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廣西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41年。現為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直屬最大的三級甲等醫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為一所以醫療為主,兼有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醫療中心。醫院附設四個機構,即鳳嶺醫院(正在開工建設)、邕武醫院、星湖門診部和附屬衛生學校。2017年,總資產26.8億元,總占地面積6.46萬平方米(總院),總建筑面積 13.7萬平方米(總院)。全院平均開放病床2117.05張(含邕武醫院),門急診量(含邕武醫院、星湖門診)263.24萬人次,出院病人(含邕武醫院)7.95萬人次,住院手術6.45萬人次。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改善服務示范醫院等榮譽稱號70多項。 學科齊全,重點突出。醫院打造重點學科,帶動全院學科建設發展。我院是廣西的醫療中心,擁有消化內科、眼科、臨床護理等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傷科是國家中管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兒科 、腎內科 、急診科 、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麻醉科、臨床護理、消化內科、產科、康復醫學科、內分泌科等12個廣西臨床重點專科以及6個廣西醫療衛生重點(建設)學科,4個廣西婦幼健康服務重點學科;10個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內鏡專業技術消化科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內鏡專業技術普通外科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家鼻咽癌早診早治示范性基地、國家衛計委外周血管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培育單位、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廣西冠心病研究中心、廣西眼科中心、廣西微創手術中心、廣西腦卒中中心、廣西應急救援臨床醫療中心等26個省級醫療和質控中心;是武漢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廣西醫科大學、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校外培養基地,全科醫師臨床技能培訓等22個省級培訓基地與臨床實習基地;是廣西適宜衛生技術研發推廣人才小高地。 技術先進,特色明顯。醫院大力鼓勵技術創新,通過特色技術推動學科發展。如心臟不停跳心內直視術,腹腔鏡下的普外科、婦產科、泌尿外科等微創手術,腰椎間盤和關節在內鏡介入下微創手術,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病及腫瘤等的血管介入診療,消化道、泌尿道和鼻咽等自然腔道疾病的內鏡診治,胃腸動力檢測及功能性胃腸病治療,睡眠呼吸障礙疾病的診療,腫瘤放射治療,復雜眼病診治和弱視治療,低位直腸癌保肛術,鼻咽癌早診早治、耳外神經顯微技術,口腔畸牙矯正技術,糖尿病足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術,連續腎臟替代治療等急危重病搶救技術在廣西擁有顯著優勢,達國內先進水平。近5年來,主持國家級項目41項、廣西科技計劃項目108項,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課題829項,發表科研論文2659篇,其中SCI論文137篇;共獲廣西科技進步獎14項,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85項,專利授權209項,其中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科研成果數量保持穩定上升態勢。省部級科研平臺3個,廣西冠心病、消化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以及廣西冠心病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資助。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人選1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8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4人,自治區優秀專家人選3人,廣西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4人,廣西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人,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1人,自治區終身教授1人,全國優秀住院醫師帶教老師2人。 設備精良,功能先進。有凈值8.84億多元的醫療設備,其中100萬元以上157臺/套,200萬元以上54臺/套,1000萬元以上9臺/套。如醫科達新型醫用直線加速器、瑞典全數字影像導航的放射治療系統、飛利浦128排多層螺旋CT、西門子3.0T核磁共振、GE和飛利浦血管造影系統等、德國蔡司飛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療機 、超聲聚焦子宮肌瘤治療系統等一批高端醫療設備,整體達到區內領先水平。 環境優美,流程便捷。實施低碳環保建院戰略,采用先進物流系統,裝配達國內先進水平。院內配套有中心花園、直升飛機停機坪和大型地下停車場,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在廣西率先實行醫院信息自動化管理和網絡、114及12580電話、微信、支付寶、APP、家庭數字電視等預約掛號;在廣西率先實現微信和支付寶的繳費和查詢服務;牽頭打造廣西首家互聯網醫院,在廣西率先提供各種檢驗、心電圖、B超、X光、CT、MRI(核磁共振)、病理的檢查報告單和膠片等的自助打印服務;在廣西率先啟用醫保自助繳費結算平臺;在廣西率先啟用電子掛號票和門診就診指引明細單,讓患者候診、付費、取藥等更加清楚、明白;與多地醫保部門及柳州市新農合等開通了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便民服務;設立入院患者接待中心,為患者住院提供“一站式”服務;組建社工部,為患
預約掛號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于1934年,是廣西首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廣西臨床醫療、醫學教育、醫學研究、醫療保健的中心。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人文愛心醫院、全國愛嬰醫院;是中國—東盟醫院合作聯盟主席單位、中國—東盟醫學人才培養合作單位。<br><br> 醫院編制床位2750張,臨床科室46個,病區70個,醫技科室19個。2021年,醫院門診量284.5萬人次,急診量17.6萬人次,出院人數13.2萬人次,手術臺數6.96萬臺,平均住院日為7.28天。醫院在職職工4306人,其中博士445人,碩士1003人,高級職稱944人。擁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人,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0人,省部級人才59人,廳局級人才75人。<br><br><br> 醫院綜合實力連續9年位列復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華南前三,2020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綜合榜單位列全國第78位,2020中國醫院競爭力頂級醫院第72位。<br><br> 醫院擁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4個,廣西臨床重點專科(含建設項目)22個,廣西各類重點學科28個。在2021年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排行榜中,35個專科(共收錄42個)位列華南區前5名,6個專科榮獲提名。<br><br> 醫院不斷創新引領區域醫療發展與服務水平。尤其地中海貧血、肝癌、鼻咽癌等地方病及心血管疾病等高發病、常見病的防治技術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其中:地貧防治研究促進“廣西模式”推廣全國,并在全球尤其東盟形成廣泛影響。兒童親體肝臟移植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微創主動脈瓣置換技術、骨與軟組織再生技術、加速康復外科(ERAS)及腹腔鏡技術、機器人手術等多項醫療技術均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br><br> “互聯網+醫療”時代,醫院成為廣西首批互聯網醫院,升級打造了“互聯網+醫療健康”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上新了互聯網醫院3.0版,全面優化線上線下就診流程,實現雙線融合服務便捷就醫新模式。<br><br> 醫院著力打造卓越醫學人才培訓基地和平臺,是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首批國家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內鏡醫師培訓基地、“一帶一路”人才培養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中心“中國-東盟醫學人才培養合作單位”,承擔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康復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法醫學、兒科等7個專業本碩博臨床教學及培養,有8個國家專科醫師規培基地、26個住院醫師規培基地,有面積達8500㎡的臨床能力模擬培訓中心,面向本科生、研究生、住培生、專培生、護理人員,形成集教學、培訓、考試、科研一體化的臨床能力模擬培訓體系,引領廣西、輻射東盟醫學人才培養發展。<br><br> 醫院擁有院士工作站1個,國家外專局“111”基地1個,國家衛健委委省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擁有廣西臨床醫學研究中心8個,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廣西人才小高地2個,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及八桂學者6個,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5個,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團隊3個。近三年獲“廣西科技進步獎”20項,其中特別貢獻獎2項。<br><br> 醫院構建中國—東盟健康絲綢之路生態圈,形成了鮮明特色。與東盟國家27家重點醫院友好合作,每年舉辦10多次中國-東盟醫學論壇,建設了中國-東盟醫療保健合作中心、中國-東盟遠程醫學中心、中國-東盟醫療大數據中心、中國-東盟醫學人才培養單位、中國-東盟跨境醫療合作平臺、中國-東盟醫院合作聯盟等6大醫學合作平臺,打通了線上線下跨境醫療、醫師培訓、學術交流等合作通道,在全國及東盟樹立“廣西品牌”,形成了廣泛影響力。<br><br> 當前,醫院以高質量發展為引導,實施“五大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區域疑難危重癥診療中心、醫學人才培養培訓中心、中國-東盟跨境醫療合作平臺。<br><br> 2021年醫院獲得諸多榮譽,部分遴選如下:<br> 1.中國醫院/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STEM)全國排名第78位,較上年提升5位,15個學科進入前50;<br> 2.艾力比中國醫院競爭力•頂級醫院排行榜第72名;<br> 3.復旦版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連續7年進入華南區前三;<br> 4.第六屆中國醫院評審評價與高質量發展大會“醫院管理持續改進優秀單位”;<br> 5.第四屆中國醫院發展大會醫療機構最佳雇主新銳獎、最佳品牌傳播醫療機構優秀公立醫院等榮譽;<br> 6.順利通過復查,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br> 7.兩個案例成功入選國家衛健委中國現代醫院管理典型案例;<br> 8.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臨床五年制賽道...
預約掛號
-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瑞康醫院)三級甲等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國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合作基地。醫院分為3個院區,分別為華東院區、空港院區、田陽院區,占地面積共315畝。華東院區編制床位2000張,空港院區開放床位300張,田陽院區一期開放床位218張。醫院先后建立了30畝地的中藥民族藥研發基地、瑞康弘中健康中心、瑞康國際整形美容中心,已發展成為廣西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全國三大中西醫結合醫院之一。 歷史悠久 實力雄厚 醫院華東院區始建于1951年,醫院歷史悠久、專科配備齊全、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建筑布局合理,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為一體的廣西唯一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中西醫結合醫院。華東院區年門診量百萬余人次,住院病人3萬余人次,年手術1萬余臺次。服務范圍輻射廣西區內外乃至東南亞、歐洲、澳大利亞等地,醫院是東盟博覽會的定點醫療機構,擁有兩個省級腫瘤治療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射波刀治療中心和廣西中西醫結合腫瘤治療中心),衛生部肝膽腸外科研究中心廣西基地落戶瑞康醫院,開啟外科微創技術新的篇章。實力雄厚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人才小高地。2015年,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的帶領下,以瑞康醫院為設站單位的中西醫結合臨床院士工作站被認定為第一批廣西院士工作站。 廣聚人才 科技興院 “廣聚人才、科技興院”是醫院持續發展的根本。醫院現有在崗職工近3000人,擁有主任醫師、教授106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238人,博士78人,博士后5人,碩士573人,有20多人留學美國、歐盟、日本等10多個國家。瑞康醫院中醫技術人才濟濟,有國醫大師2名,國家特殊津貼專家5名,全國名老中醫16名,桂派中醫大師9人,廣西名中醫41名,廣西八桂學者1名,八桂名師1名,擁有全區最強大的中西醫結合專家陣容。其中國醫大師、我院骨科著名教授、創始人、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主席韋貴康教授仍堅持在醫院國醫堂坐診。 2009年來,我院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72項,其中國家級52項,省部級120項,資助經費共計4000多萬元。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7個,廣西高校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1個、三級實驗室1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科技成果鑒定40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項,國內領先水平21項。獲得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2項,出版專著64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90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42篇。 專科齊全 優勢突出 醫院有臨床科室39個,醫技科室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5個(骨傷科、脾胃病科、肝病科、腫瘤科,護理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7個(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骨傷科、中醫皮膚病學、中醫老年病學、中醫傳染病學、中醫預防醫學、中醫全科醫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4個(骨傷科、腦病科、脾胃病科、腫瘤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3個(心血管科、肝病科、婦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培育專科2個(重癥醫學科、護理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1個(中醫整脊療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3個(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骨傷生物力學實驗室、消化內鏡與病理實驗室),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1個(康復醫學),自治區重點專科(專病)4個(肺病科、乳腺病科、腎內科、脾胃病科),廣西教育廳重點學科1個(中西醫結合臨床),廣西衛生廳重點學科2個(中西醫結合消化內科、中醫骨傷科)。全院各臨床科室廣泛開展中西醫結合醫療,中醫藥特色優勢突出。 醫院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國家中西醫執業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衛生部指定器官移植單位,全國第一批衛生部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醫院擁有骨科、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整形外科、消化科、技術內鏡裝備與內鏡消毒科培訓基地等7個國家衛生部內鏡培訓基地。 瑞康醫院擁有國家級重點研究室(脊柱退行性疾病整治手法重點研究室),還有廣西壯族自治區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中西醫結合)艾滋病研究中心都建設在瑞康醫院。同時,瑞康醫院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唯一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技術指導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全科醫生臨床技能培訓基地、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骨干醫生培訓基地,醫院是廣西高級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中醫西醫結合 療效雙重保障 瑞康醫院跟蹤現代醫學的最新進展,組建了廣西中西醫結合腦病醫療中心、廣西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廣西中醫骨傷疾病醫療中心等醫療技術團隊,形成了醫院優勢項目,使醫院牢固地占據了廣西中西醫結合領先地位。中西醫
預約掛號
-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二級甲等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中心人民西路13號。醫院創建于1933年春,前身為中國紅十字會邕寧縣分會醫院,1952年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醫院,改稱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1966年曾改名為紅衛醫院,1973年恢復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半個多世紀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呵護下,在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醫院各項事業和建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已建成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br> <br>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占地7333平方米,建筑面積34418平方米。現有職工400多人,其中醫務技術人員占78%,高級職稱35人,中級職稱135人。共設有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8個,職能科室10個,實有病床268張。年門診病人20多萬人次,收住院病人5000多人次。 <br> <br>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擁有進口全身CT、德國西門子1000MA遙控電視X光機、惠普1000型彩色多普勒B超、德國蔡氏高級手術顯微鏡和美國愛爾康公司的超聲乳化白內障治療儀、玻切刀、美國前列腺電汽化治療儀、大型電腦多功能微波治療儀、動態血壓監護儀、腦電地形圖、心電工作站、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各種電子內窺鏡、日本進口電子胃鏡、多功能麻醉監護儀,進口小型C臂等現代化檢查診斷搶救先進設備。 <br>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眼科是南寧市衛生系統的重點專科,是全區白內障復明手術的定點單位之一。1995年開展的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和人工晶體植入術,獲南寧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4月“南寧市白內障治療中心”在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掛牌成立。該項技術在手術中以及技術學術水平上屬國內先進、區內領先水平。 <br>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是國家級愛嬰醫院,1998年7月通過等級醫院評審,成為南寧市首家二級甲等醫院,1999年10月榮獲南寧市第一家廣西“十佳”醫院。近十多年來,醫院共有10多項科研成果通過鑒定,并獲區、市各類科技進步獎,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外各種醫學刊物上發表或在各種學術會議上交流、獲獎。 <br> <br>
預約掛號
-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三級甲等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腫瘤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腫瘤防治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癌癥中心、廣西醫科大學腫瘤醫學院),是廣西唯一一家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社區服務與康復為一體的省級腫瘤防治研究機構和國家三級甲等腫瘤醫院,是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臨床藥物試驗基地和“一帶一路”國際腫瘤防治聯合培訓基地,是廣西醫科大學碩士和博士授權點、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單位、廣西臨床醫學人才小高地基地之一,是廣西腫瘤防治研究中心、腫瘤人才培訓中心和腫瘤醫學信息中心。腫瘤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培育)、腫瘤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廣西抗癌協會掛靠在我院。<br><br> 醫院現有職工1556人,其中衛技人員1360人,高級職稱人員324人,擁有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120人,博士185人、碩士40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4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1人,第一批廣西高層次人才D層次和E層次各1人,廣西優秀專家8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2人,廣西“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廣西八桂青年學者1名,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14人,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2人,廣西青年科技獎10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先進工作者2人,廣西五一勞動獎章1人,廣西五一巾幗標兵1人,廣西醫學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第二批人選醫學領軍人才1人、學科帶頭人3人、中青年學科骨干人才7人,廣西名中醫1人,獲“廣西高等學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師培育計劃”人選18人,入選“廣西醫科大學杰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人選5人;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2個。任職國家一級學會全國委員以上33人,擔任中華或中國系列雜志等省級以上雜志編委30人。<br><br> 醫院編制床位900張,最大開放床位1311張,有27個臨床科室和17個醫技科室,涵蓋腫瘤診療所需的全部專科,醫院對多病種專科實行按病種分病區精細化管理,亞專科體系完備,其中放療有四個病區、化療有四個科室,擁有手術、放療、化療、介入、生物治療等治療手段和綜合序貫的治療體系,設有全區首個甲狀腺專科病區,是區內腫瘤性疾病診療專科和診療手段最完備的醫院。<br><br> 擁有國內先進的PET/CT(GE Discovery PET/CT 710)和住友回旋加速器各1臺,廣西唯一的錐光束乳腺CT(CBBCT)1臺,包括TOMO在內的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5臺,大孔徑定位CT1臺和全套放療定位系統1套,逆向調強放療計劃系統17套, GE 3.0T、西門子1.5T、聯影1.5T核磁共振各1臺,GE128層螺旋CT和西門子64層螺旋CT各1臺,一站式腫瘤診治DSA1臺等各種先進診治設備。<br><br> 醫院部分學科技術處于國內、國際領先水平,肝癌學科團隊建立原發性肝癌術后復發防治體系,使肝癌患者術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56.5%;鼻咽癌學科團隊開展的誘導化療聯合調強放療技術讓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3年無瘤生存率從76.5%提高到85.3%;結直腸癌學科團隊開展帶蒂大網膜皮瓣移植重建直腸骶前系膜對預防低位前切除綜合征的研究,完成首例擴大右半結腸根治+胰十二指腸+肝ⅦⅧ段整塊切除術;乳腺癌學科團隊開展的超顯微技術治療惡性腫瘤根治術后繼發性淋巴水腫和腔鏡下游離大網膜部分乳房修復術造福區內外和東盟國家的眾多患者。<br><br> 醫院腫瘤專科入選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擁有廣西結直腸癌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西腫瘤醫學影像臨床研究中心、廣西鼻咽癌臨床研究中心(共建)、廣西肝癌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腫瘤分子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廣西組織器官損傷修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廣西麻醉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7個自治區級研究中心;肝癌復發防治研究和結直腸癌基礎與臨床研究團隊入選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麻醉科、重癥醫學學科、婦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科、核醫學科和臨床藥學科是廣西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廣西腫瘤性疾病、婦科內鏡、婦科腫瘤、綜合介入、腫瘤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質控中心掛靠在醫院。腫瘤學專科連續六年位列復旦版華南區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第二名,領跑廣西。<br><br> 醫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全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榮獲廣西醫科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醫院是廣西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單位,廣西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A級)。麻醉科、重癥醫學科、普通外科是廣西醫療衛生重點學科,中醫科是廣西中醫藥重點學科。醫院承擔廣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全程教學、留學生教育,以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
預約掛號
-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二級甲等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南寧市第二衛生學校附屬醫院)為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愛嬰醫院。位于廣西工業重鎮,鐵路、二級公路、高速公路交匯的桂中交通樞紐-----廣西南寧市賓陽縣黎塘鎮中心。醫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為黎塘衛生院,1974年更名為南寧地區衛生學校附屬醫院,占地面積78.1畝,負擔黎塘、黎明及周邊王靈、大橋、和吉、洋橋、甘棠、古辣、雙橋、露圩等幾個鄉鎮30多萬人口醫療及預防保健工作。現有在職工340人,退休61人,在職高級職稱15人,中級職稱132人,在讀研究生6人。年門診量17萬人次左右,年住院人次7000人次左右。幾年來在地市級以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獲市級科研進步獎1項,2000年被賓陽縣評為“文明庭院”,2001年被評為南寧地區“愛嬰醫院”先進單位,2003年被評為南寧市抗非典先進集體,2003年急診科榮獲自治區“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2004年被賓陽縣評為“十佳誠信醫院”。
預約掛號
-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三級甲等
醫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直屬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是全國十家重點民族醫醫院之一,中國中醫科學院民族醫藥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壯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基地,是自治區、南寧市醫保及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在挖掘民間10萬多個驗方和100多種特色技法的基礎上,針對慢性病和疑難病癥進行臨床科學研究,按照“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人,人有專長”以及“名醫—名藥—名科—名院”的發展思路進行專科專病建設,目前已取得喜人的成績。 醫院現有風濕病科和推拿科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腫瘤科和目診科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通過運用壯醫目診、經筋推拿、藥線點灸、藥物竹罐、火針、火功、火療、針挑、針灸、刮痧、刺血、藥物薰蒸、藥浴、貼敷等民族特色療法,對風濕、類風濕疾病、痛風、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偏頭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肌筋膜炎、肩周炎、骨折脫位等各種傷痛疾病,以及腫瘤、痧病、毒病、鼻炎、胃腸肝膽、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結石、口腔科疾病、皮膚病、不孕不育、甲亢、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婦科病、腎病等慢性病及各種亞健康的治療獨具療效,深受群眾青睞。 醫院現有CT機、DR機、電子胃鏡、彩色多普勒成像儀、心電圖機、自動生化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全自動血流變分析儀、離心機、中藥熏蒸汽自治治療儀、熏蒸治療機、電腦中頻藥物導入治療儀、電針治療儀、磁療儀、超聲波治療儀、智能通絡治療儀、多功能艾灸儀等醫療設備,能滿足患者不同的診療需求。 醫院堅持以健康為中心,以服務病人為宗旨,以民族醫藥特色為辦院方向,崇古尚今,與時俱進,努力為廣大患者提供簡、便、廉、驗的醫療服務和良好的就診環境。
預約掛號
-
武警廣西總隊醫院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廣西省總隊醫院始建于六十年代,是一所占地面積460畝,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展開床位400張,設有3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有高級技術人員32人,中級技術人員84人,全院職工360多人。 醫院始終堅持走;科技興醫、質量建院;的發展之路,根據自身特點,并投巨資引進高科技設備,先后成立了結石治療中心、婦產科中心。同時,醫院還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學習和引進先進醫療技術,促進了全院整體醫療質量的提高。自1991年,全院開展新技術400余項,在國家級各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0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10項,先后共獲武警部隊及省級科技進步獎和成果獎100多項。 醫院座落在西鄉塘區農院路12號,院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病房設施齊全,是看病、住院、休養的理想醫院。 醫院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服務竭誠為廣大病友提供優質的服務。
預約掛號
-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立于1941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醫院。醫院編制床位2150張(含仙葫院區),開設有兩個院區:東葛院區、仙葫院區,一所仁愛分院、四個社區衛生醫療服務中心(東葛、金洲、建政、鳳嶺北)。現有在職職工2800余人,高級職稱近400人,博士生導師12人,博士、碩士近600人,全國名中醫2人,全國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8人,首批“桂派中醫大師”15人,廣西名老中醫12人,廣西名中醫30人,形成了全區(省)最強盛的名中醫方陣,是桂派醫學流派的發祥地和聚集地。 醫院擁有一批高水平的臨床專科、學科和研究室。目前建設有腦病科、肝病科、心血管病科、兒科、脾胃病科等5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醫);腦病科、肝病科、心血管病科、兒科、針灸科等5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脾胃病、腎病科、耳鼻喉科等3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有重癥醫學科、護理學科等2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培育單位;有推拿學、中醫兒科學、中醫急診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等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單位;有中醫傳染病學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培育單位;有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點研究室和扶陽學術流派重點研究室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有扶陽學術流派和黃氏壯醫針灸學術流派2個國家中管局中醫學術流派。醫院還擁有一批區(省)級重點專科、學科和診療中心。在臨床各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危重病診治方面,形成了鮮明的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特色診療優勢。 醫院構建了先進的現代醫學平臺,擁有擁有3.0T磁共振成像系統、GE寶石能譜CT、數字化血管造影系統(DSA)、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奧林巴斯電子胃鏡、超聲胃鏡和腸鏡、STorz3D高清電子腹腔鏡、鈥激光外科手術系統、體外循環機(人工心肺機系統)、胃腸動力學檢查系統、眼科超聲乳化玻切治療儀、美國史賽克關節鏡等一系列高精尖設備,具有較高的現代醫學診療技術。有消化科、普通外科、骨關節科、心胸血管外科4個衛計委內鏡與微創專業技術培訓基地,醫院的微創外科技術和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已形成較大的影響力。 醫院形成了醫、教、研和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目前醫院獲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設立有中醫內科學、中醫骨傷科學等28個碩士學位點和中醫學、口腔醫學、康復治療學等7個本科專業。設有17個教研室、47個實習教學單元,是國家級“醫學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其中中醫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第一批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中醫內科學是廣西高校優勢特色學科;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是自治區級教學團隊;中醫技能實驗教學中心是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中醫全科醫師培訓基地、中醫住院醫師臨床規范化培訓基地;是國家中醫臨床實踐技能考試中心;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國家基地。醫院堅持以科技引領醫療發展,醫院的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近五年來,醫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4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1項、廣西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課題及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2項。醫院共取得43項科研成果,其中獲得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26項。 醫院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突顯中醫藥與民族醫藥優勢,弘揚“悲憫為懷,精益求精”的醫院院訓,努力把醫院建設成八方向往、名家薈萃、職工美滿的國內一流中醫名院。
預約掛號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41年。現為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直屬最大的三級甲等醫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為一所以醫療為主,兼有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醫療中心。醫院附設四個機構,即鳳嶺醫院(正在開工建設)、邕武醫院、星湖門診部和附屬衛生學校。2017年,總資產26.8億元,總占地面積6.46萬平方米(總院),總建筑面積 13.7萬平方米(總院)。全院平均開放病床2117.05張(含邕武醫院),門急診量(含邕武醫院、星湖門診)263.24萬人次,出院病人(含邕武醫院)7.95萬人次,住院手術6.45萬人次。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改善服務示范醫院等榮譽稱號70多項。 學科齊全,重點突出。醫院打造重點學科,帶動全院學科建設發展。我院是廣西的醫療中心,擁有消化內科、眼科、臨床護理等3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骨傷科是國家中管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兒科 、腎內科 、急診科 、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麻醉科、臨床護理、消化內科、產科、康復醫學科、內分泌科等12個廣西臨床重點專科以及6個廣西醫療衛生重點(建設)學科,4個廣西婦幼健康服務重點學科;10個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內鏡專業技術消化科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內鏡專業技術普通外科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家鼻咽癌早診早治示范性基地、國家衛計委外周血管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培育單位、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廣西冠心病研究中心、廣西眼科中心、廣西微創手術中心、廣西腦卒中中心、廣西應急救援臨床醫療中心等26個省級醫療和質控中心;是武漢大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廣西醫科大學、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校外培養基地,全科醫師臨床技能培訓等22個省級培訓基地與臨床實習基地;是廣西適宜衛生技術研發推廣人才小高地。 技術先進,特色明顯。醫院大力鼓勵技術創新,通過特色技術推動學科發展。如心臟不停跳心內直視術,腹腔鏡下的普外科、婦產科、泌尿外科等微創手術,腰椎間盤和關節在內鏡介入下微創手術,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病及腫瘤等的血管介入診療,消化道、泌尿道和鼻咽等自然腔道疾病的內鏡診治,胃腸動力檢測及功能性胃腸病治療,睡眠呼吸障礙疾病的診療,腫瘤放射治療,復雜眼病診治和弱視治療,低位直腸癌保肛術,鼻咽癌早診早治、耳外神經顯微技術,口腔畸牙矯正技術,糖尿病足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術,連續腎臟替代治療等急危重病搶救技術在廣西擁有顯著優勢,達國內先進水平。近5年來,主持國家級項目41項、廣西科技計劃項目108項,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課題829項,發表科研論文2659篇,其中SCI論文137篇;共獲廣西科技進步獎14項,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85項,專利授權209項,其中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科研成果數量保持穩定上升態勢。省部級科研平臺3個,廣西冠心病、消化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以及廣西冠心病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資助。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級人選1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8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4人,自治區優秀專家人選3人,廣西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4人,廣西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人,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1人,自治區終身教授1人,全國優秀住院醫師帶教老師2人。 設備精良,功能先進。有凈值8.84億多元的醫療設備,其中100萬元以上157臺/套,200萬元以上54臺/套,1000萬元以上9臺/套。如醫科達新型醫用直線加速器、瑞典全數字影像導航的放射治療系統、飛利浦128排多層螺旋CT、西門子3.0T核磁共振、GE和飛利浦血管造影系統等、德國蔡司飛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療機 、超聲聚焦子宮肌瘤治療系統等一批高端醫療設備,整體達到區內領先水平。 環境優美,流程便捷。實施低碳環保建院戰略,采用先進物流系統,裝配達國內先進水平。院內配套有中心花園、直升飛機停機坪和大型地下停車場,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在廣西率先實行醫院信息自動化管理和網絡、114及12580電話、微信、支付寶、APP、家庭數字電視等預約掛號;在廣西率先實現微信和支付寶的繳費和查詢服務;牽頭打造廣西首家互聯網醫院,在廣西率先提供各種檢驗、心電圖、B超、X光、CT、MRI(核磁共振)、病理的檢查報告單和膠片等的自助打印服務;在廣西率先啟用醫保自助繳費結算平臺;在廣西率先啟用電子掛號票和門診就診指引明細單,讓患者候診、付...
預約掛號