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三級甲等
深圳市第六人民醫院又名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簡稱南山醫院),坐落于深圳特區西部的南頭半島中心區。這里氣候宜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通過深港西部通道(深圳灣跨海大橋)與香港對接,車程僅需30多分鐘。 南山醫院是特區西部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及廣東省醫學院附屬教學醫院,服務轄區人口近200萬。目前醫院占地面積5萬6千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萬6千平方米,開放床位1100張。醫院現有職工1719人,其中正高技術職稱69人,副高245人。博士后3名,博士53名,碩士160名。按三甲醫院學科設置標準,設有46個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行政后勤設7大部,下轄19個科室,醫院轄區內管理25個社康中心。2008年醫院日均門診量達到7000人次,全年門診量267萬人次,位居深圳市首位。 醫院實力雄厚、醫術精湛、設備先進、??讫R全。醫院投資三千多萬引進了廣東省第一臺雙源CT,還配備西門子SENSATION 4多排螺旋CT、1.5T超導型SYMPHONY核磁共振機、DSA、多臺數字化X光機等多項大型先進設備,初步形成了以微創技術、顯微外科技術、各類腔鏡等技術為主要診療手段的服務特色,擁有疼痛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等多個市、區重點專科。 在新一屆院領導班子的領導下,醫院非常注重與國內、國際知名醫學院校、醫院的友好往來,不僅與香港中文大學建立耳鼻喉合作項目和心理治療中心,而且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建立姊妹醫院關系,開通了華西醫院在南山醫院的遠程教學和遠程會診中心;還與美國休斯敦醫療中心和紐約大學建立了醫療合作框架,每年選派技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到美國進修學習,開展學術和科研合作。醫院業已多次承辦國家級和國際性大型學術會議,取得了廣大的好評。 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南山醫院前行的腳步也從未歇止,醫院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即將投資6億元興建新內科綜合樓,設計使用面積9萬多平方米,屆時開放床位2000張,總使用面積達23萬平方米,地下停車1200位,可以從空間和功能上更好地滿足醫療增長的需求,醫院也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醫院將圍繞“一個中心(以病人為中心)”,把握“二個基本點(讓病人滿意、讓職工滿意)”,依靠“三大要素(服務、技術、人才)”,以創三甲醫院為契機,以創品牌醫院為動力,力爭進入深圳市一流醫院行列,塑造高效低耗、和諧發展的可持續改進機制,構建成為一所技術型、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的現代化綜合醫院。 歷史篇: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起源于1946年,前身是寶安縣衛生院,當時條件極其簡陋,工作人員只有二十余名。1954年寶安縣衛生院遷往市內(成為日后的深圳市人民醫院),留下部分醫務人員在原址成立了寶安縣衛生院南頭分院,其后曾更名為南頭公社中心衛生院、南頭地段衛生院、南頭區人民醫院,在1992年南山區成立后,改名為南山區人民醫院。 隨著深圳西部的飛速發展,南山區的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南山區人民醫院的規模逐漸擴大,并開始面向全國招聘醫護人員。1993年8月,醫院遷至現今門診樓,兩年后首批被評為二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在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2003年深圳市醫療衛生界最高標準設計的新住院大樓投入使用,05年南山醫院的病床數增加至1100張,門診量逐年增長,至今已發展成為深圳西部最大的綜合醫院。 醫療篇: 南山醫院總建筑面積為9萬6千平方米,現有病床1100張,病床使用率達到115%;設有臨床科室46個,醫技科室15個;下轄25個社康,服務人群達150多萬。醫院現有職工1719人,其中正高技術職稱69人,副高245人。博士后3名,博士33名,碩士133名。 醫院初步形成了以微創技術、顯微外科技術、各類腔鏡等技術為主要診療手段的服務特色,不僅與香港中文大學建立耳鼻喉合作項目和心理治療中心,而且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建立姊妹醫院關系,建立了華西醫院在華南的首個遠程會診中心。遠程會診中心的建立,可以共享四川華西醫院的醫療資源,使更多的病人和疑難雜癥獲得權威專家的診斷和治療,并且減省了醫生異地會診和患者異地轉院就診所需的時間和費用。 為解決群眾對醫療技術日益增長的更高要求,醫院投資三千多萬購置了雙源CT(這是深圳市首臺雙源CT)、西門子SENSATION 4多排螺旋CT、1.5T超導型SYMPHONY核磁共振機、DSA、數字化X光機等多項大型先進設備。依托這些先進的設備,現可開展業務如下: 1.普通放射診斷:各種X照片診斷、胃腸檢查、排糞造影、各種尿路造影、瘺管造影、“T”型管造影、ERCP; 2.CT:各種常規CT檢查、CT高分辨率掃描、動態掃描、組織與器官的三維重建、CT血管成像、仿真內窺鏡、CT灌注成像、心臟冠脈成像及鈣化積分分析、肺功能分析、骨密度分析CT透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