號召,深入基層為民服務,榮獲國家“醫療扶貧貢獻獎”。同時主動參與抗臺風搶險等各類突發事件救援工作以及參與“亞洲博鰲論壇年會”、“海南文昌航天火箭發射”、“國家海外撤僑”、“西沙群島海上救援、護航保障、應急演練”等重大政...
預約掛號
-
張家界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張家界市中醫院創建于1958年,位于“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市城區。是市城區唯一的一家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現占地面積10050平方米,開放病床200張,職工總數288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18名,中級技術員65名。門診中西醫科室齊全,有內、外、婦、兒、骨傷、肝病、糖尿病、皮膚、燒傷、膽石病等10個專病專科特色門診。急診實行24小時服務,住院部分設內科、外科、兒科、骨傷、中風、婦產、五官、肛腸、推拿針灸科。推拿科被列為湖南省重點中醫專科。張家界市中醫院還設置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功能科、胃鏡室、腦電流室、核磁共振室等9個醫技功能輔助科室。萬元以上醫療設備有38臺,擁有安科ASM—015磁共振(MRI)、芬蘭30型全自動生化儀、500mA監視X光機、胃鏡錄鏡錄像、B超、心電圖、TCD、C形臂、心電監護儀等先進檢查設備。醫院承擔張家界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防保任務,是張家界市永定人民防病、治病的醫療保健中心。<br> 張家界市中醫院專科特色,享譽省內外。推拿針灸科:創建了省級重點中醫專科,并成立推拿康復中心,推拿針灸科的“黃氏推拿療法”,對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腰椎骨質增生及中風后遺癥等疾病治療具有獨特療效。有芬蘭、香港、臺灣等地患者前來治療;中醫骨傷專科: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骨科疾病,療效很好。傳統中醫“小夾板”技術治療骨折也取得了新的進展。自制傷科良藥“舒筋活血止痛酊”獲市科技進步獎;中風專科:利用中藥“癱康液”治療中風后遺癥,填補了我市空白,已向市科委申報了科技成果;肛腸科、口腔科治療技術也一直走在全市前列。能開展人工關節置換術、普外科手術、顱外科手術、肛門大腸外科手術、人工晶體植入術等。醫院先后榮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2項,市科技成果獎5項,近三年撰寫醫學論文102篇,其中國家級32篇,省級58篇。<br> 張家界市中醫院已全面實行了微機管理,廣泛應用于收費、記帳、結算、藥品、統計、財務、人事、醫療、物資等管理工作中。其急救能力、綜合診療能力和醫院整體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湖南省職工勞動能力鑒定指定醫療單位;交通事故急救指定醫院;征兵、學生升學體檢定點醫院;市首批醫保定點醫療機構。<br> 隨著1995年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把張家界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號召后,我市旅游呈現出突飛猛進態勢,城市人口迅速增多,醫療預防保健市場需求大幅度上升.為使醫院步入發展快車道,已在新城區大庸橋征地63畝,新建一家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著重民俗民風,與自然相協調,能適應國際旅游新城發展的花園式現代化醫院,著力打造湘西北比較好的一家中醫院。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