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三級
吉林省武警醫院是1963年9月組建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野戰醫院,始建于黑龍江省湯源縣,1982年9月改編為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1988年9月由吉林省雙遼縣遷入長春市。醫院占地面積57800平方米,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設備總價值3000萬元,編制床位350張、科室18個,正、副高職30人,中級職稱98人,初級職稱140人。 ? ?吉林省武警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部隊衛勤保障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全總隊官兵的醫療診治和便民服務任務,醫院日門診量約500人次,年度創收近2500萬元。是武警部隊介入放射治療中心、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國家級愛嬰醫院、白求恩醫科大學教學醫院,是武警部隊首批確認的三級乙等醫院。十多年來,我院有70余項科研分別獲武警部隊及省、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先后開展新項目近100余項。1997年被總部評為先進醫院,2003年被總部評為抗擊非典先進集體,2005年被吉林省消費者協會評為“誠信單位”,連續18年被長春市評為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 ?重點肝病科簡介 ? ?品牌故事:“表里不一” ? ?52年來始終看著不起眼的那十幾間小平房去醫院看過肝病的患者都知道,武警醫院的肝病科位于進門右側的那幾十間不起眼的平房里,從外表來看,這幾十間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小平房很難讓患者聯想到,這里就是曾經走出過一批又一批肝病康復患者的東北重點肝病診療中心。 52年來,跟著建院始一同組建起來的肝病科,從最初的那幾間簡陋的小平房經過一次次的翻修和添加變成了如今患者眼里的那十幾間的小平房。52年了,它始終質樸的佇立在那里,為一批又一批的東北肝病患者服務。 ? ? 為追求對患者更實在的“技術”而選擇放棄華麗的“大樓” ? ? 當很多人問起為什么不把醫院修飾的更好一點的時候。肝病科負責人齊振穎表示:“我們是一所為患者做實事的醫院,與其先把資金用于外圍建設,不如放到更能為患者服務的醫療科研的投入上,畢竟,看肝病不是看大樓、不是比歷史。真正吸引患者的是那個地方能看好我的病。“ ? ? 目前,武警醫院肝病科先后建成了國際CLSI金標準檢測實驗室和生物細胞實驗室;引入了三大最新生物免疫治肝技術,成立了東北肝病生物細胞研究中心;同時建成了頗具特色的四大肝病專家門診,為不同病情的肝病患者服務;并成功同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取得合作,成為吉林肝病患者教育基地;2014年被授為中國肝健康保障工程吉林首批示范診療單位;兩大公益解決吉林地區的肝病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 ?重點耳鼻喉科簡介 ? ?作為國家重點耳鼻喉科,首批耳鼻喉科優勢部隊醫院,為適應學科“專病專治”精細化要求,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耳鼻喉專科匯集了數十位各個細分領域的權威專家和教授,組建了長春首支“研究治療型”耳鼻喉專家團。他們平均診療經驗在20年以上,或是曾在三甲軍院就職的軍醫專家、或是擅長鼻病防復發治療的主任醫師,或是精于鼾癥無創治療的首席微創專家,或是專注耳病治療幾十年的技術骨干……保證了醫院在耳鼻喉各類疾病治療方面始終走在的國內領先水平,尤其在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咽炎、鼾癥、扁桃體炎等耳鼻喉疾病的疑難雜癥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康復患者每年超過數萬人。 ? ? 耳鼻喉疾病治療痛苦大、難度高,易復發是許多患者的共識,國際醫學領域“微創”概念的出現讓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的專家們看到了耳鼻喉疾病的康復發展方向。經過數年專注研究,目前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在耳鼻喉微創治療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針對各種耳鼻喉疾病不同特點,成功開創“美國光離子40℃無創康復術”、“FESS多竇一清技術”、“三鏡合璧技術”、“激活免疫療法”等40余項微創技術讓耳鼻喉疾病的無創傷、不復發治療變成了可能。
預約掛號
-
淳化縣中醫醫院
淳化縣中醫醫院位于淳化縣城南新街,始建于1988年,隸屬淳化縣衛計局,是淳化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醫院占地面積6321平方米,建筑面積5400平方米,固定資產0.2億元,服務人口約20萬,現有職工55人,設有內科、兒科、眼科、外科、按摩科、急診科、針灸推拿理療科、肝病科、脾胃病科、心腦血管等20余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肝病科、脾胃病科為省級農村中醫藥特色建設專科)。床位設置100張,2017年門診1.5萬人次,住院近千人次,開展各類手術300余例。 隨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2014年,我院二級中醫醫院等級評審工作進行了初審,但因諸多原因,最終以失敗告終。經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和努力,擬定于2018年再次參加醫院等級評審工作,爭取一次性通過。2015年,我院眼科開展“中老年人白內障復明工程”,為縣域內白內障患者免費安裝人工晶體300余例;對院內科室布局進行了規范化的調整,設置了針灸康復科、治未病科、眼科、心腦血管科等重點專科并且完成了相關建設;2016年,自籌資金完成了污水處理工作站建設,對門診樓進行了貼瓷改造;購置了消毒鍋、眼科、針灸康復科、中醫治療室的配套設備;對住院病房及臨床科室全部安裝了空調;2017年購置了口腔科、檢驗科相關設備,使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一所科學、規范、全心全意為縣域內百姓服務的縣級中醫醫院各項工作正在穩步向前推進。
預約掛號
-
南京市高淳中醫院二級
高淳縣中醫院始建于1986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社區醫療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也是高淳縣紅十字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實習基地,江蘇健康職業學院教學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15713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編制床位200張。醫院有在崗員工236人,衛技人員175人,其中,中、高級職稱92人,市名中醫2人。設有四個病區、4個中心(急診中心、危重病監護中心(ICU)、血液凈化中心、內窺鏡中心),手術室可以同時開放5張手術臺(含1個百極手術室),12個臨床一級科室,5個醫技科室,11個專病門診,骨傷科、針灸科為國家級農村醫療機構特色專科建設單位,中醫消化科等是南京市重點專科。醫院固定資產總值8500萬元,設備資產總值2064萬元。裝備了飛利浦6排螺旋CT、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C型臂機、五分類血球計數儀、凝血儀、電子胃腸鏡、血液透析機20臺、震波碎石機、腫瘤熱療儀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 醫院堅持以人為本,醫教結合,科技先導,科教興院,把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列為醫院建設的重中之重,全面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創造公平競爭、擇優用人的環境。在專科建設上,突出重點,兼顧一般,重點加強骨外科、針灸科、肛腸科、內、兒科等科室建設。 展望未來,全院職工將發揚“團結、奮進、繼承、創新”的醫院精神,狠抓內涵建設,依靠科技進步,沿著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向現代化中醫院目標奮進。
預約掛號
-
南京市溧水區人民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溧水分院二級
南京市溧水區人民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溧水分院)是全區最大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醫院。醫院建于1924年,2015年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合作共建成為中大醫院溧水分院,也是國家級“愛嬰醫院”,國家衛計委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東南大學醫學院、江蘇大學、皖南醫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教學醫院,國家住院醫師規培協同基地、江蘇省住院醫師規培基地。曾獲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江蘇省文明單位、南京市文明單位、市衛生系統十佳醫院、市衛生系統醫院管理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新址醫院位于山清水秀的無想山北麓,2011年9月啟用,占地125畝,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核定床位1000張,設有23個標準病區,40個業務科室。2016年破土動工建設第三幢綜合病房樓,將于2020年建成啟用,屆時醫院的建筑面積將達到16萬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達到1500張。醫院在職職工1431人,衛技人員1268人。衛技人員中擁有高級職稱199人、中級以上職稱637人。目前擁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博導3人,博士21人,碩導12人,江蘇省、南京市人才工程17名。 技術上可開展三級醫院必備技術和診療項目。其中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ICU、介入科、內分泌科等科室能夠開展三級甲等醫院的技術及診療項目。目前開展27項限制類醫療技術,520項四級手術,136項新技術新項目。醫院擁有神經內科、重癥醫學科、婦科、兒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病理科、骨科、腫瘤內科、消化內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普外科、產科、眼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胸外科、急診科、神經外科、老年醫學科、腎內科共22個南京市醫學重點專科,位居南京同級醫院前列。 2015年5月,醫院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及溧水區政府舉行緊密型合作共建簽約儀式,成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溧水分院,雙方在專科發展、人才培養、雙向轉診、科教研以及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積極合作。2016年,中大醫院派20余名專家來醫院開設專家專科門診;給予合作科室教學大查房、專科講學,通過遠程信息系統參加中大醫院本部病例討論、業務講座,提高醫務人員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2017年 6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與溧水區人民政府簽訂深化緊密型合作共建區人民醫院補充協議。在保持人民醫院性質不變、產權不變、醫院功能不變、政府投入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推動區人民醫院與中大醫院一體化管理、融合式發展。合作共建成果明顯:醫院管理明顯規范;學術平臺明顯提升;學科建設明顯加強;醫療技術明顯進步;人才引進突破歷史; 學術交流更加活躍;服務水平明顯突顯;社會評價明顯提高。2018年10月全省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溧水區召開,溧水區人民醫院作為全省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實踐者,被選為大會的參觀單位。2019年1月醫院被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表彰為2018年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 2019年6月27日,江蘇省衛健委正式確認南京市溧水區人民醫院為三級醫院,標志著醫院醫療綜合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下一步醫院將進一步夯實三級建設成果,充分把握與中大醫院深化合作的契機,以創建三甲醫院、最終達到大學附屬醫院水平為目標,努力將醫院打造成病房賓館化、環境園林化、技術標準化、設備現代化、管理規范化、服務人性化、資訊數字化、形象國際化的南京城南區域綜合性醫療中心,為健康溧水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1醫院三級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一醫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建于1950年,是一所以精神病科、神經內外科、消化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骨科、普通外科、婦產科、眼科為特色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全面實現了微機網絡化管理,是北京市首批“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北京市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北京市中小學生及嬰幼兒住院互助金定點醫療機構,北京實農民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曾被國防部授予“艱苦奮斗的二六一醫院”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被總后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院黨委連續5年被軍區聯勤部評為先進團黨委。醫院現開展專業40多個,展開床位1000張,醫療設備總值4200萬元,擁有一大批經驗豐富的高中級技術干部,對疑難急危重疾病有較高的診治水準。 精神病科是醫院的特色專科,成立于1953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精神疾病診治中心,北京軍區精神疾病研究防治中心,北京軍區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中心,擁有高知名度的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其中神經外科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病技術,目前處于國際國內**水平。針刺治療癔癱是醫院的“絕活”,1957年開始研究治療,現一針治愈率已達到99%以上,已治愈國內外患者2000余例,數**水平。曾成功的為中央首長、中外記者和第31屆國際軍事醫學大會進行現場演示。 核磁共振、美國GE螺旋CT-2、數字剪影(血管造影機)、CR、腦立體定向手術設備、電子胃鏡、關節鏡、腹腔鏡、鼻內窺鏡、血透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BICOM2000過敏治療系統等價值4200萬元。 醫院曾被國防部授予“艱苦奮斗的二六一醫院”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被總后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院黨委連續5年被軍區聯勤部評為先進團黨委。
預約掛號
-
重慶市第十一人民醫院(重慶市精神病院)三級
重慶市精神病院始建于1954年3月,是我市最早建立的精神病醫療機構之一。院座落于重慶市沙坪壩區紅槽房,交通方便,占地面積為33614㎡,工作用房面積12000 ㎡。經過五十余年的發展,院已建成為環境優雅、設備齊全、功能齊備、技術力量雄厚的重慶市民政局直屬的社會福利醫療機構,是重慶市注冊的非營利性醫院,并多次評為市先進單位。 重慶市精神病院是重慶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屬三級醫院。我院三次被評為《重慶市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先進單位》。 重慶市精神病院集醫療、康復、修養為一體,主要承擔收治各類急、慢性精神病、神經癥、心理障礙患者。為適應社會需要,增強市場競爭力,醫院走上了大專科、小綜合的路子,其業務范圍:①精神科病人門診及住院治療;②內外科病人的門診及住院治療;③為社會開設各種體檢服務和精神疾病鑒定等。 重慶市精神病院住院部現設有6個精神科病區(其中3個男病區、1個女病區、1個康復病區、1個綜合病區);門診部設有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及心理咨詢治療。院擁有500maX光機、彩色腦電地形圖、心電圖機、B超、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鉀鈉鋰分析儀、心臟監護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在管理上配備了數字化網絡及監控系統。 重慶市精神病院隨著不斷發展和設施的日趨完善,服務對象和范圍日益擴大。從最初僅診治重型精神病,發展到涉及精神衛生各個領域,包括各種輕型精神疾患;各類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老年和兒童精神衛生;心身疾病;精神病人的社區康復;精神病人的醫學鑒定和勞動鑒定;藥物依賴治療(戒毒科)等。2006年11月,我院又成立了重慶市第一家以心理危機干預為主的一個專業性心理咨詢與治療機構——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亦是中國首家以網絡心理危機干預、熱線心理危機干預、面對面心理危機干預、病房心理危機干預及自傷自殺后臨床醫療急救為一體的立體式、綜合式危機干預體系。 重慶市精神病院優美的環境、一流的設施、雄厚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合理的價格和良好的聲譽體現了民政福利的特色優勢,是住院治療的好去處。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