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區域:

全部

北京市 昆明市 上海市 武漢市 成都市 廣州市 貴陽市 南京市 南昌市 西安市 天津市 沈陽市 濟南市 鄭州市 石家莊市 唐山市 秦皇島市 邯鄲市 邢臺市 保定市 張家口市 承德市 滄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太原市 大同市 呼和浩特市 烏海市 鄂爾多斯市 巴彥淖爾市 烏蘭察布市 長春市 哈爾濱市 無錫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蘇州市 揚州市 杭州市 寧波市 合肥市 福州市 泉州市 青島市 淄博市 棗莊市 東營市 煙臺市 濰坊市 濟寧市 長沙市 深圳市 汕頭市 佛山市 湛江市 肇慶市 中山市 南寧市 柳州市 海口市 三亞市 重慶市 蘭州市 西寧市
科室類型:
全部 婦科 男科 皮膚科 白癜風 生殖感染科 心腦血管 癲癇 肝病科 精神心理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 不孕不育 試管嬰兒 產科 風濕免疫科 牛皮癬 眼科 骨科 胃腸科 肛腸科

神經外科

甲狀腺科 耳鼻喉科 整形美容 消化科 性病科 中醫科 婦產科 兒科 呼吸科 心內科 口腔 乳腺科 介入科 神經內科 普外科 周圍血管科 心血管內科 胸外科 營養科 超聲科 血液科 西醫乳腺外科 西醫婦科 內科 腎內科 腋臭科 外科 矯形外科 腦科 輔助生殖 干細胞 銀屑病 其他科室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醫院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第二冠名:上海市閔行區紅十字華漕老年護理院)位處閔行區西北部,東接長寧,西北與青浦、嘉定相連,南面大虹橋開發區,是一所一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中心服務面積為28.1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42萬,常住人口19.38萬,外來人口遠超本地人口,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人口導入區。 中心建筑面積10533.5平方米,下設一個紀王分中心,祥賓、紫薇兩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6個村衛生室。核定床位128張,實際開放床位225張,建立家庭病床145張,按照標準設立了全科、中醫科、預防保健科等科室。現有衛生技術人員247名,執業醫師102名,執業護士105名,醫藥劑人員40名。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2名,具有中級任職資格人員53名,具有全科任職資格醫師40人,占衛技人員總數的16.19%。本科及以上學歷94名,占衛技人員總數的37.65%。

預約掛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

寧夏回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二級

寧夏煤炭總醫院是2003年2月由5個二級醫院、9個一級醫院、16個衛生所和3個衛生防疫站組建而成、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醫療集團。服務范圍遍布寧夏石嘴山市、銀川市和靈武市。五年來,醫院一年一個主題,先后開展了“質量管理年”、“文化建設年”、“樹立全新理念、打造服務品牌”、“科技創新年”和“精細化管理年”主題活動,促進了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 寧夏煤炭總醫院重視人才培養,堅持科技興院。實施了“620人才工程”,采取院外進修學習和院內崗位培訓相結合的辦法,每年選送醫務人員到區內外各大醫院和醫學院校脫產學習、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并在院內舉辦各種培訓班和學術講座,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與寧夏醫學院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23名,為學科建設奠定了人才基礎,促進了科技進步。五年來,全院共開展新技術、新業務314項,其中通過自治區科技成果鑒定和獲科技進步獎的3項,通過市級科技成果鑒定和獲獎的3項,取得市級科研立項的3項。共發表科技論文43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103篇,在省級期刊發表299篇,有5篇論文獲得寧夏醫學優秀論文獎。許多學科的技術水平已走在了本地區的前列,享有較高的聲譽。 寧夏煤炭總醫院加大資金投入,購買先進設備。共投入近兩千萬元,購買了雙排螺旋CT、血液透析儀、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各種醫療設備204臺(件),提高了醫院的設備裝備水平。 寧夏煤炭總醫院加強行風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實行院領導包科室、科室負責人包醫務人員的行風專項治理責任制和院、科兩級領導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行風的“一崗雙責”制度,加強對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引導醫務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加強對醫療收費項目的監督管理,并對各項醫療價格進行公示,實行住院病人一日清單制,增強服務收費的透明度,保證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圍繞如何轉變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開展全員大討論,查找在服務語言、服務行為、服務制度、服務環境、服務流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定期召開社會監督員和患者家屬座談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和患者家屬的意見及建議。在此基礎上,共出臺了掛普通號看專家診、救護車免費接診、實行全程陪導等便民利民新舉措二百余項。還開展了微笑服務、禮貌服務、無縫隙服務、感動服務、一日兩護制服務和全程陪伴分娩等人性化服務,將服務延伸到醫療工作之外,在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的同時,還在生活上關心照顧病人,千方百計解決他們住院期間的各種困難,幫助危重癥患者減輕心理負擔,為家庭困難患者捐款、捐物、減收費用,得到了患者的廣泛贊譽。 寧夏煤炭總醫院整治院內環境,營造良好氛圍。總醫院系統各單位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綠化、美化環境,使醫院呈現出衛生整潔、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的新面貌。各醫院都不同程度地對住院病房和門診部進行裝修改造,更換和配置方便病人和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的服務設施,使住院環境朝著家庭化和溫馨化的方向發展,為患者營造了優雅、舒適的休養環境,被石嘴山市評為“園林化先進單位”。 寧夏煤炭總醫院注重文化培育,提高員工素質。確定醫院文化理念,并通過強力宣傳灌輸,使各種理念深入員工的心中。開展“告別陋習、踐行文明”、“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員工”和“青年讀書計劃”等活動,制定了員工文明公約和行為準則,規范員工的言行,并引導他們樹立人人學習、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努力使他們成為建設醫院的優秀人才。十分重視先進典型的選樹,開展文明科室、勞動模范、優秀員工和“十佳”護士的評選活動,培養推廣體現核心價值觀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使廣大員工趕有目標、學有典型。文化建設需要活動為載體,該院每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各院間的交流溝通,促進了總醫院系統的文化融合,為培育優秀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寧夏煤炭總醫院開展精細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2007年開展了“精細化管理年”活動。通過認真地宣傳、教育,使精細化管理理念深入每一位員工的心中。并按照“數據說話、流程辦事、制度管人”的原則,對《醫院管理評價指南》進行細化分解,以完善、健全各項制度為重點,制定出臺新流程,量化考核細則,在年內將各項制度匯編成冊,為下一輪醫院等級評審打下堅實的基礎,力爭早參評,并一次通過。 寧夏煤炭總醫院通過五年來的努力,總醫院集團取得卓越的發展成果。員工人數不斷增長,其中取得副高以上職稱的達到155人,取得中級職稱的達到537人。床位數和固定資產分別增長到1413張和1.3億元。年門診量、住院病人、開展手術和業務收入分別達到569326人次、21800人次、6794臺次和1.3億元,分別比總醫院組合前增長了56.6%、111.4%、83.6%和251.3%。總醫院連續兩年榮獲寧夏煤業集團“文明單位”稱號,并被自治區黨委評為“防治非典先進基層黨組織”,還被批準成為“國家安全生產監...

預約掛號
酒泉市人民醫院(酒泉市醫院)

酒泉市人民醫院(酒泉市醫院)三級甲等

甘肅省酒泉市人民醫院座落在“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絲路重鎮——酒泉市肅州區,醫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醫療、急救、預防、保健、康復、教學、科研及社區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下設有1個市級緊急救援中心、3個分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服務范圍輻射甘肅河西地區及周邊青海、內蒙等鄰近省區,是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和蘭州大學、河西學院、酒泉衛生學校的教學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開放床位1415張(編制床位1075張),在職職工169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406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92人,中級職稱364人,甘肅省領軍人才1人,甘肅省衛生系統領軍人才1人,酒泉市領軍人才13人。設臨床科室48個,醫技科室6個,行政后勤科室19個,專業組79個,市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8個。醫院年門診量52萬余人次,出院4.5萬余人次,固定資產5.7億元。消化內科為甘肅省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婦科、產科、手術麻醉科、腫瘤科、重癥醫學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為市級重點學科。醫院先后開展了顯微外科手術、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冠脈支架植入術、射頻消融術、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神經介入手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腹腔鏡手術、動脈瘤夾壁術、關節置換術等新業務新技術,形成了自己的專科特色和品牌。 醫療質量與安全是醫院發展的永恒主題。醫院把提高醫療質量和保障患者安全作為醫院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不斷強化管理創新,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在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醫院強。醫院大力實施“人才興院”戰略,采取“選送進修、外出交流、業余自學、院內培訓和學術交流”等多種形式,每年選派百余名專業技術骨干赴國內外知名醫院學習深造,邀請國內著名專家來院指導和傳幫帶,舉辦省、市級繼續教育培訓班,同時建立了科研項目、新技術開發、新業務的引進獎勵基金,建立了人才激勵機制,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高學歷教育和各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對在醫療科研和開展新業務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打造了一支德高藝精的專業技術隊伍。2002年6月,醫院被省衛生廳確定為甘肅中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2007年起開展了“兩段式”教學工作,共培養學生436名。 為加快醫院學科建設步伐,醫院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先后引進了超導3.0T核磁共振、128排256層螺旋CT、愛克發數字影像處理系統(CR)、1250m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床、四維彩超、電子超聲胃鏡、人工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腹腔鏡、關節鏡、16座高壓氧艙、中央監護系統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并與北京天壇醫院、北京阜外醫院、解放軍301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腫瘤醫院、上海長海醫院、上海肺科醫院、廣州中山醫院、西安西京醫院、蘭大一院、蘭大二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建立了長期協作關系。 醫院始終堅持“精醫重德、團結奉獻”的院訓和“同心同德興院、全心全意為民”的辦院宗旨,秉承“精于專業、誠于品德”的人才培養理念,踐行“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緊緊圍繞醫療衛生改革發展要求,全面落實省、市衛生工作重點,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和“改善醫療服務行動”, 以“醫院發展至上、患者利益至上、職工利益至上”為辦院、管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推進醫院的專業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基礎項目建設、黨風廉政建設、醫德醫風建設和醫院文化建設,基本實現了管理現代化、布局合理化、服務賓館化、環境園林化的奮斗目標,得到了上級政府部門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和好評,先后榮獲“ 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 “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 ”、“全省十佳醫院”、“全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省醫德醫風示范醫院” 、“全省醫院管理先進集體”“全省千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先進支援單位”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是西北地區建立最早的一所中醫特色突出,綜合實力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曾被列為國家“七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七所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之一。始建于1940年,原名“咸陽縣公立衛生院”,經擴建遷移,在歷任醫院院長帶領下,醫院堅持“質量建院,特色興院,人才立院,科技強院”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形成了“名醫輩出、人才濟濟、名科林立”的大好局面。 醫院占地156畝,建筑面積11.3萬平方米,核編床位1200張,開放床位1700張,設有臨床科室51個,醫技、藥劑科室13個。醫院有職工1963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564人,擁有以“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郭誠杰教授等為代表的國家級、省級名老中醫32位,郭誠杰教授還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中國針灸傳承專家。醫院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護隊伍,成就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學科學術帶頭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16人,國家級、省級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43人,擁有省、市級有突出貢獻專家7名。 醫院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陜西省博士后創新基地”、“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基地”、“ 國家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等為代表的20個醫療、教學、科研、文化基地。 醫院擁有以中醫腦病學、中醫脾胃病學、中醫婦科學等為代表的14個國家中管局、省教育廳、省中管局重點學科;醫院不斷追求卓越,把專科建設作為帶動全院質量生機的突破口,以腦病科、骨傷科、腫瘤科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為代表的22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成為醫院的發展支柱。各重點學、專科在臨床診療中中醫藥特色突出,優勢明顯,診療技術獨特,凝練出專科優勢病種106個,中醫特色療法88種,院內特色制劑35種,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術、專藥的專科建設新格局。 醫院名醫館精英薈萃,專家云集,診療技術水平領先,匯聚了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郭誠杰教授等32位國家級、省級名老中醫,融中醫診療、養生保健、經驗傳承、學術研究、中醫藥文化展示為一體,在宣傳、教育、推廣、傳承、對外交流等方面已成為中醫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窗口與媒介。 醫院不斷轉變觀念,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鼓勵職工積極參與科研,營造出良好的科研學術氛圍,取得了豐碩成果。醫院配備有各種精良、先進的醫療設備,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臨床診療的需求。 醫院秉承“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堅持“中醫特色突出、醫療水平過硬、就醫環境優良、服務水平一流”辦院方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臨床療效為核心,走科學發展的道路。醫院以“文化強院”為基礎,注重傳播中醫文化,營造人文環境,優化就醫氛圍,著力構建和諧醫院,把大醫精誠理念、良好的醫德醫風融入到醫院的每一個工作環節中,以品牌塑造為重心,以優質服務為保證,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遵義專區醫院)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遵義專區醫院)三級甲等

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因“遵義會議”聞名遐邇,紅軍衛生員小紅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百佳醫院、貴州省三級甲等醫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就坐落在紅軍山腳、湘江河畔。 遵義傳承的是“遵道行義.自強不息”的城市精神,在這紅色文化的滋養中,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創建于1938年,原名遵義地區醫院,把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和醫院精神融會貫通、發揚光大。先后獲得國家級愛嬰醫院;全國首批“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聯系城市”改革試點醫院;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醫院;國家首批中國卒中中心醫院;全國改善服務創新醫院;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百佳三好一滿意示范醫院;貴州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貴州省臨床路徑管理培訓基地、貴州省醫院信息化建設培訓基地;貴州省遵義國際唇腭裂治療中心;貴州省城鄉支援對口工作十佳單位;國家臨床藥物試驗基地(GCP)……一項項殊榮彰顯著一代代醫院人奮進的足跡。 這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急救和康復為一體,擁有員工3000人、編制床位2500張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不僅配備有高端3.0T核磁共振儀、雙源CT、SPECT/CT、直線加速器、大孔徑CT等先進診查設備,更擁有貴州省首家國家級生物安全標準實驗室。醫院筑巢引鳳,誠聚人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解放軍總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臺灣振興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一大批德技雙馨的專家加盟助力,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工作室。醫院的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才隊伍、黨的建設和精益管理齊頭并進,擁有國家級重點扶持學科2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5個;醫院是遵義市臨床檢驗質控中心、遵義市護理質控中心和遵義市麻醉質控中心;建有遵義市胸痛中心、遵義市兒童急救中心、遵義市兒童醫學中心、遵義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遵義市急救醫學中心、遵義市高危孕產婦診療中心、遵義市新生兒救治中心、遵義市兒童缺陷康復中心、遵義市遠程醫療中心。多年來,醫院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踐行公立醫院醫改任務、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彰顯文明單位公益性質、滿足群眾就醫問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不懈的努力,換來了患者的認可、社會的肯定,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紛紛來院視察、指導。 醫院新落成的第二綜合住院大樓現已正式啟用,整體面積近13萬平方米,是目前貴州省最大的醫用單體結構。近2000平方米的全省最先進的、智能化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和口服藥分包中心,統一自動配送至整棟大樓的各個病區,確保輸液用藥更加規范、安全;先進的樓宇智能化控制系統更加節能降耗;配備了國際先進醫療成像設備的復合手術室更加潔凈、安全;全省唯一的醫用現代化中型物流傳輸系統高效運轉,有效控制了醫院感染,同時減少了人力資源,使醫護人員騰出雙手,有更多的時間回歸到病人的疾病治療和心理康復中。 樓內配設目前貴州省最大的標準化消毒供應中心,不僅可以滿足本院的清洗消毒,還可以為其他醫院提供服務;樓頂的直升機起降試航成功,成為全省公立醫院空中緊急醫療救援第一家。 作為國家衛計委首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聯系醫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把基礎建設、學科發展和群眾疾病診治需求精準結合,對病房、醫技科室和餐廳、購物超市、咖啡廳等便民服務區域進行合理設置;綜合ICU、心肺ICU、介入中心、雜交手術室、核醫學科、實驗室等在樓內優化分布,特別是新設的家庭式一體化產房,從產檢、到分娩的一站式服務,極大地改善和提升了產科的服務條件,將更全面地滿足和緩解二孩政策后市一醫產科“一床難求”的局面。 這就是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遵從行醫之道、恪守濟世之義,患者至上、追求卓越,為綠色貴州、紅色遵義的衛生事業不懈奮斗、砥礪前行!

預約掛號
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農墾三亞醫院)

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農墾三亞醫院)三級甲等

海南省農墾三亞醫院建院于1962年,經過46年的艱苦創業,已發展成為海南省南部地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急救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面積10.3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7萬平方米。全院編制床位650張,設有臨床科室20個、醫技科室19個,兒童發育行為中心、健康體檢中心,特診VIP室、涉外醫療服務部,以及ICU、CCU、PICU病房,門診部設18個專科診室,24小時開放急診。現有職工865人,其中:國務院特貼專家3人,省優專家4人,市優專家1人,高級職稱63人,海南醫學院兼職教授11人,中級職稱206人,擁有20萬元以上的現代化高新醫療設備53臺(套)。   醫院注重專科建設,近年來,心血管內科開展了冠狀動脈造影及冠脈支架植入術、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支架植入術、先天性心臟病缺損封堵術、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心內電生理檢查及射頻消融治療心律失常;呼吸內科開展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鏡下肺內介入治療,無痛性咽喉部良性腫瘤摘除術;心胸外科開展心臟外科手術,如各類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心瓣膜置換術、心臟粘液瘤摘除術及冠狀動脈搭橋術和電視胸腔鏡下胸腔內各類手術;顱腦外科開展了腦動、靜脈畸形、出血性及缺血性腦卒中等腦血管病手術及聽神經瘤、垂體瘤、咽管瘤、第四腦室腫瘤切除等各種高難腦瘤手術;泌尿外科開展等離子汽化前列腺電切術經皮腎及經,尿道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骨科開展了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帶血管的骨瓣移植術,關節置換術,斷腕、斷臂再植手術,脊柱骨折切開復位前路及后路內固定術、椎管內腫瘤摘除術;普外科開展了腹腔鏡檢查治療手術,神經內科開展神經介入檢查治療技術。腫瘤科開展各種腫瘤化療及普療,三維適形放療,X刀,后裝放療等。   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同步發展。醫院承擔了海南醫學院、瀘洲醫學院本科臨床醫療教學任務。醫療科研先后取得28項科研成果獎,其中省部級獎4項,地市級成果獎24項;近年來在國際、國家和省級醫學刊物發表論文1050篇。   醫院服務范圍遍及島內南部二市五縣,醫療輻射海南省南部近300萬人,并為三亞每年近400萬人次游客提供醫療保障及康復療養服務。1999年我院被國家衛生部指定為國際救援網絡醫院,近年來,醫院先后被香港SOS國際救援中心、美國阿科公司等12家涉外機構選為定點醫療救護醫院,并多次成功地為國外旅游者和投資商及港澳臺同胞提供醫療和緊急救護服務。作為省內南部最高等級醫院,每年都為在三亞參加各種活動的各國貴賓、中央領導、各部委領導和其他省市到三亞考察工作的各級領導提供了專項醫療保健服務。今年4月9日至13日,胡錦濤主席在三亞開展國事活動,會見了6位外國國家元首、4位政府首腦。期間,我院擔負起并確保萬無一失,積極組織圓滿完成了建院以來層次最高、責任最重的重大國事特殊醫療保健任務,受到了首長和外賓的高度贊譽和肯定。   近年來,醫院先后與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院、上海中山醫院及四川瀘州醫學院附院及重慶醫科大學附院開展橫向聯合,我院在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上邁上了新臺階。醫院門急診工作量及住院人次每年以12%—35%的速度遞增,全院經濟收入每年增長16.8—22%,創建院以來歷史比較好水平。院黨委高度重視精神文明與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改革,開拓進取。醫院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紀檢監察工作先進單位”、“海南省文明單位”、“海南省執行物價計量政策法規最佳單位”、“海南省雙擁模范先進單位”、“環境優美十佳醫院”等多項榮譽稱號。   近期,為醫院更好更快發展,我們積極爭取上級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按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要求、熱帶綠色生態景觀特色、國際化醫療建筑水平、可持續發展的節能型建筑;滿足基本醫療和高端醫療服務需求并具有醫學研究、醫學教學、遠程醫療功能和康復養生的綜合性、數字化、現代化醫院標準實施醫療區重建規劃。   醫療區改造總體規劃已通過三亞市建設局主持的專家組評審。總規包括:醫療區整體規劃占地面積:59370㎡,總建筑面積153181㎡,總床位近1800張; 一、四大發展區域: 1、核心醫療區:占地17082㎡,建筑總面積133845㎡,床位1258張; 2、康復療養區:占地5333㎡,建筑總面積16000㎡,床位450張; 3、保留區(感染病院區、電廠區):5000㎡,感染病院床位50張; 4、預留發展區:11596㎡。 二、分期建設規劃: 1、第一期:2年內完成住院大樓(外科)建設任務,建筑面積32098.70㎡,其中:地上29452.70㎡,地下2646.00㎡,床位352張; 2、第二期:3年內完成門診醫技及行政大樓建設任務, 建筑面積26829.00㎡; 3、第三期:5年完成住院大樓(內科)及配套工程建設任務, 建筑面積46118.30㎡,其中:地上41151.30㎡,地下4967

預約掛號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實力排名(2017年度)中,居華南區第16位,專科聲譽排行榜中,生殖醫學居于華南區第2名,健康管理專科居華南區第4名,2018年我院“臨床醫學”成為海南省首個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的學科。多年來,一直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努力打造集醫療、教學、科研、緊急救援和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區域性醫療服務中心、人才培養中心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醫院始建于1973年,占地面積 53畝,編制床位1500張(實際開放1447張),擁有職工2538人,其中正高職稱154人,副高職稱325人;博士69人,碩士389人。現有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全國候任主委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 1 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人,省優專家8人,海南省領軍人才3人,拔尖人才4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0人,海南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2人,“南海系列”育才計劃6人。省級各醫學分會主委 、副主委共 60人。2018年,門急診總診療人次135萬,出院人數5.2萬,手術例數門診69710例、住院17787例。 醫院擁有業務科室 59個、教研室17個、研究機構6個。目前已獲批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個(急診醫學、腫瘤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學科/專科2個(中醫肝膽病學、針炙科 ),省級重點專(學)科22個, 省級醫學中心 4 個,省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11個,入選全國第一批腫瘤(消化系統)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全國第一批無痛分娩試點單位,首批中國創傷培訓CTCT省域基地。 醫院緊跟醫學前沿,努力建設一批重要的科研技術平臺,目前是海南省研究能力最強的醫療機構,正在建設研究型醫院。2011年以來,連續9年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數量和經費總額均居全省醫療機構首位,數量占全省醫療機構獲批總數的52%。2018年獲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醫院承擔2項科技部課題,3個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擁有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推廣示范中心(海南)、科技部“中-緬區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急救與創傷研究)各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 海南省人類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海南省創傷與災難救援研究重點實驗室),還有1個可以獨立招生的醫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2個省政府批準建設的院士工作站——海南省腫瘤學院士工作站(郝希山院士)、海南省創傷院士工作站(付小兵院士),海南省創新藥物臨床評價工程研究中心1個,“干細胞臨床研究中心”通過國家備案,建成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貧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立“轉化醫學臨床研究中心”,實現技術創新,使科研成果應用于臨床。 醫院已形成“在校教育、研究生及畢業后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體系”。2019年1月,我院以“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申報的博士學位授權點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招生及學位授予資格。現擁有3項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是國家首批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之一。擁有28個國家級、省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現已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并軌。醫院同時還是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依托學校“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醫院的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全科醫學、護理學、中醫學、檢驗醫學等專業醫療實踐教學能力較強。2018年醫學檢驗基地獲批為海南省首家國家住培師資培訓基地,普通外科學、新生兒科獲批為國家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19年4月獲批海南省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 堅持醫院公益性,履行公立醫院職責。成立了全省首家醫聯體,搭建醫聯體心電、影像遠程會診平臺,重視慢病管理,創新糖尿病居家管理模式,讓基層百姓共享優質醫療資源。目前以醫院為龍頭的醫聯體成員單位已達到68家。持續支援南海三沙醫療衛生建設,派醫護人員赴三沙開展駐地幫扶,經過我院多年的幫扶,三沙市人民醫院就診量從2012年716人次增長至2018年的5251人次。2018年12月正式托管三沙市人民醫院。醫聯體建設有效助力分級診療,提升了區域整體醫療水平。 積極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其中,成功舉辦的6期“東盟地區重大熱帶疾病的防治與診療技術”國際培訓班,學員涉及緬甸、伊朗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建立了多學科醫學合作關系。 多年來,醫院秉承公立醫院的性質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在省內積極開展各類義診服務、對口支援、下鄉巡回醫療、智力扶貧等活動,認真響應政府精準扶貧號召,深入基層為民服務,榮獲國家“醫療扶貧貢獻獎”。同時主動參與抗臺風搶險等各類突發事件救援工作以及參與“亞洲博鰲論壇年會”、“海南文昌航天火箭發射”、“國家海外撤僑”、“西沙群島海上救援、護航保障、應急演練”等重大政...

預約掛號
賀州市中醫醫院(賀州市中醫院)

賀州市中醫醫院(賀州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賀州市中醫醫院地處廣西東北部,與湖南、廣東接壤,交通十分便利的賀州市龍山路48號。醫院創建于1979年,前身是賀縣中醫院。于2004年12月實現整體搬遷至現址。建院至今,歷經了整整30年的發展和建設,如今已成為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于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全區示范中醫醫院,高等醫學院校A級臨床教學基地,廣西中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同時也是賀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中國中西醫結合治療燒傷專業委員會、賀州市燒傷皮膚再生醫療技術規范培訓基地、廣西殘聯/CBM防盲項目定點醫院、愛嬰醫院、復退傷殘軍人定點醫療機構,國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項目。賀州市醫療急救中心“120”設在該院,肩負著賀州市及湘、粵、桂周邊地區的醫療救治工作。  賀州市中醫醫院本著 “發展事業、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辦院宗旨,堅持 “發揮中醫優勢,突出中醫特色,走中西醫結合道路,并擁有現代醫學優勢學科”的發展思路,在中醫、中西醫結合診療方面不斷發展和創新。現有在職職工525人,廣西名中醫2人,廣西優秀青年中醫師1人,主任醫師職稱2人,副主任醫師職稱25人,中級職稱91人,廣西中醫學院兼職教授1人、兼職副教授10人,形成了強盛的名中醫、名專家方陣。  賀州市中醫醫院設置病床400張,目前開放病床342張。住院部設十個病區,門診部設30個專病診室,7個醫技科室,13個教研室。  賀州市中醫醫院擁有各種先進的醫療、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醫療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主要有全身螺旋CT、全數字化X光機、前列腺電切鏡、氣壓彈道碎石機、電子胃腸鏡、彩色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血球分析儀以及一批中高檔檢驗設備,為滿足院前急救和臨床診斷、治療需要,保證臨床治療質量水平不斷提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賀州市中醫醫院不僅精心打造硬件設施建設,更注重改造軟件環境。醫院新院占地面積35畝,內有優美的人文環境:休閑廣場,曲徑通幽的草地,郁郁蔥蔥的樹木,利于休養生息。醫院不斷發展中醫藥特色,注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營造和建立具有中醫藥文化氛圍的環境,讓患者一進到醫院,就能充分感受到祖國醫藥學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氣息。  在內涵建設上,醫院重視科教興院和人才的培養,近年來,醫院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建設特色專科為重點,在引進緊缺人才的同時,先后選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醫師和學科骨干到全國各地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和培訓,不斷充實各重點學科的技術力量,為醫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醫院還注重傳承中醫國粹,以傳統醫學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融合現代科技手段,使醫院的中醫治療疾病能力及搶救危急重癥能力不斷增強,并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疾病均取得較好的療效。醫院腦腎內科,消化腫瘤內科為自治區重點專科,以中西醫結合特色治療中風、腎炎、腎衰、尿毒癥、糖尿病、甲亢及各種胃腸病、肝病、各種良性及惡性腫瘤等疾病。泌尿外科微創治療為賀州市首創,燒傷濕潤暴露療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骨傷科除傳統正骨方法外,能開展骨關節置換術等較高新的骨科手術。顱腦外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治療顱腦外傷,微創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五官科擁有賀州市最先進的一批高精尖的儀器設備,能開展眼、耳鼻喉、口腔及頜面、頭頸外科等多種疾病的治療及手術。針推科運用傳統的中醫中藥、針灸、推拿等中醫特色療法,結合現代醫學診療手段,中西合璧,療效顯著。  30年的發展,凝聚了幾代人的拼搏和努力。面對未來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醫院領導班子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定以打造“名醫、名科、名院”為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不斷加快學科發展和臨床研究的步伐,把祖國的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  賀州市中醫醫院以優雅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及精良的技術為廣大市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欽州市中醫醫院

欽州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欽州市中醫院創建于1960年,建院52年來,在欽州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從政策支持、資金投入、項目建設、人員配備、技術支撐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斷的發展與壯大,于2007年和2011年分別通過了國家三級乙等中醫醫院評審和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目前,醫院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是欽州市直職工醫保、南北區職工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院,與區內外多家上級醫院建立了技術協作關系,承擔區內各醫學院校的教學實習任務,是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治未病建設項目單位和欽州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基地,肩負著全市380萬人民群眾的中醫診療和預防保健任務。<br><br> 目前占地面積11062.80平方米,建筑面積36099.50平方米。在自治區發改委、自治區衛生廳、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局等上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內科住院大樓建設項目和醫院遷址新建項目分別被列入2008年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項目和2009年自治區層面推進的重大建設項目。2010年內科住院大樓建成并投入使用,為醫院增加業務用房面積9279.13㎡,增加病床250張。同時,醫院遷建項目穩步推進,項目規劃用地88.65畝,總建筑面積166464.21㎡,計劃建設周期為2010年10月—2013年12月,項目建成后將全面提升醫院的中醫藥服務能力、中醫藥文化內涵和中醫藥服務環境。<br> 欽州市中醫院設有急診科、心病肺病科、腦病科、脾胃病糖尿病科、腎病風濕病血液病科、腫瘤科、肝病科、外科(分兩個病區)、骨傷科(分三個病區)、針灸科、推拿科、婦產科、兒科、重癥醫學科、肛腸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營養科、預防保健科、藥學部、介入科、放射科、功能科、檢驗科、病理科、麻醉科、手術室、供應室等臨床、醫技科室30個,行政職能科室19個。編制床位450張,實際開放床位435張。2011年門急診量20.26萬人次;出院病人1.23萬人次。<br> 我院現有在職員工62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71人:含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125人;博士研究生4名,碩士研究生55名;擁有廣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3名;中醫人員占執業醫師總數66.95%,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中醫藥人才梯隊。<br> 欽州市中醫院擁有較高水平的現代醫學平臺,主要的醫療設備有:美國GE雙排螺旋CT、意大利原裝進口GMM數字拍片機(DR)、800毫安數字胃腸機、DSA系統、進口C形臂數字X線機、彩色B超、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超聲體內聚焦治療系統及各種進口腔鏡等。廣泛開展各種外科手術、介入手術和微創手術;中醫婦科、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中醫骨傷治療、中西醫結合腰腿痛治療、推拿按摩針炙療法、中西醫結合燒傷治療、中醫中藥內病外治等方面,在市內形成了具有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的核心競爭力;CT引導下微創介入治療體內各種腫瘤技術在市內率先開展。<br> 欽州市中醫院高度重視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工作,建設國家協作專科一個(腫瘤科),擁有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專科3個(婦科、腦病科、腫瘤科)和院級重點建設專科1個(骨傷科),開設特色專病門診32個,中風、腎病、胃病、骨傷、肝病、腫瘤、腦病、不孕不育及婦科疾病等專科專病門診以明顯的中醫藥特色優勢在市內有著較大影響力。<br> 在中醫藥臨床科學研究方面,醫院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多年來,醫院有47項科研項目獲得立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地市級科研項目35項。共獲科研成果13項,其中廣西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廣西醫學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三等獎1項,欽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大多數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或國內先進水平。

預約掛號
梧州市工人醫院(梧州工人醫院)

梧州市工人醫院(梧州工人醫院)三級甲等

梧州工人醫院(廣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位于西江沿岸,始建于1903年,前身是美國美南浸信教會醫院,原名“思達醫院”。至今已有100余年歷史,是廣西歷史上最早具有規模和技術實力的綜合醫院之一,2003年成為廣西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醫院以精湛的醫技、高尚的醫德,優質的服務融入世人心中。  醫院現開放病房近千張,擁有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近千人,中高級職稱近四百人。人才梯隊合理、臨床科室設置齊全、醫療設備精良。內科分為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及腫瘤科等。外科分為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骨科等。醫技科室設有放射影像科、檢驗科、病理科、B超室、功能檢查室、健康體檢科、消毒供應室等。并設有兒科、婦科、產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康復科、門診部、急診科、皮膚科、口腔科等。醫院配備有大中型設備80多臺。包括國內最先進的128層螺旋CT、3.0T核磁共振、德國西門子大C臂X光機、準分子激光系統、日本島津DR、西門子多功能數字化X線攝影系統DR、超聲氣壓彈道碎石清石系統、飛利浦IE33彩超及最先進的整套微創手術設備等。  醫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醫德醫風高尚嚴謹。醫院堅持公立性質以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榮獲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單位”、“自治區文明單位”等稱號。

預約掛號
x

為了讓您更好的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點擊免費注冊 進行注冊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网| AV片在线观看免费|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91久久大香线蕉| 女人与公狗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亚洲图片欧美在线|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免费黄色欧美视频| 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对白脏话肉麻粗话视频| 中文字幕一级片|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欧美精品第1页在线播放|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韩国五感图r级无删减版|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7777奇米四色| 国产高清美女**毛片|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天天天欲色欲色WWW免费| 一本大道香一蕉久在线影院|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日韩制服丝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